五月的芝加哥,空气里搅拌着希望和焦虑。NbA联合试训就像个超大型人才市场,挤满了这届最拔尖的年轻人和所有NbA球队的管事人、教练和球探。这儿是梦想的跳板,也是无情的照妖镜。
李特在父亲陪同下抵达试训场地。他套着简单的训练服,脸上还是那副雷打不动的平静样,但仔细看能发现他眼底烧着簇沉静的火焰。四周嘈杂得很——球鞋摩擦地板的吱嘎声、篮球砰砰的撞击声、球员们低声交谈,还有看台上此起彼伏的议论。
体测是试训的头道硬菜。当李特脱下外套,露出被科学训练雕琢过的精悍身板时,周围已经响起了低低的抽气声。他的肌肉线条清晰流畅,不笨重也不单薄,是完美的锋线体型。
但真正的震撼来自冷冰冰的数据。
身高:6尺9寸——标准锋卫摇摆人身高。
体重:225磅——增肌后已达NbA对抗要求。
臂展:7尺3寸——这数字报出来时,现场响起一片倒吸冷气声。这变态臂展意味着他站立摸高可能接近甚至超过某些中锋!
手掌尺寸:巨掌,能轻松单手抓稳篮球。
“老天爷……这静态天赋……“一个西部球队的球探喃喃自语,笔在纸上飞快划拉。
动态体测更是把气氛推向高潮。
原地纵跳:36英寸——优秀水准。
助跑摸高:数据还没公布,但当他全力起跳,手指轻松拍到篮板上方时,看台的惊呼声已经说明了一切。
?场冲刺:3.05秒——以他的身高来说,这速度接近顶级后卫!
禁区敏捷性测试:移动迅捷流畅,大步幅配上出色协调性,完成时间在前锋里排前列。
“这速度……这敏捷……配上身高臂展……“另一个球探几乎在呻吟,“简直是卡特和麦迪的合体!“
接下来的分组对抗赛,李特把这份天赋兑现成了球场影响力。他所在组第一次进攻,防他的球员想用身体强吃,却发现根本顶不动他下沉的重心。下一回合,对方小后卫试图靠速度突破,李特几个利落侧滑步就跟上,长臂一伸轻松干扰了投篮。
进攻端他不贪功,但机会来了绝不手软。一次空切接球,他垫步起飞,在空中明显滞空,时间仿佛凝固,然后才轻巧把球放进篮筐。下一次在侧翼接球,假动作点飞防守人,运一步直接干拔,动作流畅舒展,篮球空心入网。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表演来自一次防守转换。他完成抢断后独自运球快下,全场观众看着他迈开两条长腿,步幅大得吓人,像猎豹般掠过球场,三四步就从三分线外杀进禁区,最后一步重重蹬地,腾空而起!
身体在空中极致舒展,结合了麦迪的修长和卡特那种弹簧般的力量感。他没选简单扣篮,而是在最高点做了个小幅度拉杆,然后才单手把球狠狠砸进篮筐!整个动作举重若轻,优雅又暴力。
“轰!“
篮筐发出痛苦呻吟。
场地里刹那寂静,随即爆发出更响的声浪!
“上帝!我看见了什么?!“
“这运动能力……这协调性……“
“他刚才那几步的步幅太恐怖了!“
看台上,各队高管和球探的讨论已经白热化。
“防守端覆盖面积太大了!能从一防到四,偶尔还能换防五号位!“
“进攻无球意识好,空切时机精准,投篮手型稳还快。“
“看他处理球多冷静,不慌不忙总能找到空位队友。虽然持球攻还要打磨,但视野和传球意愿都在线。“
旁边观摩的球探激动得声音发颤:“要是光身体好,他就是卡特麦迪合体,顶天是个顶级终结者。可他还有这防守本能和篮球智商……伙计,要是将来再开发出稳定的持球进攻和组织能力,你说这不就是下一个德雷克斯勒?或者是防守更强、打法更现代化的皮蓬?这可是攻防一体的建队核心!“
这比喻让周围人都沉默了。这样的模板,意味着天花板高得看不见。李特听不见这些议论,他只是完成每次跑位、每次防守、每次投篮。汗水浸透球衣,呼吸依旧平稳,眼神始终专注。他知道自己表现不错,但更在意那些没投进的球,那些能做得更好的防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