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浪辞别弟子,青衫飘动,直往中原而行,只因这片天地元气充沛,远胜他以往所历世界,他相信天下之大必有奇人异事,可与他交流、切磋,增长见闻。
一路飞驰,但见江湖中人内力深厚者比比皆是,纵跃如飞、劈空掌力不过是寻常手段。
更有甚者能于气息勃发间让风云变色,或身法如他一般御风滑翔,虽不如他能长久飞行,却也颇为了得,更加证明这番世界已初具高武气象!
沈浪心念微动,凌虚步全力展开,身形如鬼似魅,一步数十丈。
普通人只觉得一阵清风吹过,连他的影子都看不清。不过一日时间,便已到了西岳华山脚下。
此时的华山尚未开辟出后世那些着名险道,但山势奇险、俊秀天成。
加上天地元气汇聚,山间云雾缭绕,松涛阵阵,自有一股磅礴道韵与凛冽剑意交织,吸引无数武林人士前来悟道切磋。
堪称早期华山论剑的雏形。
沈浪缓步上山,见沿途不少武人或于绝壁上练剑,剑光霍霍,切割云气。
或于古松下打坐,气息悠长,引动周身气流旋转。
更有人在苍龙岭上掌力互搏,气劲交击声如闷雷,震得山石簌簌滚落。
沈浪啧啧称奇:这修炼热情,比健身房会员积极多了。
也是,自从练武之后,感觉掌握了真理,让别人能够静下心来听听道理。
他气息内敛,看似常人,但那超然物外的气质与深邃眼眸,仍引得不少高手侧目。
有人出于好奇上前试探,却总在触及他衣角前被一股柔劲轻轻推开,连力道从何而来都摸不清,心下骇然,不敢再扰。
沈浪乐得清静,在各处驻足观摩。
此界武学在“理”上不及后世精微,但在“气”的运用与爆发上却别开生面,更重与天地交感,招式大开大阖,威力惊人,充满原始而强大的生命力。
虽不如前世所看风云漫画,但外在表现力也十足夸张。
他在山中流连数日,与几位气息渊深的老辈高手也有简短交流,获益匪浅。
彼此虽未动手,但气机感应、言语试探间,已互知深浅。
那几位隐世高手都对沈浪年纪轻轻却深不可测的修为感到震惊,言谈间颇为客气,逍遥子的名号也在高手圈层悄然传送。
这日,沈浪信步来到华山后山一处人迹罕至的云台。
此地云雾更浓,松柏奇古,一块光滑如镜的巨岩斜插而出,仿佛直入云海。
巨岩上,竟有一人侧卧而眠。
那人身着玄色道袍,须发皆白,面容却红润如婴儿,呼吸悠长细微,几不可闻。
他睡姿随意,却仿佛与巨岩、云海、松涛融为一体。
沈浪并未打扰,只是静立一旁,负手观赏云海。
不知过了多久,那老道伸了个懒腰,打了个长长哈欠,仿佛大梦初醒。
他坐起身,揉了揉眼睛,看向沈浪,眼中无丝毫睡意,唯有清明与深邃。
小友看了许久,可是觉得老道这睡姿不雅?
老道开口,声音温和醇厚。
沈浪微微一笑,拱手道:前辈睡梦中神合天地,气贯百骸,已是极高深的修行,何来不雅?
贫道逍遥子,冒昧打扰前辈清梦,还望海涵。
逍遥子?
老道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原来近日江湖传闻,于华山论道谈武、见识超绝的年轻道人原来正是小友。
老道陈抟,道号希夷,在此荒山野岭苟延残喘罢了。
陈抟老祖,希夷先生!
沈浪心中了然,此人深不可测,果然是只有这位传说中的人物,才能让他也看不穿。
相传此人善于梦中证道,在赵匡胤一统天下后,与其打赌,赢得了华山道场。
原来是希夷先生,久仰大名。沈浪态度依旧不卑不亢。
陈抟哈哈一笑,拍了拍身边岩石:虚名而已,不及小友一身道行,圆融通透,似非此界之人啊。
沈浪也不否认,笑道:
缘来则聚,缘去则散。贫道游历四方,偶至此界,见武道昌盛,心喜难耐,特来一会天下英豪,印证所学。
陈抟抚掌大笑,小友性情豁达,合老道脾胃。今日云台相遇,便是有缘。枯坐无趣,不如手谈一局,论道一番如何?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二人遂于云台巨岩之上,相对而坐。并无棋盘棋子,皆以指代笔,以气为子,于虚空之中勾勒纵横,演绎棋局。
每落一,皆蕴含自身对武学、对天地之道的理解。
这一论,便是三天三夜。
下棋期间,二人从武功招式,谈到内息运转,从天地元气,谈到宇宙玄理。
越谈越是投机,彼此皆感获益匪浅。
第三日夕阳西下时,棋局终了,气机消散。
二人相视一笑,皆有棋逢对手,畅快淋漓之感。
陈抟叹道:与小友一席谈,胜老道枯坐百年。天道无穷,吾道不孤矣!
沈浪亦道:希夷先生学究天人,道法自然,贫道受教良多。
陈抟沉吟片刻,道:
小友,老道有一法,乃于百年睡梦之中偶然悟得,名曰《大梦心经》。
可令人神游太虚,一梦入寂,于梦界之中经历轮回百世,磨砺心智。然此法凶险,梦中百年,世间或只一瞬,或已数载。
吾观小友颇有道心,可愿一学。
沈浪闻言,心中一动。这倒是锤炼心性的无上妙法。
他当即拱手道:
多谢老祖厚爱,贫道愿试此法。不过得先回去给徒弟们留个信,免得他们担忧。
陈抟颔首,当即以神念相传,将《大梦心经》的奥义心法尽数印入沈浪识海。
沈浪收功起身,对陈抟郑重一礼:传法之恩,贫道铭记。待安排完琐事,便找个僻静之地修习此法。
陈抟笑道:本该如此。小友自去,老道便在这云台之上,再睡他个昏天暗地。有缘再见。
沈浪朗声一笑:希夷先生保重,后会有期!
言罢,青衫一拂,身形已如青烟般消散于渐浓的暮色与云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