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脚盆岛域等地开发规划落地,西北、西南、东南各条战线也相继传来捷报。
红罗刹残余势力被彻底驱逐出叶尼塞河以东,天竺德干高原以东区域尽数纳入管控,东南诸岛的零星抵抗被肃清,整个新辖区版图终于稳定下来。
而沈默在辽东推行的军队整编与移民政策,也如同春风般,迅速传遍各大新辖区。
消息刚到西北,负责当地军务的阴神便召集中原援助边疆的百万大军,宣读整编令。
起初,军营内还一片平静,可当金陵方面直辖的几支军队接到光头 “拒绝整编” 的密令后,局面骤然紧张 。
几名高级将领聚集一堂,其中一个挺胸凸肚地站在队伍前,高声叫嚣:“我们是委员长的嫡系,只听委员长号令!一个阴神也敢来管我们?”
另一个虎背熊腰的中年也跟着附和:“就是,他陆昭云一个晚辈儿学弟,运气好成了神,但也不能爬在我们这些学长的头上兴风作浪啊!”
他们以为沈默远在辽东,当地阴神不敢对他们动真格。
可阴神只是平静地通过神职符篆向沈默汇报,很快便收到了干脆利落的指令:“前线所有有鸦片嗜好的士兵,集中控制戒烟;
患性病等传染病者,统一收治;普通战士直接编入新编制,老弱就地分地安置。
反抗的军官,一律拘魂,按业力轻重施以鞭刑,待麾下战士整编完毕,再放其魂魄归位。”
指令下达的瞬间,阴神周身神光暴涨,几道拘魂锁链如同闪电般飞出,瞬间缠住那几名叫嚣的军官。
“啊!” 军官们只觉魂体一阵剧痛,意识便被拽出肉身,悬浮在半空。
阴神手持镇魂鞭,看着他们魂体中缠绕的黑色业力,冷声道:“你们克扣军饷、欺压百姓的账,正好一起算!”
一鞭落下,军官魂体上冒出阵阵黑烟,惨叫声响彻军营。
阴神们也趁机将他们一生所做的坏事拷问出来,并记下来。
剩下的士兵见此情景,再也不敢反抗,乖乖听从整编安排。
有抽鸦片的士兵被送进戒烟所,在阴神的神力辅助下,硬生生戒掉了烟瘾;
病的士兵得到妥善治疗;年轻力壮者编入新军队,驻守边疆;
老弱者则领到土地凭证,欢天喜地地前往新辖区开垦。短短半月,西北百万大军便整编完毕,再无一人敢违抗。
西南、东南的整编也如法炮制。
有不服管教的军头,刚想煽动士兵闹事,便被阴神拘魂惩戒。
待他们魂魄归位时,麾下士兵早已被整编分流,手中没了兵权,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从 “一方军阀” 沦为无兵可调的空壳。
至此,中原援助边疆的 300 多万大军,除红派军队保持原有编制外,尽数完成整编。
那些被淘汰的士兵分散到各新辖区,既成了新家园的建设者,也无形中对当地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形成了威慑。
金陵总统府内,光头看着各地军队整编完毕的情报,气得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娘希匹!陆昭云这小子,真是不把本校长放在眼里!”
他在办公室内踱来踱去,脸色铁青,“不管怎么说,我也是他的老师,他就是这么回报我的?
150 万精锐被他整编,政府手里没了军队,以后怎么剿灭西北的红派?怎么维持地方治安?”
“来人!” 光头猛地停下脚步,厉声下令,“给我把陆昭云在中原的庙宇全部查封!我倒要看看,没了百姓的香火,他还怎么嚣张!”
办公室外的高官们闻声赶来,见状纷纷上前劝说。
“委员长,不可啊!” 一位民政官员急得满头大汗,“咱们手里大半军队没了,要是查封神庙,百姓肯定会造反的!”
另一位军方将领也附和道:“阴神鬼差的手段您又不是不知道,拆神庙就是跟他们作对,咱们现在根本惹不起啊!”
还有人劝道:“军队没了可以再招,要是跟神君闹僵,咱们连立足之地都没了,不如先服软,从长计议。”
光头喘着粗气,听着众人的劝说,渐渐冷静下来。
可心中的憋屈实在难消,他眼珠一转,叫来心腹布雷先生,咬牙道:“你去安排一下,在报纸上控诉陆昭云。
就说他擅自整编国防力量,是自断手脚,置中原安危于不顾!
政府没了军队,如何清除匪患、抵御外敌?让百姓都看看,他这是在破坏中原的根基!
作为他的校长,作为国家的领袖,我相信大家是愿意支持我的,用舆论引导,优势在我!”
布雷先生领命而去,很快,金陵方面控制的报纸便刊登出一篇篇声泪俱下的控诉文章,字里行间都在指责沈默 “滥用神力、削弱国防”。
可他们没想到,沈默麾下的精英早已做好准备。
《淞沪民声报》率先发声,将整编时审讯出的军官罪行公之于众:克扣的军饷数额、欺压百姓的具体案例、甚至还有与列强勾结的证据,一桩桩、一件件,看得百姓怒火中烧。
“中原的军队,本该是保护百姓的盾,不是某些人争权夺利的刀!”《淞沪民声报》的社论掷地有声,“如今列强联军已被歼灭,短时间内无外敌之虞,何须保留百万冗余军队?不如将军费投入民生,让百姓有地种、有饭吃、有学上,这才是真正的‘稳固根基’!”
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报刊纷纷跟进,转载军官罪行,声援《淞沪民声报》的观点。
那些此前因军队整编损失惨重的军阀们,虽心有不甘,却也深知沈默的手段,只能隔岸观火,偶尔发几句 “民生为重” 的感慨,暗地里却赶紧整顿地方民政,生怕因 “业力过重” 被清算。
没了百姓支持,又得不到其他军阀响应,金陵方面的控诉很快便成了笑柄。
光头看着报纸上的舆论一边倒,只能咽下这口气,下令重新征兵,可新招的士兵大多是拉壮丁得来的,战斗力远不如之前的精锐。
而金陵政府中央控制区内,高官们依旧我行我素,贪腐享乐,对百姓的民生疾苦置之不理,与新辖区的火热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时的新辖区,正迎来一场规模空前的移民大潮。
沈默一声令下,中原各地的无地百姓、破产农民,纷纷收拾行囊,涌向移民登记点。
短短数月,便有一亿三千万百姓离开中原原有区域,前往新辖区定居。
7000 万人去往辽东之外从红罗刹手里收回的土地、三韩与脚盆岛域,在肥沃的黑土地上开垦农田;
2000 万人奔赴西域,在沙漠边缘种下防护林,建设新的城镇;
4000 万人乘船南下,前往南洋、天竺与澳洲,开发橡胶园、矿山与港口。
整个中原只剩下了两亿八千万人,重新回到了地广人稀的年代。
海上,无数运输船南来北往,船舷上挤满了满怀希望的移民,孩子们趴在栏杆上,好奇地望着远方的海岸线;
港口内,搬运工们忙着装卸物资,粮食、种子、农具堆满了码头;
陆地上,移民队伍沿着新修的公路缓缓前行,阴神们在空中护送,时不时降下甘霖,滋润干涸的土地。
与此同时,南洋与天竺的壮年土着也被分批运往西北与东北。
在阴神与军队的管控下,他们推着独轮车、扛着铁锹,参与到铁路、公路、桥梁的建设中。
阳光下,一条条铁轨向荒原延伸,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学校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整个新辖区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机。
沈默站在交趾神域的山顶,望着远方移民队伍扬起的尘土,心中满是感慨。
他知道,这场移民大潮,不仅是为了开发新土地,更是为了让中原文化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生根发芽。
他带着微笑与期盼,朗声让秘书李雪下去传达命令:”通知整个辖区,就说本神要求的,要多子多福,鼓励大家生育,咱们需要足够的人口才能占据这些肥沃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