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的辽东,寒意渐消,春风拂过田野,带来了复苏的气息。
沈默坐在奉天临时政务厅内,面前堆放着厚厚的报表。
高挺带领的工业团队刚提交了钢铁厂上月的产能报告,教育部门则汇报了新一批理工科学生的招生情况,军管处也送来辽军整编后的治安巡查记录。
他一边翻阅文件,一边时不时与前来汇报的官员交流,目光锐利,总能精准指出问题的关键,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高挺,机械厂的机床与钢铁产量还需再提,这开春了农具需求会大幅增加,必须提前储备。” 沈默指着报表上的数据,语气沉稳。
高挺连忙点头:“神君放心,我们已调整生产线,优先生产农具,确保百姓能及时用上便宜的钢制农具。”
待处理完白天的政务,夜幕降临,沈默便会带着辽东的军官、师生、工人代表及技术员的魂魄,通过信仰通道返回淞沪神域学习。
神域内,他既要处理需亲自决策的事务。
比如审批新职司的设立、调阴神册封,又要承担法器学校的教学工作。
为推动中原电子领域发展,他牵头新建了电子学院,亲自担任主教,系统传授电子信息相关知识。
电子学院的课堂上,沈默手持自制的电路板,耐心讲解二极管、电容的工作原理:“电子技术至关重要,不仅关乎到军队高质量、便捷的通讯,更是是未来的核心。
掌握它,我们才能在通讯、工业控制等领域摆脱对列强的依赖。”
师生们听得聚精会神,不少人还带着自己的实验想法,课后围着沈默热烈讨论。
在沈默与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电子领域的技术突破日新月异。
短短一个月,他们便攻克了短波电台、长波电台、收音机、黑白电视机、电机、广播台、变压器等设备的生产技术与工艺。
辽东与淞沪新的电子产业工厂迅速建立,二极管、电容等电子元器件工厂拔地而起,生产线日夜运转,产出的设备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
沈默还将半导体理论系统传授给电子学院,鼓励师生们继续深入研究,为后续技术升级打下基础。
技术的突破带来了显着的改,军队的通讯能力大幅提升,前线与指挥部之间的联络不再依赖信使,短波电台让指令能实时传递;
《淞沪民声报》新设立了神佑之声广播电台,并借助广播台,将新闻、知识、神佑帮的政策及改编后的非遗曲艺传遍中原。
百姓们通过收音机,既能及时了解天下事,又能欣赏到传统曲艺,精神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以前只能靠报纸了解消息,现在打开收音机,就能听到神君的教诲,还能听戏,这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 一位洋行职员捧着收音机,脸上满是笑容。
一个茶馆宾客盈门,掌柜的笑着说道:“咱们呐赶上了好时候,有了神君啊,咱们也能知道天下事儿啊!各位客官,欢迎来本店免费听神君的指示哦!”
一切都在高速发展,然而,辽东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这天,高挺在汇报时忧心忡忡地说道:“神君,工厂与学校大范围扩建,大量百姓进入工厂务工或上学,从事农业的人口越来越少,今年的粮食产量恐怕会下降。”
沈默闻言,眉头微蹙,当即问道:“辽东四省当前的人口有多少?”
“不到三千万。” 高挺回道。
沈默沉吟片刻,心中有了对策:“当务之急是增加农业人口。
传我命令,辽东管理者立即启动移民安置计划,做好沿途的安全保障与物资补给,移民抵达后,按人均十亩荒地的标准分配土地。”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让阴神们夜间通过入梦的方式,寻找北方无地、少地的百姓,动员他们迁往辽东。
给移民提供无息贷款,用于安家置业、购买钢制农具。“
反正他神域内存储的七八亿大洋,正好可以通过此事流入民间,既助力经济发展,又能让神佑银行拓展业务,掌控辖区经济。
众人闻言,纷纷惊叹于沈默的谋划,既解决了粮食问题,又推动了经济与银行的发展,一举多得。
沈默深知,土地兼并是北方百姓贫困的根源。
自太平天国运动后,末代皇朝的土地兼并问题曾缓解至三成。
可随着和平的改朝换代,及延续的土地政策,近百年间土地兼并愈发严重,如今已达到七成以上。
士绅地主们为了维持高额地租与地价,定会阻止佃户离开,这也是他让阴神入梦动员、并提供帮助的原因。
“还有一点必须强调。” 沈默的语气变得严肃,“沿途若有土豪劣绅阻拦百姓移民,阴神们可根据其业力多寡,分别予以灭杀、拘魂鞭刑或警告。
同时,要严密监控移民安置工作,杜绝贪腐与欺压百姓的行为,确保每一位移民都能安居乐业。”
命令下达后,辽东的军人、临时选拔的管理者、阴神、鬼差与土地神们迅速行动起来。
阴神们夜间入梦,向北方无地百姓描绘辽东的美好生活,告知他们移民的政策;
军人与管理者则在沿途设立补给点,护送移民队伍;
土地神们则提前清理移民安置点的障碍,为百姓的到来做好准备。
一个月的时间里,在神佑帮、阴神与士兵们的护送下,两千万北方百姓陆续抵达辽东。
期间,不乏土豪劣绅试图阻拦,有的派兵拦截,有的散布谣言,可都被阴神们以铁腕手段镇压。
业力重者当场魂飞魄散,轻者则被拘魂鞭刑,以示惩戒。
沿途的大小军阀军头们,每天都听闻了有劣绅因阻碍移民而死亡,自然不敢在上面搞事。
顺便还帮着辽东国防军控制沿途秩序,确保了整个移民流程的畅通。
移民抵达后,每人都分到了十亩荒地,辽东的工厂临时转型,生产出大量免费的铁制农具。
此时正值辽东的春季,沈默又下令补种一茬玉米与大豆,确保百姓入冬前有粮食可收。
农神司的阴神们亲自下田,指导移民开垦种植;
布灾行瘟司与土地神们则施展神通,改变地形,清理地里的大石头,提升土地肥沃程度,大幅减轻了移民的开垦难度。
一个鲁东的老人跪着攥了一把土,一边磕头一边捶胸顿足痛哭流涕:“老天爷啊!上好的黑土地啊!感谢神君的大恩大德哎!”
一家冀南移民一边乐呵呵的用锄头刨着地,一边朝身后的家人吆喝:“干快点儿,这么肥的地不种起来,真是糟蹋。早点儿种完,早点儿回家给神君上香!”
一家晋北移民中的老妇人站在地头捡草根,一边冲啊几个壮小伙儿喊道:“老大老二好好干,种完两年,给你们娶媳妇。只可惜啊……你们老爹看不到咯!”
……
白天打着伞巡视时,看着移民们在田地里忙碌的身影,沈默心中满是欣慰。
随着移民的安顿与农作物的种植,辽东彻底稳定下来,各项事业都步入了正轨。
此时,时间已临近夏季,沈默知道,辽东的治理已步入正轨,有阴神、土地神及选拔出的功德官员坐镇,只需按部就班发展即可。
他站在奉天城头,望着远方的西南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中原的复苏已初见成效,辽东与淞沪成为了坚实的根基,接下来,是时候将目光投向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