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0年深秋,中东沙特阿拉伯的沙漠里,正午的阳光炙烤着地面,联盟建设的“光伏+海水淡化”基地却一片忙碌——2Gw光伏电站的最后一组电池板正在吊装,旁边的海水淡化厂已能日产50万吨淡水,滋养着周边20万亩沙漠绿洲。高小凤刚在验收文件上签字,手腕上的加密终端突然弹出紧急警报:A国商务部发布“绿色能源制裁令”,以“联盟项目威胁A国能源安全”为由,禁止本国企业与联盟开展任何技术合作,冻结联盟在A国的所有资产,甚至要求欧洲盟友停止进口联盟参与建设的光伏组件、氢能设备。
“这不是简单的制裁,是想垄断全球绿色能源产业链。”高小凤站在光伏电站的了望塔上,调出A国的制裁清单——清单中不仅涵盖联盟的核心技术产品,还明确要求所有使用联盟技术的国家,若不终止合作,将面临A国的关税报复。她很清楚,A国此举的背后,是联盟在全球绿色能源市场的份额已达35%,远超A国企业的22%,而中东“光伏+海水淡化”基地的建成,更是直接威胁到A国在中东的传统能源利益。
当天下午,高小凤紧急召集高小琴、祁同伟及联盟核心团队召开全球应急会议。视频那头,高小琴的身后是香港基金的全球资产监测系统,屏幕上闪烁着联盟在A国及欧洲的资产数据;祁同伟则在外交部参与“全球绿色能源治理”磋商,手边堆着厚厚的国际法文件。“A国的制裁看似针对联盟,实则是想遏制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多元化发展。”高小凤的手指在电子地图上划过,“我们不能被动挨打,要从‘技术反制’‘市场联动’‘规则共建’三个维度破局。”
会议结束后,三项反击行动迅速展开:
一、技术反制:开放核心专利,打破A国垄断企图
高小凤下令,联盟将“低温光伏组件”“高效氢能储存”“零污染采矿”等120项核心专利,免费开放给全球所有发展中国家使用。同时,联合中国、德国、日本的科研机构,在沙特成立“全球绿色技术共享中心”,为各国提供技术培训与设备研发支持。这一举措瞬间击中A国的要害——此前A国企业一直通过高价专利授权垄断绿色技术,联盟开放专利后,印度、巴西等国的光伏企业迅速放弃A国技术,转而采用联盟的免费专利,A国绿色技术的市场份额一周内暴跌15%。
更令A国措手不及的是,联盟在北极的“国际绿色社区”项目中,成功研发出“冰下可燃冰零碳开采技术”,并将技术细节同步给所有参与国。A国原本计划通过垄断该技术掌控北极资源开发,如今不仅失去技术优势,还面临被排除在北极开发之外的风险。
二、市场联动:组建“全球绿色贸易联盟”,对冲A国制裁
高小琴联合欧盟、东盟、非盟的28个国家,成立“全球绿色贸易联盟”,签署《绿色产品互认协议》——联盟参与建设的光伏组件、氢能设备,在成员国间享受零关税待遇;同时,设立200亿美元“反制裁基金”,为受A国关税影响的企业提供补贴。协议签署后,欧洲最大的光伏电站运营商立刻宣布,将原本计划从A国采购的10Gw组件,全部换成联盟技术生产的产品;巴西、印度等国也相继终止与A国企业的合作,转而与联盟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A国的制裁不仅没能遏制联盟,反而让自身企业陷入困境——加州氢能站因无法进口联盟的核心部件,日供氢量减少40%;A国最大的光伏企业因失去海外市场,被迫裁员2000人,股价一周内下跌30%。美国国内的新能源企业、工会组织纷纷上街抗议,要求政府取消制裁,恢复与联盟的合作。
三、规则共建:推动联合国制定“全球绿色能源新规则”
祁同伟协调中国外交部,联合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国,在联合国发起“全球绿色能源治理改革”提案,主张“绿色技术非军事化”“能源合作平等化”“发展成果共享化”,明确反对任何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实施技术封锁。高小凤则以“全球矿业环保联盟”主席的身份,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展示联盟在非洲、北极、中东的民生成果,强调“绿色能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不是少数国家的垄断工具”。
演讲结束后,132个发展中国家联名支持中国的提案,欧盟也发表声明,反对A国的单边制裁,主张通过多边协商解决能源分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更是公开表示,A国的制裁“违背全球绿色转型的共同利益”,呼吁各国共同维护开放、公平的绿色能源市场。
在内外压力下,A国不得不软化态度。2071年初春,A国商务部主动联系联盟,请求重启技术合作谈判。谈判桌上,高小凤提出三项条件:一是取消所有制裁措施,解冻联盟资产;二是加入“全球绿色技术共享中心”,共享冰下可燃冰开采技术;三是承诺不再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全球绿色能源合作。A国代表虽有犹豫,但面对国内企业的压力与国际社会的舆论,最终签署了《中美绿色能源合作备忘录》。
当备忘录签署的消息传到中东“光伏+海水淡化”基地时,沙特工人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欢呼庆祝。基地负责人兴奋地告诉高小凤:“A国的一家大型水务公司刚联系我们,想引进咱们的海水淡化技术,还有欧洲的几个国家,也想加入‘全球绿色贸易联盟’。”
高小凤站在沙漠绿洲的稻田里,看着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曳,远处的光伏板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心中满是感慨。从应对A国的技术封锁,到化解b国与c国的战争危机,从北极的国际共管到中东的沙漠变绿洲,“中国方案”始终在用实力与诚意,打破霸权主义的壁垒,守护全球绿色转型的希望。
她掏出手机,给高小琴、祁同伟发去一张照片:沙漠绿洲的稻田里,中沙两国的工人并肩收割稻谷,背景是连绵的光伏电站。配文:“A国的制裁已经解除,绿色能源的全球化之路,虽有波折,但终将向前。下一站,我们去南美,推进‘雨林光伏走廊’二期工程,让更多人共享发展红利。”
高小琴很快回复:“香港基金已为南美项目准备好25亿美元,技术团队已抵达巴西,就等你制定细节方案。”祁同伟则发来消息:“国内已与南美国家达成共识,将‘雨林光伏走廊’纳入‘中拉命运共同体’合作框架,后续政策支持会更全面。”
夕阳西下,沙漠的余晖将光伏电站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高小凤知道,只要坚持“开放、共享、共赢”的理念,就没有跨不过的壁垒,没有化解不了的分歧。未来,“中国方案”会继续带着技术的温度与合作的诚意,走向全球每一个需要的角落,让绿色发展的光芒,照亮人类共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