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精心准备
窗外,暮色渐沉。安隆县政府大楼里,大部分办公室的灯已经熄灭,只有三楼东头县长办公室的灯光,依旧固执地亮着,在渐浓的夜色中划出一方温暖的孤岛。
林风独自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台灯的光晕将他专注的侧脸勾勒得棱角分明。桌上,摊开着五份装订整齐的人员档案材料,旁边是一本摊开的皮质笔记本,上面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空气中弥漫着新泡的浓茶苦涩提神的香气,却也驱散不了那股无形的、沉甸甸的压力。
距离赴江州市交叉调研出发还有三天。这三天,对林风而言,不是放松,而是决战前的最后准备阶段。苏晓梅的警醒、赵雅雯的加盟,都让他深知,这次调研绝非简单的学习交流,而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硬仗,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把即将同行的每一位“战友”兼“潜在对手”摸透。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最上面那份档案上——王海。
临川县县长,55岁。照片上的男人面容和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带着标准的官员微笑。林风用红笔在“任职经历”一栏划了重点——在县长位置上已经待了整整八年。八年,对于一个正处级干部来说,不短了。批注:【性格老成持重,深谙平衡之道,喜打官腔,善守成,进取心待考。资历最深,需给予表面尊重,警惕其成为协调阻力。】
放下王海的档案,他拿起第二份——李东。
富春县县长,48岁。富春县是全市的经济龙头,Gdp常年第一。档案上的李东眉宇间带着一股锐气。林风的批注直接而犀利:【作风强势,注重实效,对经济数据极其敏感。因其所在县实力强劲,可能自带优越感,不易服人。需以其感兴趣的经济切入点和实实在在的业绩数据与之沟通,避免空谈。】
接下来是孙伟,45岁,市发改委区域经济处处长。履历很漂亮,名校经济学硕士出身,有多篇理论文章发表。林风的批注带着审慎:【学者型官员,理论功底深厚,可能倾向于宏观框架和模型分析。性格清高,或许对基层实际操作的复杂性了解不够深入。与之交流,需准备充分的数据和案例,理论结合实际,方能获得认同。】
第四份是陈涛,42岁,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照片上的男人皮肤黝黑,笑容朴实。林风的批注相对轻松:【务实派,长期在农业系统工作,基层经验丰富,熟悉农村实际情况。性格直率,不喜弯弯绕。可引为实务层面的助力,需以诚相待。】
最后,他的手指停留在第五份档案上,动作明显放缓了许多。赵雅雯,40岁,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处处长。照片上的她,穿着标准的工作西装,笑容得体,但那双微微上挑的凤眼中,依旧藏不住一丝成熟女性特有的风情和精明。林风在档案右上角,用红笔重重地写下了三个字:“特别注意”。
他的目光在“预算绩效管理”这几个字上停留良久,然后才在旁边的笔记本上写下批注:【专业能力极为突出,尤其精通资金项目评估与绩效管理,此为我们此次调研报告的关键环节之一。善于协调沟通,人脉广泛,但动机需持续观察。需作为重点沟通与借力对象,但交往中务必掌握分寸,保持清醒。】
写完这句,他停顿了一下,脑海中闪过电话里她那慵懒而挑逗的声音,以及过往某些隐秘的记忆片段,他深吸一口气,又补充了四个字:【公私分明。】
合上所有档案,林风靠向椅背,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这五位成员,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资历、专业、背景,各有所长,也各怀心思。让他这个“小字辈”县长来牵头,果然是步步惊心。
他重新坐直,打开空白笔记本新的一页,开始梳理这次调研他自己需要把握的核心重点。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1. 产业融合:关注江州市一二三产如何联动,特别是农业与旅游、加工、电商的结合点。这是乡村振兴的引擎。
2. 资金绩效:(在此项下重重画了三条线)重点关注项目资金从哪里来、如何分配、效益如何评估。这是报告能否上去的关键,也是赵雅雯的主场,必须谨慎。
3. 基层治理:观察村级组织如何运作,如何调动农民积极性,治理有效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写完这三点,他沉思片刻,又在旁边添上两个小字:“团结”。然后在这两个字外面画了一个圈。能否团结好这五位大员,是此行成败的首要前提。
夜色已深,窗外万籁俱寂。林风终于合上笔记本,将所有档案材料锁进抽屉。他走到窗前,望着楼下空无一人的大院和远处县城的零星灯火,目光深邃而坚定。
前方的路布满荆棘,但他已没有退路。唯有做好万全准备,方能在这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寻得一线生机。
(第141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