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场边缘那几级冰凉的石阶,在接连数日后,几乎成了云闲专属的固定据点,如同她在藏书楼的角落一般,被她无形地划入了自己的领域范围。
她每日总是最早抵达,最晚离去。来了,便在那石阶上寻个舒适的位置安然坐下,随即取出那本厚度惊人、封面空白的笔记本与那支造型独特的金属笔,开始她雷打不动的“观察”与“记录”流程。除了偶尔拿起水囊补充水分,她几乎纹丝不动,也极少与场中任何人产生言语交流,仿佛训练场上那些挥汗如雨、魂技激烈碰撞、充斥着呐喊与喘息的热血景象,只是一场与她个人意志毫无关联的、略显嘈杂的无声戏剧,而她,则是一位超然物外的、冷静的记录员。
这种近乎“隐形”的、彻底置身事外的状态,最初确实让一些因她过往事迹而心存忌惮,或是对她抱有强烈好奇的人感到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与之相处。然而,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当云闲始终没有展现出任何符合他们预期的“顾问”行为时,一种新的、带着负面色彩的氛围开始如同霉菌般在训练场内悄然滋生、蔓延——那便是毫不掩饰的轻视。
“我看她啊,也就是个教皇冕下摆在明面上的吉祥物,或许只是一时兴起,寻个由头罢了。”一位身材高挑、武魂是风铃鸟、以速度见长的敏攻系女魂师雪莉,一边用毛巾擦拭着额角与脖颈亮晶晶的汗珠,一边毫不避讳地将目光投向云闲的方向,语气中带着几分刻意的奚落。
她身旁,一位身材壮硕如同铁塔、主防御的犀甲盾魂师瓮声瓮气地附和道:“可不是嘛!来了这好些天了,除了抱着她那破本子写写画画,连个像样的屁都没放过!我看那天雷克顿导师问她,她答的那一串鬼画符,估计连她自己都未必能圆明白!”
“哈哈哈,说得对!还‘顾问’呢,我看是‘故弄玄虚’的顾,‘不同不同’的问吧!”另一个性格跳脱的队员大笑着接话,刻意拔高的音调立刻引来了周围一小片心照不宣的低低哄笑,目光时不时地扫过石阶上那道始终平静的身影。
这些并未刻意压低音量的议论声,断断续续、清晰地飘进了云闲的耳中。然而,她握着笔杆的纤细手指没有丝毫的停顿或颤抖,甚至连笔尖在纸面上划过的稳定节奏都没有产生一丝一毫的变化。【数据之眼】如同最高效的精密仪器,持续不断地扫描、捕捉着场中每一个人的魂力波动频率、肌肉纤维的瞬间发力模式、移动轨迹的细微偏差,乃至他们脸上因训练或交谈而产生的、最细微的表情变化,并将这些海量的实时信息,与她笔记本上那套日益庞大、复杂的个人与团队数据模型进行着无声的比对、修正与迭代。
质疑?轻视?这些源于人类复杂情感的情绪波动,在她绝对理性的认知框架内,不过是需要被客观记录的、可能影响个体与团队表现的“心理状态参数”之一,属于需要被过滤掉的背景“噪音”。只要这些“噪音”的源头不主动上前来打扰她宝贵的清净,他们内心究竟作何想法,与她何干?她甚至乐得借此维持这种互不干扰的“和平”状态。
邪月偶尔听到过于露骨的嘲讽,会皱紧眉头,用严厉的眼神扫视过去,试图制止队员们的非议,但效果往往只能维持片刻,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面,涟漪散去后很快恢复原状。胡列娜则显得比当事人还要焦急几分,她几次三番鼓起勇气,想要走到石阶边与云闲说些什么,或许是安慰,或许是询问,但每次都被对方那完全沉浸在自身世界、周身萦绕着的无形疏离屏障给无声地挡了回来,只能无奈地跺跺脚。而焱,更是将这种轻视与不服气直接摆在了脸上,在进行高强度魂技对练时,他甚至会有意无意地将一些声势浩大、魂力光芒最为刺眼、能量余波最为汹涌的范围魂技,朝着云闲安坐的大致方向“不小心”地偏移释放,仿佛在用这种幼稚的方式炫耀着自己的力量,又像是在进行着无声的挑衅。
炽热的魂技余波偶尔会掀起训练场地面沉积的细微尘土,如同小型沙尘暴般掠过云闲素白的衣角,甚至有几粒顽皮的尘埃试图沾染她膝头的笔记本。她也只是几不可察地微微蹙起秀气的眉头,抬起空闲的左手,动作轻柔而精准地拂去纸页上的微尘,连眼皮都懒得朝挑衅的方向抬一下。这种彻头彻尾的、仿佛对方根本不存在般的漠视态度,反而让憋足了劲想要引起关注的焱,产生了一种全力一拳却打在空处的、极其憋闷的挫败感,脸色也因此变得更加难看阴沉。
主训导师雷克顿将训练场内这微妙而紧张的氛围尽收眼底,心中亦是疑虑重重,如同压着一块巨石。他不得不承认,云闲那天随口报出的、关于团队配合的那一串数据,其精准程度确实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绝非信口开河。但问题在于,精准的数据本身,究竟该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擂台上决定生死的实战能力?这中间似乎隔着一道巨大的鸿沟。而这位年轻得过分、行事风格也古怪得过分的顾问,似乎完全没有主动介入、进行具体指导的意愿,她的姿态,更像是一位纯粹的、冷静到近乎冷酷的旁观研究者。这在争分夺秒、每一份力量都至关重要的备战关键期,显得是如此的不合时宜,甚至有些……碍事。
“云顾问,”这天,在一次团队配合演练告一段落的休息间隙,雷克顿最终还是没能按捺住内心的焦躁与最后一丝期望,再次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了云闲面前,语气中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无奈与试探,“关于队员们个人魂技运用效率的问题,你之前……提到过的那些数据指标,经过这几日的进一步观察,是否已经形成了一些更具体的、可以落地执行的……优化思路或方向?”他试图用相对温和的方式,从这块看似密不透风的“顽石”这里,撬出一点实质性的、能够说服自己也说服队员的东西。
云闲从密密麻麻布满符号与线条的笔记本上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无波地看向眉头紧锁的雷克顿,随后视线又极其自然地扫过他身后那些虽然装作在休息、实则全都或明或暗地将注意力投向这边、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看好戏神情的队员们。
【数据之眼】瞬间完成对雷克顿的微表情与魂力波动分析:【目标:雷克顿。情绪状态:高度焦躁,深层怀疑,但仍抱有最后百分之一的期望值。逻辑推演建议:可提供一项具备足够冲击力、且易于验证的局部微观优化方案,作为数据模型有效性的初步证明,但需严格控制信息输出深度与广度,避免过早暴露核心分析方法。】
她在众人聚焦的目光中沉默了几秒钟,眼眸深处仿佛有极其细微的、非人的数据流光晕流转,似乎在调取和筛选着庞大的数据库。然后,她才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得如同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听不出任何情绪起伏:
“雪莉,施展第三魂技‘风旋冲击’的起手瞬间,左肩胛骨内侧经络节点,会有持续约0.1秒的不必要魂力自主蓄积冗余。此冗余虽极其细微,但会直接影响肩部肌肉群的瞬时协调性,导致起手动作延迟约0.05秒,并削弱攻击的突然性与隐蔽性。”她的话语清晰而精准,如同手术刀般剖开了一个无人察觉的细节,“建议尝试,在魂力流经此节点前,以意念引导,将主流魂力分出一缕极细支流,提前零点三秒绕行,避开肩井穴主通路。”
她只说了关于雪莉的这一个极其具体、却又无比细微的问题,以及一个方向性的调整建议,随即便重新低下了头,目光落回笔记本,笔尖再次响起那稳定而细碎的沙沙声,仿佛刚才只是随口纠正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存在于空气中的语法错误,浑然不觉自己投下了一颗怎样的石子。
然而,站在不远处的雪莉,脸上那原本带着的几分不屑与轻慢,在听到自己名字的瞬间便彻底凝固,随即如同冰面般寸寸碎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了难以置信、惊骇与一丝恍然的极度惊愕!她几乎是下意识地、猛地抬手摸向自己的左肩后侧那个极其隐蔽的位置,那个连她自己在无数次修炼中都未曾明确意识到的、如同呼吸般自然的细微习惯,竟然……竟然被对方如此轻描淡写、却又精准到令人毛骨悚然地指了出来!甚至连影响的时间和效果都分毫不差!
主训导师雷克顿也是陡然一愣,他锐利的目光立刻捕捉到雪莉那剧烈变化的脸色和下意识的动作,心中瞬间掀起了滔天巨浪!这……这种观察入微、直指本源的能力,已经超出了他对于“眼力”的认知范畴,简直堪称恐怖!
但云闲仅仅指出了问题所在与一个模糊的调整方向,并未详细阐述那“一缕极细支流”具体该如何引导,魂力绕行的最佳路径又是什么。这精准的诊断与模糊的治疗方案,让心中已掀起惊涛骇浪的雪莉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想问个究竟,巨大的震惊与长期积累的傲慢却又让她拉不下脸主动上前请教,脸色顿时一阵青一阵白,僵在原地,进退维谷。
其他原本等着看笑话的队员,见到雪莉这般反应,脸上的哄笑与轻蔑瞬间戛然而止,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那抹无法掩饰的惊疑与动摇。训练场边缘,仿佛有无形的寒风刮过,带来一阵诡异的寂静。
而投下这枚石子的云闲,却仿佛对周遭因她一句话而骤然改变的气氛毫无所觉,依旧心无旁骛地沉浸在她的数据世界里,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成了这片寂静里唯一的、稳定的音符。她不在乎他们是否因此相信她的能力,也不在乎是否会收获感激。她只是基于庞大数据的理性分析,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样本”,给出了一个具备足够说服力的“示例”回答,以此回应雷克顿的询问,同时,也顺手……清理一下那些过于吵闹、已经影响到她数据采集纯净度的环境“噪音”。
至于更深层次的、系统性的优化方案,以及如何将这套基于数据与规则的方法论灌输给这些习惯于传统经验与直觉的魂师,时机远未成熟。或者说,她尚未找到一种,能够被这个世界的思维模式所理解、所接受的,有效的“翻译”与“输出”方式。
训练场上空的轻视与质疑依旧如同阴云般笼罩不散,但一道细微却真实的裂痕,已经在那看似坚不可摧的偏见壁垒之上,被这精准一击,悄然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