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丹东那沉静中带着历史回响的鸭绿江畔,一家人再次启程,这一次,它沿着G11鹤大高速转G1212沈吉高速,一路向着西北方向,驶向吉林省的省会——长春。
车窗外的景色,从丹东地区连绵的、秋色浓郁的山地丘陵,逐渐过渡为更为开阔平坦的黑土地平原。
天空显得愈发高远,云朵如同大团的棉絮,低低地悬浮在湛蓝的天幕上。空气中那股江畔的湿润气息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北方内陆特有的、干爽而清冽的秋日气息,混合着些许农作物秸秆干燥的味道。
“爸爸,长春是不是很远?”祁安看着似乎没有尽头的笔直高速公路,问道。
“不算太远,我们在中午前就能到。”祁国栋稳稳地把着方向盘,目光掠过路旁一望无际、已完成收割的广袤田野,那黑褐色的土地在阳光下沉默而肥沃,“长春有个很美的名字,叫‘北国春城’。”
“春城?不是昆明吗?”祁安记得妈妈以前说过。
黄莉雅笑着解释:“昆明是‘春城’,四季如春。长春呢,是春天很短,但名字里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春天的向往。而且,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汽车城’。”
“汽车城!那里是不是有很多汽车工厂?”祁安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男孩子对机械的天生兴趣被点燃。
“对,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就在那里。”祁国栋肯定道,他想起自己书架上那本关于中国工业发展的书,“那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辆汽车。”
车行近四个小时,当导航提示即将进入长春市区时,窗外的景象开始变化。
道路愈发宽阔笔直,规划整齐,带着一种明显的大城市格局和工业重镇的底蕴。城市的绿化极好,即便在深秋,仍有不少耐寒的松柏点缀着城市,街道两旁高大挺拔的杨树、桦树,虽然叶片已落大半,但那遒劲的枝干依旧勾勒出别样的北国风情。
“感觉这座城市很‘方正’,很大气。”黄莉雅看着窗外规整的街区布局和疏朗大气的建筑风格,评价道。
“嗯,长春的城市规划很有特色,伪满时期和建国后的工业建设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祁国栋一边说着,一边按照导航驶向位于市中心附近的酒店。
入住后,祁安依旧第一时间冲到窗边。酒店视野开阔,能看到远处一些颇具历史感的欧式建筑穹顶,以及更远处现代楼宇的轮廓。
“爸爸,我们下午就去汽车厂看看吗?”他迫不及待地提议。
祁国栋看了看时间,笑道:“别急,我们先去吃午饭,尝尝地道的长春菜。下午可以去‘伪满皇宫博物院’看看,那里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
“皇宫?比沈阳的还大吗?”祁安比较着。
“风格完全不同,那段历史也更……复杂。”祁国栋斟酌着用词,他觉得让孩子了解历史的多样性,包括那些沉重曲折的部分,同样重要。
午餐在一家老字号餐馆解决。锅包肉、雪衣豆沙、白肉血肠、地三鲜……浓郁的东北风味让一家人大快朵颐。小云舒也吃得津津有味,尤其喜欢那松软香甜的雪衣豆沙。
下午,他们来到了伪满皇宫博物院。这座融合了中西风格的建筑群,规模虽不及北京紫禁城,但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作为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皇宫的历史定位,使其笼罩着一股沉重而特殊的气息。
走在这些房间和回廊里,看着复原的陈列和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物,祁国栋的神情变得凝重。他低声对黄莉雅说:“这里见证的是民族的屈辱和一段扭曲的历史。国弱则受人摆布,这个教训,无论何时都不能忘。”
黄莉雅紧紧握着祁安的手,轻声回应:“是啊,所以更要让孩子们知道,今天的独立自主、国富民强是多么来之不易。”祁安似懂非懂,但父母严肃的神情让他也安静下来,好奇地观察着这里不同于其他皇宫的压抑氛围。
第二天,他们满足了祁安的愿望,前往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相关展馆参观。当看到那庞大的生产线、了解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时,祁安惊叹连连。祁国栋也看得非常仔细,他对那些代表着自主创新的发动机、变速箱模型尤为关注。作为一座现代化城市的治理者,他对工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有着天然的关注和深刻的理解。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他对身边的黄莉雅感慨道,“榕华在高新技术上发力,但坚实的实体经济、先进的制造业,永远是我们的底气所在。”
傍晚,他们漫步在南湖公园。夕阳的余晖将湖面染成金红色,岸边那标志性的四亭桥倒映在水中,与大片依旧顽强保持着绿色的柳树构成一幅典型的北国秋日画卷。不少市民在公园里散步、锻炼,节奏悠闲。
“这座城市,既有厚重的历史,又有坚实的工业骨架,还有这样宜居的绿肺,”黄莉雅推着婴儿车,感受着这份宁静,“感觉内在很丰富,也很坚韧。”
祁国栋点点头,望着湖面若有所思:“是啊,从伪满的屈辱到一汽的奋进,再到如今的‘轨道客车之乡’,长春这座城市,就像东北的黑土地一样,沉默,但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和韧性。”
夜幕降临,他们品尝了长春特色的烤冷面、鸡汤豆腐串等小吃。祁安对烤冷面筋道奇特的口感赞不绝口。
回到酒店,祁安开始整理他的“旅行宝藏”——在丹东收集的朝鲜邮票,在沈阳故宫买的迷你八旗兵,以及今天在一汽得到的一个小小的红旗车模。小云舒抱着新买的、用玉米叶编的小娃娃,已经酣然入睡。
长春之行,让他们领略了北国春城的独特气质——历史的沉郁、工业的雄浑与日常生活的闲适交织在一起。
明天,他们将再次启程,前往此行的下一站。车轮滚滚,家的方向在前方,而一路的见闻与思考,正如同车窗外那无垠的黑土地,深厚地积淀着,等待着在未来某个时刻,萌发出新的生机与力量。
下一站,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