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厅内,哄笑声和掌声渐渐平息,但空气中弥漫的轻松和赞许却久久不散。张涛和李军早已面红耳赤地瘫坐在椅子上,恨不得把自己缩进地缝里,再也不敢抬头看任何人。他们拙劣的质疑,成了林砚才华最完美的垫脚石,也成了全场最大的笑话。
所有人的目光,都重新聚焦在舞台中央那个从容自若的年轻人身上。经历了《将进酒》的惊艳和即兴改编的机智,此刻的林砚在众人眼中,已然不再是那个需要被审视和质疑的“网文作者”,而是一位真正才华横溢、光芒四射的青年诗人。
然而,就在这气氛逐渐走向高潮、众人以为诗会将圆满结束时,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身影,缓缓从嘉宾席的主位上站了起来。
是陈敬之教授。
这位德高望重、向来以严谨甚至有些古板着称的老教授,此刻脸上没有了往日的严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有震撼,有欣赏,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愧疚和反思。他步履沉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一步步走向舞台。
全场瞬间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明所以地看着陈敬之。他要做什么?难道是觉得张涛李军丢了诗词圈的脸,要亲自训斥?还是……有别的原因?
连台上的林砚也有些意外,他看着陈敬之走向自己,心中猜测着这位老教授的意图,但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姿态。
陈敬之走到舞台中央,站在林砚面前。他没有看台下,目光直视着林砚,那眼神不再有审视和质疑,而是充满了真诚和一种如释重负的坦然。
在几百双眼睛的注视下,在媒体镜头无声的记录中,陈敬之教授,这位在本地诗词圈堪称泰斗级的人物,缓缓地、深深地对着林砚——一个比他年轻几十岁的后辈,弯下了腰,鞠了一个标准的、近乎九十度的躬!
全场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空气仿佛凝固,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难以置信!陈敬之教授……竟然在向林砚鞠躬道歉?!这简直比林砚写出《将进酒》更让他们感到震惊!
陈敬之保持鞠躬的姿势足足有两三秒钟,才直起身。他的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愧疚,声音通过话筒传开,有些低沉,却无比清晰和诚恳,每一个字都敲打在众人的心坎上:
“林砚先生,”他用了“先生”这个尊称,“对不起。”
简单的三个字,却重若千钧!台下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陈敬之继续说着,目光坦诚地看着林砚,也像是在对全场所有人剖白自己的内心:“之前,我因为你的年龄,因为你的职业是网文作者,就先入为主地戴上了有色眼镜。我在预备会上,公开质疑你的创作可能‘快餐化’,缺乏深度。现在回想起来,是我的观念狭隘,是我的偏见作祟。”
他顿了顿,语气中充满了感慨和由衷的赞赏:“今天,我听到了你的《将进酒》。这首诗的气魄、意境、思想深度,尤其是其中蕴含的那种对人生、对价值的深刻思考和豪迈自信,让我感到无比的震撼和惭愧!这绝不是任何‘快餐’能够生产出来的作品,这是需要深厚文学功底和生命感悟才能铸就的杰作!”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些尚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面孔,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反思的力量:“还有刚才,面对无端的质疑,你所展现出的从容、机智和强大的即兴创作能力,更是彻底证明了你是一位有真才实学、对诗词创作有着深刻理解和掌控力的诗人!”
他重新将目光聚焦在林砚身上,眼神无比真诚:“林砚先生,我为我之前的偏见和不当言论,向你表示最诚挚的歉意!是我错了,是我低估了你的才华,也看轻了年轻一代创作者所蕴含的巨大潜力。请你接受我的道歉。”
说完,陈敬之再次微微躬身。
全场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陈敬之这番掷地有声、毫不避讳的当众道歉深深震撼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如此诚恳地向一个年轻人承认错误、道歉,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度!这不仅没有损及他的威望,反而让所有人对他更加敬重!
林砚也完全愣住了。他猜到陈教授可能会对自己有所改观,但万万没想到,这位性情耿直、极重面子的老前辈,竟然会以这样一种近乎“卑微”的方式,当众向他道歉!
一股巨大的感动和敬意瞬间涌上林砚的心头。他连忙上前两步,伸出双手,稳稳地扶住了陈敬之的手臂,阻止他再次鞠躬,语气充满了受宠若惊和真诚的谦逊:
“陈教授!您快别这样!折煞晚辈了!”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微微发颤,“您千万不要这么说!您的质疑,是对晚辈的鞭策和激励!正是因为有了您的鞭策,我才更加认真地思考、更加努力地准备,希望能拿出真正配得上‘诗人’称号的作品来回馈您的期望。说起来,我还要谢谢您才对!”
他扶着陈敬之,目光清澈而尊敬:“在诗词创作的道路上,我还是个初学者,需要学习和磨练的地方还有很多。您是老前辈,您的经验和指点对我来说无比珍贵。这次诗会,能得到您的认可,是我最大的荣幸!”
林砚的回应,不卑不亢,既表达了对长辈的尊重,又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格局和涵养,与陈敬之的道歉相得益彰。
陈敬之看着林砚真诚而谦逊的眼神,听着他这番得体又暖心的话语,心中更是感慨万千,愧疚之余,又充满了欣慰。他反手握住林砚的手,用力地拍了拍,脸上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真正舒心的笑容,语气中充满了对后辈的期许:
“好!好啊!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看到像你这样有才华、有胸襟的年轻人,是我们诗词圈的幸事!是我老头子之前眼界太窄了!”
他转向台下,声音洪亮而充满激情地说道:“各位,今天的诗会,让我看到了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诗词艺术,需要更多像林砚这样既有深厚功底、又不乏创新精神的年轻血液来传承和发展!我在这里表个态,以后我们诗词协会,一定要打破成见,敞开大门,多多支持和鼓励像林砚这样的青年诗人!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和舞台!”
这番话,如同一声惊雷,再次在台下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是来自权威的正式认可和承诺!掌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和持久,如同雷鸣般响彻整个报告厅!这掌声,既是送给勇于认错、提携后辈的陈敬之,更是送给用实力赢得尊重的林砚!
台下,苏清鸢早已热泪盈眶。她看着台上那一老一少握手言和、惺惺相惜的感人场景,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她悄悄拿出手机,将镜头对准台上,记录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刻。看着屏幕中林砚那带着谦逊笑容的侧脸,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在心中默默地为这张即将发布的照片配好了文字:
“我的‘略懂’先生,总是能给人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