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洞深处,那幽蓝的能量门扉如同亘古存在的冰冷眼眸,无声地注视着外界。林默率领特遣队撤离至安全距离,迅速建立了多层隔离区和全天候监测站。传国玉玺传递出的警告——“囚笼……苏醒……即毁灭”——如同寒冰刺入骨髓,让他不敢有丝毫怠慢。
加固,而非探索,成为了对待这个“瓦尔哈拉方舟”的唯一准则。
利用从轩辕丘和龙宫遗迹中学到的知识,结合“先天一气”的精妙操控,林默亲自指挥符文师团队,以能量门扉为中心,布下了一座庞大的 “九幽镇封大阵” 。阵眼由九块蕴含磅礴“先天一气”的灵玉构成,勾连地脉,引动天地之力,形成一道无形的、坚韧的能量屏障,旨在隔绝内外能量交换,加固那已显裂痕的囚笼。阵法完成的瞬间,整个冰洞内的寒意似乎都收敛了几分,那能量门扉的波动也变得更为隐晦。
“此阵只能加固,无法根除。”林默对留守的负责人郑重交代,“严密监控能量波动,任何异常,立刻上报,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任何人靠近。”
处理完南极的危机,林默立刻返回怒涛崖。谷神星传来的关于“吞噬者”与古战争的信息,以及南极囚笼的确认,让他意识到,太阳系乃至人类文明的处境,远比想象中复杂和危险。
与此同时,谷神星方向的探索也有了新进展。
在“周天星辰阵图”的掩护和加强了护盾的侦察艇小心探测下,“启明号”发现那个引力异常点内部,并非“星尘幽灵”的巢穴,而更像是一个小型的、不稳定的空间褶皱。褶皱的另一端,连接着一片死寂的虚空,那里漂浮着更多类似残骸的碎片,以及一种令人不安的、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的背景辐射残留。
“这里可能是一处古战场的边缘,或者……一个被遗忘的坟场。”科学官得出了初步结论。他们不敢深入,只是投放了数个长期监测探测器后,便谨慎地撤离了异常点区域。
赵云虎决定,以谷神星基地为前哨,逐步清理和探索周边相对安全的小行星,建立更完善的预警和防御体系,并将主要精力放在修复损伤和消化那艘残骸带来的技术上。远征的意义,从单纯的开拓,转变为在危机四伏的古战场边缘建立立足点。
地球内部,“吞噬者”情报的有限共享,引发了深远影响。
· 美利坚 加快了“方舟”计划的步伐,数个位于地底和近地轨道的“文明种子库”开始秘密建设。同时,他们主动向大夏提供了更多关于太阳系外围监测的数据,并正式提议建立 “太阳系联合防御情报网络”。
· 苏维埃残存势力 在得知宇宙尺度的威胁后,内部最后的极端思潮彻底瓦解,务实派全面掌权。他们开始主动寻求与大夏和西方的合作,尤其是希望获得能源和粮食援助,以稳定国内局势,共同应对可能的外部危机。
· 欧罗巴及其他抵抗组织 更加紧密地围绕在拥有上古传承和先进能量技术的大夏周围,一种以应对共同威胁为基础的、更加务实的联盟雏形开始显现。
外部压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挤压着地球文明内部的纷争,促使着某种程度上的团结。
怒涛崖,最高战略会议。
林默将各方情报和现状摆在桌面上。
“诸位,情况已经很明朗了。”他目光扫过与会的核心成员,“我们生活在一个并不安宁的宇宙角落。‘吞噬者’的威胁虽看似遥远,但南极的囚笼证明,危险可能近在咫尺。艾尔丹的观察,更像是一次对‘候选者’在危机中表现的评估。”
“我们的路只有一条:向内加速整合与提升,向外谨慎探索与防御。”
他宣布了下一阶段的战略:
1. “文明之火”计划: 举全球之力,加速对知识晶体和两大遗迹传承的消化融合,重点突破能源、材料、生命科技和空间技术,全面提升文明等级。
2. “星链盾牌”计划: 以谷神星前哨为起点,在小行星带关键节点建立监测和防御平台,构建太阳系内层预警体系。
3. “深空之眼”计划: 联合美、苏等具备能力的势力,共同向柯伊伯带乃至奥尔特云发射更先进的探测器和监测站,密切关注太阳系外围动向。
4. “禁忌红线”法案: 在全球范围内,严格立法禁止对任何已确认的、具有高度风险的上古遗迹或外星造物(如南极囚笼)进行未经授权的探索和激活。
人类的未来,如同一艘航行在暗礁与风暴中的航船,必须更加谨慎,更加团结,也更需要点亮属于自己的、足够明亮的灯塔。
星火虽微,但汇聚成炬,亦能照亮前路,在这片沉寂而危险的星海中,为文明争取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