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联想到之前汜水关递过来的降书。
似乎是董卓军内部玩家可能出现了矛盾,带着猜测很快就到下午,众多诸侯聚集在大帐中。
赵浔坐在首座,看向台下发诸侯率先开口道:“诸君觉得董卓这所谓战书有何看法?”
在赵浔的撑腰下,刘备也得到一个座位,虽然是在最下围,但是相较于他的身份而言,已经是相当抬爱了。
曹操相当主动,在赵浔发声询问后,直接主动起身开口道:“盟主,不可轻易答应,或疑有诈。”
“那董卓数次战败,早已军心不稳,我等若是稳扎稳打,定能将虎牢关攻克,并不急于一时。”
曹操的想法是求稳,并不急于一朝一夕。有保守派,自然也有激进派。
而现场中的三名玩家自然都是激进派,不过三人都以赵浔马首是瞻,并不急于发言,此刻提出反对意见的而是孙坚。
在两名得力干将战死后。
孙坚可谓是对张辽恨之入骨,恨不得饮其血啖其肉。
“孟德此言偏颇。”
“依我看,就应战!”
“董卓军吕布既死董卓军士气大降,而且经由多次战败,兵卒疲敝,此刻便是一决胜负的最佳时机。”
“当然孟德所言有诈,确有可能。”
“所谓兵不厌诈,就是应战也得做好谋划,防止董卓军有诈。”
孙坚既否定了曹操的保守,又肯定了曹操的谨慎,没办法自从有个叫孙子的家伙出来后,打仗就越来越不讲武德了。
不过确实也是,毕竟战争是绝对的结果导向,打赢了一切好说,再讲武德,打不赢都是废物。
曹操、孙坚都各自发表意见后,其他诸侯也纷纷发表自己看法,而三名玩家更是端水大师,除却赵浔没有发表意见外,激进和保守派的人数相持平。
一时间众人争论不休,这正是赵浔需要打场面,毕竟那份英文信件还没有解密,决定暂不必下,先拖出时间就好。
在一众激进派中就属乔瑁最为激进,显然在两次受辱后,乔瑁也已经被激起了胆气。
今日讨董,要么光复汉室!
要么就让董卓割了他的头颅!
死战不退!
人总是要有几分信仰。
也就是说在场的激进派中乔瑁和孙坚是最为坚定的,只要玩家三人统一意见,就可以引导风向。
讨论也没个结果,于是众人都快看向赵浔,赵浔作为主导者还没有发表意见,既然两边都有拥趸,最终决定便由赵浔来拍板。
赵浔看着台下众人,准备继续和稀泥。
“诸君我既不保守、也不激进,我听闻诸君争吵不休,各有看法,在听闻诸君说法后,本盟也觉得各有道理。”
“不如这般,诸君先行回去仔细思考,明日一早我们再开会议,届时若再做决定,若依旧争论不休,便由吾等投票决定。”
“诸君以为如何?”
闻言一众诸侯有些意外,在封建社会讲投票,还是有些太过超前了。
但是,投票还是受到大部分人认可,于是会议结束,一众诸侯返回大营继续整军备战,而是否应战则放到了明日决断。
赵浔照常留下了公孙瓒和孔融两人。
说着赵浔从兜里将那份英文信件掏出,放在桌上直接飘到孔融身前。
“这是战书2.0英文版,我看不懂,交给你了。”
“嗯?”
闻言孔融拿起信件准备阅读,而身侧的公孙瓒虽然看不懂,但也凑上来想要看热闹。
经过孔融的解读,这份英文版本的战书,是一份来自玩家的君子协定。内容很简单,但是第一句就给三人看笑了。
守他们是一定能守住的,但是他们不想要平局,所以才要下战书这一遭。
一定能守住?
我看未必吧。
以关内的情况,估计打进去也就是时间问题。后面便是战书的内容,希望能和联军摆开架势,堂堂正正打上一场,一战定输赢。
所谓君子协定,便是无论此战胜负如何,除了阵营首领外,玩家互不相杀,看到这赵浔也笑笑。
太天真了,这种东西,真的有约束力吗?
就比如张辽,孙坚做梦都想杀了他,若是张辽战败,赵浔都不敢说能拦得住孙坚。
而且可钻的空子实在太多了。
尤其是前面一点,除却玩家首领?
怎么若是联军战败了,赵浔还得被杀死吗?
凭什么?
读完了这份所谓君子协定后,全当笑话看了。就在三人说笑时,兵卒来到营帐前。
“主公,营帐外有一人持信物要见主公。”
“嗯?”
突如其来的消息,瞬间让赵浔想到那日的降书,是李肃还是李傕?
三人对视一眼,赵浔起身走出门外。
颜良文丑在外守门,见赵浔走出,立刻默契的跟着赵浔身后,门外的信使依旧一身黑,若非借着火光,都看不清。
“你是谁?”
“我是信使。”
“这是李肃将军让我送来的信件,请袁将军收下。”
赵浔并没有接,看着眼前的黑衣人,试图验证自己曾经哪个一闪而过的想法,这个黑衣人是否是,李肃和李傕之中的一人。
“把脸上的黑布摘了。”
闻言黑衣人有些意外,但还是照做,当一张陌生的脸出现在赵浔面前时,赵浔短暂的愣了一下。
居然不是吗?
那上次的哪个是不是?
不过赵浔也没继续纠结这个问题,直接接过信件后,便将人打发了去,而后将信件拿进营帐。
没错,这又是一封降书。
上面大致说明了董卓内部的情况,就比如吕布死后,并州张辽和西凉董卓之间的矛盾。
上面甚至列举了董卓部分军力数据。
虽然不算非常关键,但能看得出诚意满满。而且上面甚至用上了弃暗投明的字眼,也就说明李肃、李傕二人有跳反的意愿。
看到此处,三人便不再犹豫。
直接一齐化身主战派,对面内讧,加有内鬼,这还打个什么?
很快便到第二日的投票时间,和昨日一样,诸侯分边各执己见,而此时赵浔三人果断站队主战派。
至此,董卓送来的这份战书。
联军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