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世忠等人与杨钦三人会面后,在宗泽的叮嘱下,几人的姿态都放的很低,这才让会面的火药味淡薄不少。
宋时的名将不少,历史中为金军大败,也不全是赵构的锅,能力总归是有的,但是脾气桀骜不驯,相互对立。
其中张俊与刘光世更是以贪财闻名。
人心不齐,军头林立,也是北宋败亡的一大原因。
张俊可堪一用,赵浔才暂未计较,至于刘光世,能力不过中上,早被赵浔扒了官服,打进牢狱之中。
“末将杨钦,见过几位元帅。”
“嗯。”
见三人如此识趣,张俊、曲端只是冷哼一声,并不言语。而刘錡则是称赞的看向几人道:“杨钦将军,多亏汝三人来援及时,更是正面击溃金人援军。”
“此战,首功当为三位将军。”
韩世忠闻言点点头,他只是处事带着三分痞气,却不是地痞流氓,不至于贪了几人功劳。
“嗯,此战经过,本帅定会详细写进功劳簿中,他日凯旋,本帅亲自为汝三人向官家邀功。”
“多谢大帅。”
杨钦与司澄应道,在一旁有些拘谨,周瑜则在一旁显得自在闲适,默然不语。
几人的聚会废话寥寥几句,随后便开始讨论下一步战术,原本张俊、韩世忠并不好战,但此时被岳飞压了一头,激起心中傲气。
当即决定会合中军,齐力北上。
显然韩世忠几人在发动猛攻前意见就已经达成一致,此时提出时,并无异议。
“你们怎么看?”
说着韩世忠、刘錡开始询问杨钦三人意见,玩家多是好战分子,此时杨钦荣耀任务人数还差不少,司澄也想去见见自己的好大哥岳飞,两人自是求之不得。
自是与韩世忠一众一拍即合。
既然无人异议,便是处理伤员后直接北上。
另一边京兆府中,战后事宜已经处理妥当,李彦仙也没忘了与他奋力拼杀的弟兄,尤其是战死的庄彦。
当即找到赵浔,亲自为众将士请功。
看到李彦仙着一身素衣而来,赵浔有些意外,李彦仙本想戴孝而来,但想了想不合礼仪,于是便衣而来。
“末将参见官家。”
“少严来此,寻朕何事?”
“回官家,末将此来是为众将请功。”
“请功?”
赵浔闻言有些意外,但好像这也确实是李彦仙会干出的事,毕竟是忠义汉子。
“你且说来。”
闻言李彦仙开始报菜名,将自己手下战死将士的姓名、牺牲地点、战绩一一道出。
李彦仙说的仔细,赵浔听着认真。
对于保家卫国的烈士,赵浔通常心怀敬意,可说着说着,李彦仙顿挫了一下,随后开始说起来庄彦之事。
事后李彦仙先是简述了同州之战,随后停在撤退时停下,李彦仙到此显得十分自责,继续开口道:“官家,罪将愚钝,为傲气昏了头脑,不愿撤去。后被完颜娄室抓了机会,好在庄彦将军挺身而出才救下罪将。”
“…后来在同州城中率军死战,后死于完颜娄室之手!”
“庄彦?”
赵浔琢磨着这个名字,总觉得耳熟。如果不错,这好像是一个玩家的名字。
不过大概是他记错了,玩家精明的很,都有些趋吉避凶的本事,不会轻易的战死。
只是听了庄彦的事迹,赵浔也是佩服的很。庄彦不仅仅是得到了李彦仙等宋将的认可,同样得到了完颜娄室的认可,这就很难得了。
“属实忠勇之士也。”
“追封庄彦为骁骑尉,追赠忠义郎。”
“谢官家恩典。”
闻言李彦仙立刻叩首谢恩,赵浔见此只是叹息一声,最后下令在凤翔府中,寻人刻录一块石碑,将战死将士性命功绩刻在其上,留与后人瞻仰。
李彦仙退去后,赵浔接着就叫来了吴璘一众,想试着弄清几人的身份,这个pVE副本很诡异。
众玩家,可不只是白保一个人这样觉得,赵浔等人也有所察觉。
此次将几人唤来,便是确定此事。
收拾好心情,赵浔换上便装,来到庭院中摆酒,如今赵浔权威既定,自是一说不二,也就少了些防备和拘谨。
在遣颜良守门后,赵浔自在的很。
饮着茶水赏花,这些时日赵浔一直在军中,难得这般惬意。
很快吴璘、白保四人赶到,正要行礼却被赵浔阻止道:“此处只有我们几人,不必如此多礼。”
闻言几人稍稍显得有些拘谨,但也算是应下。最后还是赵浔主动提起话茬:“诸位不像是新玩家,莫不是董卓军众人?”
众人点头不语,算是承认了。
至此赵浔也确定了此次剧本,分成了特定的组别,董卓军一组,联军一组,新人一组。
这样的目的是什么?
赵浔觉得这游戏必有深意。
随着赵浔开口,几人也陆续开口闲聊,显然在共同奋战之后,几人的关系要缓和许多。
只是唯有白保一言不发,卧底之事已然将其心力耗尽,前日拼杀,使得旧伤复发,现如今状态极差。
除此外,白保脸上覆面的轻纱换成了面具,颜良同款,还挺霸气。
白保不言,几人也识趣的不打扰。
忽的赵浔注意到眼前只有四人,那还有一人在哪儿?
这时赵浔不免想到了方才李彦仙提到的庄彦,不是这哥们真是玩家啊?
就这样殉国了!?
赵浔不信于是开口道:“对了,为何只有四人,应当还有一人才对,是还没来吗?”
闻言李进几人面面相觑,没有接话。
倒是白保道了一声:“不是,他已经死了。”
“庄彦?”
“正是。”
在确认庄彦身份后,赵浔只觉得此人有种,是条汉子!
闻言赵浔沉默了,众人也沉默了,几人对庄彦都很佩服,但是庄彦一提出来,众人便像是背上了包袱。
见此赵浔敢情直接结束了这次会面。
当晚赵浔便重新集中精力致力于北伐,直接叫来李彦仙、吴玠众将开始商议北上事宜,大致确定三日后大军启程,直接北上朝着大同府而去。
至此宋军三管齐下,欲一举北上,直捣黄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