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来者,
契切林连忙站起身问候道:
“罗曼总理,我们有多久没见了?”
罗曼笑着伸出手:
“五年了契切林先生,当初我们相见还是在圣彼得堡,哦不.....现在它叫列宁格勒。”
“五年啊,过得真快的,真没想到当初谈判桌上的年轻外交官,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诺大国家的总理,不到三十岁的总理,您应该是全世界的独一份吧?”
这句话契切林没有在吹捧而是发自内心的说道。
“您应该去看看列宁格勒,它现在美的动人,工厂的工人们吹着号子生产的汽车,在扩宽的公路上飞驰,农裙换铁,天地换新啊。”
契切林笑着说了句俄国谚语。
“有机会的话,我绝对会亲眼见识它的唯美,契切林先生,您这次来是为了德共?”
不同于其他外交官,
契切林在国际外交领域比起其他大大咧咧的斯拉夫外交官,要务实的多,从他打破外交孤立和多国建交就能看得出。
对于这种敏感问题,
显然也有一套自己的处理逻辑,并没有直接承认,而是换了个角度说道:
“是也不是,我再次声明罗曼先生,虽然德苏的合作、关系不复当年,但我们依旧秉持着尊重。”
“我承认德共的错误是由于我们党内的一部分同志做出的不理智决定,但这并不代表,苏俄就要干涉德意志政治。”
见契切林将话题越拐越深,
罗曼伸手打断了他的拉扯,直言道:
“但您还是为他们的事来了,契切林先生,我一直很信奉一个观点,那就是人不会做没有意义的事。”
“我就喜欢您的直接罗曼先生,是这样.....我们想带走一部分德共的人员,调查清楚他们身后可能隐藏的托派势力。”
契切林的话很委婉,
但罗曼还是一眼就看穿了,对方是想用这种方法,保证德共一部分中高层干部的生命安全。
毕竟如果不保,
苏俄就完全失去了各地区的布尔什维克党派的人心,很难维系对其他国家的布尔什维克党派的直接控制权:
“没问题契切林先生,处于友谊,您可以挑选两个德共立刻带走,但如果需要更多我想.....您必须拿出同等的价值。”
知道罗曼没这么好忽悠的契切林深思片刻问道:
“罗曼先生您想要什么?”
“苏俄停止在德国境内的任何政治渗透活动,停止对奥地利的左翼党派扶持,并且支持德奥一体化。”
“作为回报我会给您一个一百人的共同调查名单。”
这句给契切林暴露出了一个惊人却又情理之中的信息,
那就是德意志并没有因为拿下西里西亚而填饱胃口,奥地利必然会是他们的下一站。
不过依照契切林来看,
德奥合并就算没有人推动,也会因为经济危机公投完成,答应一件无需付出成本的承诺,换德共的中高层干部这项交易绝对划算。
“没问题罗曼先生,我一定将您的条件传达到位!”
两只手在空中轻握,
原本罗曼还准备留契切林去吃个家宴,但利娅传入耳边的话语让他眉头微皱。
有人不请自来啊.....
向契切林投去一个歉意的眼神后,罗曼快步来到了另一个接待房间。
刚一进门,
一个熟悉的面容映入瞳孔
——贝尼托·墨索尼。
刚下飞机的他像是对接待很是不满,撑着头指责外交官没有提前接机,一口一个不尊重他国领袖。
绝口不提自己没有事先通知的事。
见罗曼进来了这才收敛了态度,仔细打量他片刻后,讥讽道:
“罗曼先生,看来前进党的党争,就是派遣军用飞机将不同意见政党的集会中心炸成废墟啊!”
面对嘲弄,
罗曼不咸不淡的表示道:
“这和意大利有什么关系吗?贝尼托先生,一个将军事力量派往罗马,解散所有议会的独裁者好像没资格说我做的过分。”
见说不过,
贝尼托直接了当的表明了来意:
“释放希尔!现在立刻!工人党中有不少人拿着的是意大利国籍,你无权审判枪决,这是暴行!是屠杀!”
“是对民主力量的审判!”
贝尼托原本是准备进一步扶持希尔上台的,为此他还特地抽调了一大批黑衫军的骨干,帮希尔组建褐衫军。
这批人就这么折损在德意志,无疑是一笔相当庞大的损失,最重要的是会对他的个人威信带来麻烦。
不知道为何,
罗曼听到对方说这两个词,只感觉一阵好笑:
“贝尼托先生,如果您大老远过来就只是为了,说一些干涉他国内政的话,那我想我们没得谈了。”
“因为,你没资格要求我做出决定!就算我今天就把希尔吊死,把所有极端分子押上刑场枪决,那也是德意志内政!”
“意大利要干涉,只有一个办法,那就开战!”
脸上有点挂不住的贝尼托,意识到施压无效,本想压低语气,但又不想在一个年轻人面前低声下气。
想到自己的身份,最终还是没松口:
“那就是没的谈了?你会后悔的年轻人,别以为自己打赢了一场战争就可以主宰整个欧洲!”
“英国人忍你,不代表法国人和我也会忍你!”
说罢,
贝尼托甩手离去。
罗曼摇摇头,
他从来不准备和意大利往来,对贝尼托更没有任何好感,对方恶劣的态度在他的情理之中,
毕竟在他决定处理工人党的那一刻,他和意大利就不可能有实质性上的联盟。
更别提他自己,就对意大利有领土想法。
等对方走远罗曼对着利娅说道:
“利娅你去一趟奥地利,见一趟奥地利国父卡尔·伦纳先生,告诉他德意志支持他对意大利夺取的里雅斯特和伊斯特拉半岛地区的重新宣称。”
“只要并入德意志,我就帮他拿回地中海港口,让奥地利变成海陆国家!”
利娅点点头刚起身离去,
海德火急火燎的走了过来,凑到他的耳边连声道:
“总理先生,美国掀起的风暴开始成型了。”
说着一份报纸递交到了罗曼手中,
上面的大标题赫然写着:
“犹裔!挑起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
而这份报纸可不是什么福特自嗨的小报,而是大名鼎鼎的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