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荒山脉的探险格局,在悄然间发生着深刻的转变。体修一脉,这个曾经被视为“旁门左道”、只能在锻体崖下苦熬的群体,凭借其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优势,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传统修士所接纳和认可。
这种认可,并非源于理论上的欣赏,而是实打实的利益驱动。
黑风涧的成功探索,如同一个极具说服力的范本,在低阶修士的圈子里迅速传播开来。越来越多卡在瓶颈、急需资源却又对深处险境望而却步的修士,开始认真考虑与体修合作的可能性。起初可能只是试探性的邀请,但随着一次次合作的成功,这种混合编队的探险模式,逐渐变得普遍起来。
在山脉深处一些环境恶劣、但盛产特定资源的地带,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几名气血旺盛、肌肉扎实的体修顶在最前面,他们不依靠华丽的灵光护罩,仅凭强韧的肉身和充盈的气血,硬扛着毒瘴的侵蚀,或是用沉重的兵刃与甲壳坚硬的妖兽近身搏杀。而在他们身后稍远的安全距离,数名传统修士则从容地施展着各种法术,或远程轰击妖兽,或布下简易阵法阻敌,或精准地采集着悬崖峭壁上的灵草。
分工明确,各展所长。体修们强大的防御力和近身战斗力,为传统修士创造了稳定的输出环境;而传统修士多样的法术和辅助能力,则极大地提升了整个团队的生存能力和探索效率。这种互补性,在应对复杂恶劣环境时,展现出了惊人的效果。
以往那些让传统修士头疼不已的蚀灵瘴气、铁颚蚁群、或是某些物理陷阱,在体修的参与下,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一些原本被视为禁区的山谷、幽涧,也开始被混合小队们成功光顾,带回了珍贵的资源。
合作的加深,也带来了相互了解的增多。传统修士们发现,这些体修并非想象中的莽夫,他们坚韧、守诺,在危险时刻往往能爆发出惊人的毅力,是可靠的伙伴。体修们也发现,许多传统修士也并非眼高于顶,在共同面对危险时,同样愿意伸出援手。一种基于实战的、朴素的信任和尊重,开始在两大体系的低阶修士之间滋生。
当然,摩擦和分歧也偶有发生。比如资源分配的矛盾,或是面对突发危险时决策的不同。但总体而言,合作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弊端。甚至有一些小的佣兵团和家族,开始有意识地培养或招揽一些有潜力的体修,作为固定成员,以增强团队的综合探险能力。
体修们的地位,因此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他们不再是被边缘化的群体,而是成为了西荒山脉探险力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合作,他们也获得了更稳定、更丰富的资源供给,修炼速度进一步加快。
就在这种合作日益紧密、整个山脉的探索活动呈现出一种新型繁荣之际,另一种更加宏大、却不易察觉的变化,正在这片土地的深处悄然发生。
剑洞深处,已然稳固了元婴后期修为的陆尘,并未满足于现状。他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区域。西荒山脉幅员辽阔,目前灵气复苏的核心区域,主要集中在西荒新城周边及五大遗迹所在地。而更远方,那些层峦叠嶂、人迹罕至的深山区,灵气依旧相对稀薄。
“灵脉……乃是修行之基。若要将西荒山真正打造成超越所有宗门的修炼圣地,吸引更多修士前来,产生更海量的传说度,就必须让灵气的福泽,覆盖更广的区域。”陆尘心中思忖。单一的、集中的灵脉复苏,虽然效果显着,但终究有其极限。若能多点开花,让灵气如同网络般遍布山脉,营造出一种“整个上古宗门福地都在全面复苏”的宏大景象,其带来的震撼和传说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而且,这种缓慢、持续的变化,比一次性的惊天异象,更能给人一种“大势所趋”、“时代洪流”的深刻印象,更能坐实“上古超级宗门底蕴深厚,遗泽正在全面回归”的猜想。
心念既定,陆尘再次动用了海量的传说度。他没有选择兑换那种能引发天地异象的巨型灵脉,而是兑换了数条品质稍次、但更为“温和”的中小型灵脉。这些灵脉蕴含的灵气同样精纯,但释放过程会更加平缓、持久,不易引起剧烈波动。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尘的身影,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西荒山脉各个方向的偏远地带。他施展土遁之术,深入地壳,将这些兑换而来的中小型灵脉,小心翼翼地埋设在不同山脉的地脉节点之上。有时是某座荒芜的山谷之下,有时是某条干涸的河床深处,有时甚至是某片看似普通的原始丛林地底。
整个过程,他做得极其隐蔽,没有引发任何地震或光柱异象。这些新埋下的灵脉,如同沉睡的种子,开始缓慢地释放出灵气,丝丝缕缕地融入原有的地脉网络,如同溪流汇入江河,悄然改变着局部区域的灵气环境。
变化是缓慢的,并非一蹴而就。
起初,只是有一些经常在偏远地区活动的采药人或者低阶探险者,隐隐觉得空气似乎清新了一些,打坐恢复灵力的速度好像快了一点点。但这种感觉太过细微,很多人以为是自己的错觉,或者归功于近期运气好,找到了灵气稍浓的临时歇脚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变化逐渐变得明显起来。
“怪事,去年我来过北边的那片‘枯骨岭’,那里鸟不拉屎,灵气稀薄得跟外面差不多。怎么这次去,感觉灵气浓了不少?虽然还是比不上新城周边,但比之前好太多了!”一个经常往来于山脉各处的老猎户,在茶楼里跟人闲聊时提道。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东边那个‘落霞坡’,以前也是灵气匮乏,这次我带徒弟去采药,发现坡上的‘凝露草’长得格外水灵,年份也足,估计跟灵气变浓有关系!”旁边一个药师附和道。
类似的议论,开始在不同的探险者圈子里悄然流传。人们互相印证着各自的发现,惊讶地意识到,并非某一处地方灵气变浓了,而是许多以往灵气贫瘠的偏远区域,灵气浓度都在普遍地、缓慢地提升!
这种提升幅度不大,却覆盖范围极广,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正在为整个西荒山脉“补足”灵气。
“难道是……上古宗门的其他灵脉,也在陆续复苏?”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这个猜想,迅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无限的引申。
“对对对!肯定是这样!上古那么大的宗门,怎么可能只有一条主灵脉?定然是有着遍布山脉的灵脉网络!现在主灵脉复苏了,带动着其他支脉也开始逐渐苏醒!”
“天啊!福泽整个山脉!这才是上古宗门的真正气魄吗?”
“大时代!果然是大时代要来了!上古的辉煌,正在一点点重现!”
人们兴奋地议论着,脸上洋溢着激动和憧憬。他们不再将灵气的缓慢提升视为偶然,而是将其看作是“上古超级宗门”遗泽全面回归的明确信号!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变化,比一次剧烈的异象更让人感到真实和震撼,因为它暗示着一个持续而不可逆转的过程。
这种认知,极大地加深了所有修士对那失落文明的惊叹和向往。一个宗门的灵脉,竟然能福泽如此广袤的山脉,历经万古岁月后仍在持续复苏,这是何等的底蕴?
无形之中,西荒山脉的吸引力再次暴增。越来越多的修士从西域各地涌来,不仅是为了探寻遗迹碎片,更是为了亲身感受这“复苏中的上古福地”的修炼环境。整个山脉,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