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支风格简洁、散发着冷静好奇气息的未知舰队,在“新黎明”星系外围停了下来。它们没有贸然进入,而是如同谨慎的考古学家,开始远距离扫描和观测。其探测手段极其高明,并非粗暴的能量扫描,而是利用某种引力波谐震和量子场采样技术,试图在不惊动目标的情况下,读取星系内部的宏观信息。
流亡文明高层神经紧绷。这支舰队的科技水平显然在“虚空潜猎者”之上,其意图不明,但至少目前没有表现出直接敌意。
“不能让他们深入扫描!”秦风盯着主屏幕上那几艘如同深海探测器般优雅而危险的舰船,“我们的隐匿法门只是初阶,瞒不过这种精细的探测。一旦被他们发现星系内的异常活动,后果难料。”
“尝试进行有限接触。”林瑶提议,“用通用数学语言和基础物理常数发送一段简单的问候信息,表明我们拥有智慧,但态度友好,观察他们的反应。”
这是一个稳妥的方案。既避免了因沉默而被误判为原始文明或具有敌意,也没有暴露太多自身底细。
一段包含素数序列、基本粒子质量比以及圆周率前百位数的友好问候信息,被小心地发送了出去。
信息发出后,是令人窒息的等待。
几个小时后,对方回应了。回信同样简洁,使用的是更加复杂的数学结构,并在末尾附上了一个标准的、用于标识文明类型的符号——一个被简化的、代表着“观察与研究”的螺旋星云图案。
“是‘探索者联盟’的科考船!”铁棺辨认出了那个符号,语气中带着一丝罕见的惊讶,“大师的记载中提到过他们,一个由多个科技文明组成的松散联合体,专注于宇宙探索和知识收集,通常保持中立,对低等文明持观察和非干涉原则。”
这个消息让众人稍稍松了口气。一个中立的、以研究为主的文明,总比掠夺者或“肃正协议”要好对付得多。
然而,对方的下一轮探测,却让这刚松下的气又提了起来。他们开始向星系内部发射一种极其微弱的、用于探测生命迹象和文明活动痕迹的“生物场谐波”与“信息熵分布”扫描。
这种扫描极其隐蔽,但流亡文明建立在“新黎明IV”上的基地和活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微小的信息熵变化和生物场波动。初阶的隐匿法门,很难完全掩盖这种源自文明活动本身的“背景噪音”!
“警告!探测波已掠过小行星带矿场!信息遮蔽率正在下降!”
“探测波指向‘曙光城’方向!预计三小时后将捕捉到明显熵增!”
指挥中心内警报声此起彼伏。一旦被对方确认星系内存在一个隐藏的、技术水平不低的流亡文明,很难预测“探索者联盟”会作何反应。是继续保持观察?还是要求解除?甚至可能将他们的坐标和信息录入联盟数据库,那将大大增加暴露给其他潜在敌人的风险!
不许干扰或误导这次扫描!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扇紧闭的隔离冥想室大门。李默是唯一有可能在规则层面进行这种精细操作的人。
而此时冥想室内的李默,正处在意识融合的最关键阶段。
他的自我意识如同怒海中的孤舟,在第二枚碎片带来的规则风暴中挣扎。无数关于时空结构、能量本质、物质创生的奥秘如同洪流般冲击着他,试图将他同化,抹去他作为“李默”的个体存在。
他看到了宇宙初生时的奇点爆发,看到了星系在引力舞蹈中形成,看到了生命在混沌中偶然点燃的微弱火光……宏大与渺小,创造与毁灭,秩序与混乱,无数的矛盾与统一在他意识中交织、碰撞。
就在他的自我意识即将被这无尽的规则信息彻底稀释的瞬间,一点微弱的、却无比坚韧的意念,如同定海神针般,牢牢锚定了他——那是他对秦风、林瑶、对“曙光城”中那些期盼目光的牵挂,是他作为“人”的羁绊与责任!
**“我不是规则的旁观者……我是规则的……运用者!是文明的……守护者!”**
一股明悟如同清泉,洗去了信息的混沌。他不再试图去“理解”所有的规则,而是开始尝试去“引导”和“塑造”它们!以自身的意志为核心,以两枚碎片的力量为桥梁!
也就在这一刻,他清晰地感知到了外界那迫在眉睫的危机——那如同蛛丝般细腻、却带着探究意味的扫描波,正悄然伸向“曙光城”!
没有时间完全融合了!
李默猛地“睁开”意识之眼,强行中断了深度沉浸。他调动起尚未完全驯服、却已然澎湃的力量,意识瞬间与整个“新生网络”、与那覆盖星系的初阶隐匿力场连接在一起!
他“看”到了那无形的扫描波,如同夜空中掠过的探照灯光束。他没有选择硬性阻挡,那会立刻暴露。他选择了更加巧妙的方式——**规则层面的“镜像”与“折射”**!
他以自身对规则的深刻理解,在扫描波即将触及“曙光城”的区域,瞬间构建了一个复杂的规则镜像区。这个区域完美地复刻了“新黎明IV”号行星另一侧一片真正荒芜区域的规则特征和信息熵状态!
同时,他将从“曙光城”泄露出的那微弱的信息熵和生物场波动,巧妙地“折射”向了星系外围一片充满天然辐射干扰的小行星带区域,使其与背景噪音融为一体。
这一切发生在规则层面的瞬息之间。
外界的“探索者联盟”科考船上,监测人员看着反馈回来的数据,微微蹙眉。
“目标星系生命迹象扫描……无明确信号。信息熵分布符合自然演化模型,略有扰动,但处于小行星带天然辐射干扰阈值内。”
“初步评估:该星系为低开发度、低生命概率区域,具备一定科研价值(恒星活动、小行星成分),但无紧急接触必要。”
科考船在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常规观测后,似乎失去了深入探索的兴趣,优雅地转向,缓缓驶离了“新黎明”星系,消失在深邃的星空中。
危机,再次解除。
冥想室的门缓缓开启,李默脸色苍白地走了出来,脚步有些虚浮,但眼神却比以前更加深邃,仿佛蕴含着星河流转。
他成功了,在千钧一发之际,不仅守护了文明,更在规则的运用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虽然未能完全融合第二枚碎片,但他已经找到了驾驭它的方向。
“探索者联盟”的离去,并未让流亡文明感到轻松。这次接触让他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宇宙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目光,中立的、好奇的、恶意的……他们必须尽快变得更加强大,更加隐蔽。
李默抬头,望向星空深处。
他知道,与“探索者联盟”的这次沉默接触,仅仅是一个开始。
在这片广袤而危险的星海中,人类文明这艘小小的方舟,必须学会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隐藏自己,壮大自己,直到有一天,能够无惧任何审视,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而前方的路,依旧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