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保税仓库区的夜晚,寂静而森严。高耸的照明塔将惨白的光线投映在排列整齐的集装箱上,拉出长长的阴影,如同巨大的墓碑。林辰站在远离目标集装箱的一个隐蔽观察点,通过高倍望远镜凝视着那个编号为tbx-1107的庞然大物。它静静地停放在那里,与周围集装箱别无二致,但内部可能隐藏的奥秘,却让林辰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王猛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低声道:“林院,监控确认,自入库后无人接近。热成像扫描显示内部有持续的低功耗热源,与之前判断的设备运行状态吻合。外围布控已经完成,连一只老鼠溜进去我们都能知道。”
“能量辐射监测呢?”林辰没有回头,目光依旧锁定着集装箱。
“波动非常微弱且稳定,像是某种待机状态。技术组分析,这种辐射模式更像是在……‘倾听’或者‘等待’,而非主动扫描。”王猛汇报着最新情况。
“倾听……等待……”林辰重复着这两个词,叶瑾瑜关于“共鸣器”的推测愈发清晰。这个集装箱,可能是一个被设置好的能量节点,一旦接收到特定的指令或感受到足够强度的同频能量,就会被激活,产生放大或引导效应。
“让我们的人撤到更远的安全距离,只保留远程监控。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它一公里范围内。”林辰下令。在弄清楚它的真正用途和触发机制前,保持距离是最稳妥的选择。
回到研究院时,已是凌晨。指挥中心依旧灯火通明,但气氛与之前单纯的紧张不同,多了一丝筹备重大行动前的凝重。首席科学家团队正在对叶瑾瑜提出的“利用集装箱作为缓冲器\/定向装置”的构想进行紧急论证和模拟推演。
“林院,理论上是可行的。”首席科学家指着复杂的能量场模拟图解释道,“如果这个集装箱确实具备能量共鸣和定向功能,我们可以尝试引导一次受控的、小范围的能量波动——比如,由叶女士模拟,或者利用我们初步解析的‘深蓝’能量特征发生器——将其作为‘钥匙’,注入集装箱。理想情况下,集装箱会被激活,并将其能量输出导向预设的‘目标’,也就是我们设下埋伏的区域。”
“风险点在哪里?”林辰最关心这个问题。
“最大的风险在于不确定性。第一,我们对集装箱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了解几乎为零,它是否真的能被我们引导?第二,能量注入后,共鸣效果是否可控?会不会引发不可预料的连锁反应?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如何确保能准确锁定被引诱出来的‘目标’?对方很可能也有反制措施。”科学家坦言,这是一个建立在诸多假设之上的冒险计划。
“成功率初步评估有多少?”
“不超过百分之三十。”科学家给出了一个残酷的数字。
百分之三十。这意味着失败的概率是百分之七十。一旦失败,可能打草惊蛇,可能暴露林曦的位置,甚至可能引发灾难性的能量失控。
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林辰沉默地看着模拟图上那代表着能量流动的光束,它们如同命运的丝线,纤细而脆弱,却牵动着无数人的安危。
他需要更多信息,更需要一个能让他下定决心的理由。
他再次拨通了叶瑾瑜的电话,这一次是视频通话。屏幕那头的叶瑾瑜,穿着素雅的睡衣,但眼神清明,毫无睡意。
“集装箱的能量特征,和你感知到的‘回响’,有直接关联吗?”林辰直接问道。
叶瑾瑜微微闭目,似乎在仔细感应,片刻后睁开眼:“有。它是一种……更加物质化、技术化的锚点。之前的‘回响’是散乱的波,而这个集装箱,像是一个试图将波汇聚起来的透镜。如果我没猜错,类似的‘透镜’,在这座城市乃至更广的范围内,可能不止一个。”
不止一个!这印证了分布式网络的构想,每个关键节点都可能有一个类似的装置在待命。
“如果我们启动‘陷阱’,利用这个‘透镜’,你有几分把握能控制能量导向?”林辰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叶瑾瑜沉默了很久,久到林辰以为信号中断了。 finally,她缓缓开口:“单纯靠我,把握不大。但如果你能让我近距离接触那个集装箱,甚至……如果可能,让我感知其内部结构,或许我能找到引导它的方法。当然,这同样风险巨大。”
近距离接触?那无异于将自己送入虎口!林辰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不行,太危险了!”
“这是提高成功率的唯一途径。”叶瑾瑜的语气平静却坚定,“林辰,我们面对的不是常规的敌人。想要赢,就必须冒比他们更大的风险。而且……”她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了屏幕,直视林辰的内心,“我感觉到,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对方‘绘制图谱’的速度在加快,那个‘零号病人’的标识符,像一根刺,扎在他们的计划里。他们很快就会有下一步行动,不会一直等待。”
叶瑾瑜的预感,向来精准。林辰感到一股强烈的紧迫感。被动等待,只会让对手的准备更加充分。
结束通话,林辰独自走到研究院的天台。黎明前的天空是最黑暗的,但东方已经透出一丝微光。清冷的空气让他混乱的思绪稍微清晰了一些。
他回想起来到医院里小林安那双纯净却似乎蕴藏着未知的眼睛,想起秦梦雪信任的目光,想起沈清秋默默的支撑,也想起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百分之三十的成功率,很低。但如果不行动,成功率就是零。对手不会因为他的犹豫而停下脚步。那个指向医院的能量涡流,那个神秘的“零号病人”标识符,还有港口那个沉默的集装箱,都在无声地催促着他。
回到指挥中心,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等待着他的最终决定。
林辰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每一张疲惫而坚定的脸。
“启动‘烛龙’计划。”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指挥中心的每一个角落,“以tbx-1107集装箱为潜在缓冲器,叶瑾瑜女士提供能量引导支持,王猛负责外围警戒与打击预案,技术团队全力保障能量发生器的稳定与监控。七十二小时内,完成所有准备工作。”
“烛龙”,传说中掌控光明与黑暗的神兽。林辰希望这个计划,能像烛龙一样,照亮隐藏在黑暗中的敌人,并给予其致命一击。
命令一下,整个研究院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倒计时,开始了。
然而,就在林辰全力筹备“烛龙”计划时,医院那边传来了一个让他心头一紧的消息:小林安在例行检查中,再次表现出短暂的、无法解释的脑波峰值,并且这一次,监测护士注意到,几乎在同一时间,监护室窗台上的一盆绿植的叶片,出现了极其轻微的、无风状态下的自主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