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地方叫“颜值镇”,镇里有个小伙子,名叫张大俊。人如其名,他觉得自己是全镇,不,是全天下最俊朗的男子。他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照镜子,然后感叹:“唉,我这无处安放的魅力啊!”
某天,镇上贴出告示,要举办一场史无前例的“天下第一美男子”大赛。张大俊一看,乐得差点把镜子摔了:“这冠军不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吗?”
他信心满满地去报名,却发现评委的标准有点……特别。主评委是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一位是昆虫学家,另一位是美术教授。他们定的获胜标准,不是简单的“帅”,而是必须拥有“螓首蛾眉”之相。
张大俊懵了,拉住一个路人问:“大哥,‘螓首蛾眉’是啥意思?是不是夸人脑袋像蜻蜓,眉毛像飞蛾一样帅?”
路人捂着嘴笑:“兄弟,你这理解能力……‘螓首’是说额头像蝉(螓是一种小蝉)的额头那样宽广饱满、方方正正;‘蛾眉’是说眉毛像蚕蛾的触须,又弯又细又长。这是古书上形容绝世美女的词儿!”
张大俊一听,更糊涂了:“啊?用形容美女的词来选美男子?这评委口味够独特的!”但为了冠军,他拼了!
第一关:打造“螓首”
张大俊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照镜子看自己的额头。他的额头本来有点窄,还总是被刘海遮着。这可不行!
他先去找了镇上的木匠:“王师傅,麻烦您,照着蝉的额头,给我做个模型,要最方最饱满的那种!”
王师傅拿着尺子在他头上比划了半天,真给他做了一个方方正正的木头额套。张大俊往头上一戴,好家伙,脑袋瞬间变成了一个行走的电视机!走起路来“哐当哐当”响。
他顶着“电视机”额头出门练习仪态,街上的小孩都追着他喊:“快看!动画片开始啦!”
第二关:修炼“蛾眉”
接下来是眉毛。他的眉毛又粗又黑,像两条毛毛虫。他忍痛拔掉了一半,还是不够“蛾”。
他灵机一动,跑到花园里,活捉了两只正在跳舞的蚕蛾,小心翼翼地把它们的触须揪了下来。然后,他找来天下最黏的糯米胶,“啪”一下,把两根还在微微颤动的蛾子触须粘在了自己眉毛的位置上。
这下,他的眉毛真是又弯又细,还带点自然卷曲,风一吹,甚至还会轻轻抖动!就是偶尔会有野生的公蛾子被他吸引,围着他的脸打转,想要求偶,吓得他连连挥手:“走开走开!我不是你女朋友!”
大赛当日
终于到了比赛那天。台上选手们各显神通,有展示肌肉的,有吟诗作对的。轮到张大俊了,他深吸一口气,昂首挺胸地走上台。
他先是对评委深深一鞠躬,结果“哐当”一声,沉重的木头额套差点掉下来,他手忙脚乱地扶住。
两位评委推了推眼镜,仔细端详。
昆虫学家点点头:“嗯,此额方正如螓,难得,难得!只是……为何有木头纹理?”
美术教授捻着胡须:“妙哉!此眉弯曲如蛾,灵动非凡!咦?为何还在微微颤动?竟有如此生机?”
就在这时,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一只不屈不挠的公蛾子,可能是追寻“爱情”的味道一路跟来,“嗖”地飞上了舞台,精准地落在了张大俊的“蛾眉”上,还亲昵地抱住了不放!
张大俊吓得魂飞魄散,眼睛成了斗鸡眼,死死盯着自己眉毛上的“追求者”,想吹又不敢吹,想拍又不敢拍,整张脸扭曲成了表情包。
台下观众笑翻了天,捶地的捶地,抹泪的抹泪。
美术教授恍然大悟,击节赞叹:“妙啊!螓首蛾眉,竟能引来真蛾相伴!此乃天人合一之境界!冠军非你莫属!”
昆虫学家也连连称奇:“此乃生物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必须满分!”
就这样,顶着电视机额头、粘着蛾子触须眉毛、还附赠一只“真爱蛾”的张大俊,稀里糊涂地赢得了“天下第一美男子”的称号。
领奖时,他热泪盈眶,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因为那只蛾子还在他眉毛上不肯走……他内心哀嚎:“老天爷,这‘螓首蛾眉’的代价也太大了吧!”
从此,颜值镇流传起一句新谚语:“要想帅得惊天地,螓首蛾眉配飞蛾!”而张大俊呢,他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木头额套劈了当柴烧,把蛾子触须扔得远远的。他终于明白:自然的,才是最好的!强行照搬书本上的形容词,真的会闹出大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