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大街上,
独属于德意志的红白黑旗,迎着夏日的清风在烈阳中飘荡。
今年的夏天仿佛格外的热,街道边的冰淇淋店堆满了人,插着各国小旗的冰淇淋卖的格外火爆。
小威廉选了半天,最终选了一面小型的国防军黑鹰旗帜作为自己双色冰淇淋的挂件。
“威廉?你选好了吗?选好了可不能变哦?”
和她长的五分相似的小威廉,点点自己不算大的头:
“选好了妈妈,我就要这个,爸爸的军帽上就有这个图案!”
一个留着金色齐短卷发的女子,从包里掏出几张购物券,作为士兵家属这是她的优待之一除此之外还能在医院、食物方面得到优惠。
代价就是全年大多数时间都没有丈夫的陪伴。
“女士,您是准备去观礼吗?您抽到票了?这可真幸运!”
前台服务员将购物券抽走,捏了捏趴在桌面的威廉小脸后,将一个冰淇淋递到他的手上。
“是啊,邻居都说今天是我的幸运日。”
说着,
女子牵着小威廉,搭上公交车一路来到奥林匹亚体育场,威廉的冰淇淋果然没撑过这段不算长的车程。
才下车手上就只剩下了一面小旗,脸上更涂满了融化的冰淇淋汁,活脱脱一个大花脸。
伸出手帕擦去脸上的脏东西,
两人在治安警察以及内外情报部的两轮搜查下,抬腿走进场馆。
这座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场整体呈现椭圆状,中央出有一道外斜的出入口,巨大方正大理石柱设立在两边,在阳光的折射下,宛如一尊透亮的等身镜
所有东西都是新的,就连扶手都干净到没有一丝灰尘
两人来到不算早,
周围早已坐满了观众,有西装革履举着昂贵照相机的上流人士,有黄皮肤黑眼睛的东方人、有黑人,有阿拉伯人。
随着走上靠中心一侧的看台,
体育馆中轴的独一无二的观景台上,更有一张所有德国人都认识的侧脸!
“妈妈,快看!是总统先生。”
此时罗曼正和罗斯福交谈甚欢,在他们旁边,是现居柏林的美国外交大使道威斯以及他刚出生的小女儿:
“罗斯福先生,感谢您来柏林,希望您能喜欢这座城市。”
轮椅上的罗斯福抿了一口冰凉的红茶,
这次他来观礼只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自经济危机后美国和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来往都少了不少。
他这次来是一次尝试,一次介入欧洲的尝试。
当然尝试往往和冒险划等号。
虽然他在白宫中的权力很大,但这段时间一个名叫孤立之鹰的政治组织成为了美国政党的大热门。
所传播的孤立主义思想,吸纳了不少民众、政客、议员。
这个组织的核心观点是,美国没必要介入到任何全球事务中,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对整个南美的掌控权已经足够他们打造山巅之城了。
所有对外政治、经济输出都是多余。
罗斯福本可以拥抱这个组织以换得更大的支持,但他放弃了,在全球问题上,他和自己的叔叔西奥多秉持同样的观点。
不介入就会被淘汰!
“罗曼,我都快不认识柏林了,上一次我来柏林的时候,还是在学生年代,那时候柏林虽然宏伟但弥漫着一股说不上来的腐气,就像一尊有些老化的机器。”
“而现在,他崭新的就像另一个纽约。”
罗斯福并没有在说场面话,而是实话实说道。
这几天他确实看到了柏林的变化,宽广的街道、耸立的高楼、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国家都在罗曼的带领下焕发了与众不同的生机。
“感谢您的夸奖罗斯福先生,我就当您说的是真的了”
用余光瞥见约瑟夫投来的目光后,罗曼起身告别,一路来到主席台中央的位置。
而就在这一刻,
无数摄像头、照相机同时朝他对齐。
三十余岁的总统、三十余岁的魁首,罗曼在世界历史上是唯一的奇迹!
记者想记录下这位奇迹、这位传奇的面容,而坐在机械臂上,五位操纵着摄像机的电视台员工,正将他的面容传到世界各地。
兴登堡号巨型飞艇,低空抵达体育场的上空,
下拉的巨型横幅换成了罗曼与奥运五环的画像,
上方大字写着德国的一句传统用语
——胜利万岁!
各国队列从入口出现,奥运旗帜在场馆中央升起,随后是各国家代表队挥舞的各国国旗。
等运动员入列,各国的演出团表演完毕。
两匹黝黑的骏马出现在跑道上,两名为数不多的德意志皇家骑兵,一左一右朝着入口处冲刺,等接触的一瞬间。
军刀出鞘,
两匹马同时跃起,刀刃在空中交汇,奏响火炬传递的交响曲。
随后,
负责传递最后一棒的弗里茨·希尔根,举着火炬跑在前方,两个骑兵如同护送英雄的铁骑,刀尖内收左右护送在他身后。
等希尔根走上有着交叉楼梯的点火台,
一小批士兵踏着正步以翼形汇聚在点火台前。
下一秒。
收到指示的希尔根将火炬投入点火台。
唰——
点火台上方的德意志黑鹰后,背光灯齐齐打开,黑鹰在灯光与恰好落在其后的太阳映衬下。
如同被奥运圣火点亮般,在世界民众的眼前留下了属于德意志的一笔。
收到约瑟夫提示,
罗曼微笑着走到麦克风前:
“先生们,女士们,很荣幸德国得到了承接奥运的机会,这个伟大的国家曾一次次跌倒,却又如同坚韧不拔的奥运精神般一次次站起。”
“如果坚持和努力是奥林匹克的品质,那么这同样是德意志乃至德意志民众的品质,以及世界上每一个为生活而拼搏的普通人的品质!”
“现在我宣布.....柏林奥运会现在开始!”
现场陷入短暂的平静后,前来观礼的德国民众如同疯了般抬手大吼道:
“前进!德意志!”
“前进,德意志!!”
闪光灯下,
罗曼停留片刻后,
抬手回应着民众的热情,随后走下演讲台将位置让给了发表演讲的奥运组委代表。
看着这场前所未有的盛会,看着为和平、交流喝彩的民众们。
罗曼内心不禁有些感慨:
“真不知道,下一次迎来这种盛况是多少年后,真希望那天能快点到来。”
坐上属于自己的位置,
罗曼的奥运已经完成了一半,剩下一半是约瑟夫给他安排的签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