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地中海的浪花还在巴塞罗那港的礁石上碎裂成晶莹的泡沫,带着咸湿气息的海风尚未消散,“世界经济发展通道”的浪潮已循着地球的经纬向北涌动,冲破北极圈的凛冽寒风,抵达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冰原之上。联盟与挪威、冰岛、芬兰、瑞典及丹麦(格陵兰自治政府)正式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启动“北极航道绿色开发走廊”项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首次在北极腹地开展的大规模可持续发展实践,既是一条连接亚欧的“冰上经济动脉”,更是一份写给北极生态的庄严承诺:依托北极夏季通航窗口期(每年6-10月),打造全长3200公里的“冰上丝绸之路”,建设6座低碳化智能港口与12个物流枢纽,采用液化天然气动力破冰船与光伏储能供电系统,让亚欧贸易航线的距离缩短30%,运输成本降低40%;同时构建覆盖北极圈的“生态监测天网”,部署50个极地生态传感器、20架无人冰面巡逻机,实时监测北极熊、北极狐、白鲸等珍稀物种的栖息地变化,建立冰川融化预警机制,严控航道开发对海洋生态与冻土环境的影响,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冻土上,书写“发展与保护共生”的全新答卷。

此刻的高小凤,正站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朗伊尔城的港口。极昼的阳光穿透稀薄的云层,倾泻在无垠的冰原上,洁白的冰川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镀上了一层铂金。身旁的挪威首相斯特勒穿着厚重的极地防寒服,目光掠过海面,望向远处缓缓前行的“极地之光号”——联盟最新研制的破冰科考船,船身如利剑般劈开厚度达1.2米的冰层,冰屑如碎玉般从船舷两侧滑落,坠入海中时激起细碎的浪花。岸边的北极生态监测站内,中挪两国的科学家正弯腰调试着极地温度传感器,显示屏上跳动着冰川融化的实时数据,红色的曲线记录着每一丝细微的变化。

“北极是地球的‘天然冰窖’,储存着全球70%的淡水资源,维系着全球气候的平衡。”斯特勒的手指向远处一道清晰的冰川裂缝,语气凝重,“可近五十年来,北极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冰川每年以15米的速度消融,北极熊的栖息地已缩小了40%。我们北欧各国渴望借助北极航道激活经济,却更怕开发的脚步破坏这片脆弱的生态——‘绿色开发走廊’,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高小凤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冰川裂缝如一道深邃的伤疤,横亘在冰原之上。她握紧手中的望远镜,镜片反射着冰原的光芒:“斯特勒首相,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航道开发的技术,更有对自然的敬畏。所有港口建设都将避开北极熊的迁徙路线,破冰船将安装降噪设备减少对海洋生物的干扰,每一份资源开发方案,都会经过生态评估的三重审核。我们要做的,是让北极的冰与雪,既守护地球的气候,也滋养人类的繁荣。”

两人转身走向停靠在码头的接驳艇,准备登上“极地之光号”,共同考察航道沿线的生态环境。可就在高小凤的脚即将踏上艇身时,口袋里的卫星电话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屏幕上跳动着联盟北极分部的红色紧急代码——这是只有涉及人员生命与核心项目安全的最高级别危机才会启用的标识。

高小凤的心跳骤然加速,她立刻按下接听键,听筒里传来分部负责人带着北极寒气的急促声音,每一个字都因焦虑而颤抖:“高女士,出事了!盘踞在西伯利亚北部的‘冰狼’非法武装,今早凌晨5点突袭了我们设在斯瓦尔巴群岛北部的‘北极星’生态监测站!他们不仅抢走了4套德国进口的极地生态综合监测设备、2台用于冰川深层钻探的科考钻机,还残忍劫持了9名科研人员——其中5名是中国极地生态学家,4名是来自挪威、芬兰、冰岛的北欧学者!”

负责人的声音带着哭腔,语速快得几乎让人无法跟上:“海盗通过卫星电话发来威胁视频,画面里人质被反绑在冰屋的柱子上,身上只盖着单薄的毛毯,‘冰狼’头目拿着一把猎枪,枪口对着一名芬兰学者的额头,要求联盟在48小时内立即终止‘北极航道绿色开发走廊’项目,否则就把所有设备扔进冰川裂缝,将人质遗弃在没有任何补给的冰原中央,让他们在极夜来临前冻死、饿死!”

“‘冰狼’是什么背景?人质和物资现在藏在哪里?”高小凤的脸色瞬间沉如极地的寒冰,指节因用力握紧手机而泛白,寒风卷起她的头发,却丝毫没有让她的眼神动摇。

“‘冰狼’是由一群非法捕猎者、冰川矿石走私犯和退役雇佣兵组成的武装团伙,在北极圈活跃了八年,靠偷猎北极熊、走私冰晶石和稀有金属牟利,手段极其残忍。”负责人快速汇报着情报,“北极航道开发后,联盟将联合北欧五国开展常态化极地巡逻,这会巡逻切断他们的财路,所以他们才铤而走险!根据线人情报,他们已经将人质和物资转移到了斯瓦尔巴群岛以西200公里的一座废弃冰川科考站——‘冰脊站’。那里位于北极圈深处,四周是茫茫无际的冰原,常年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且处于冰川断裂带,随时可能发生冰崩,救援难度极大!”

更致命的消息还在后面:“另外,北极的极夜将在72小时后正式降临!一旦黑夜到来,气温会骤降至零下60摄氏度,暴风雪会持续数天,能见度不足10米,通讯设备将彻底失灵,人质将失去所有生存希望!现在留给我们的救援时间,满打满算只有48小时!”

“北极生态关乎全球气候安全,9名科研人员的生命更是重中之重,我们一个都不能放弃!”高小凤当机立断,转身对斯特勒简要说明情况。斯特勒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立刻掏出手机,拨通了挪威国防大臣的电话,用挪威语快速下达指令:“立即启动‘北极紧急救援预案’,调派‘北欧之光号’破冰船、3架Nh90极地救援直升机,联合联盟特战分队执行救援任务!另外,联系萨米族部落,请求他们派出最有经验的驯鹿向导——只有他们能在冰裂缝密布的冰原上找到正确的路线!”

不到半小时,临时救援指挥部在朗伊尔城的挪威海岸警卫队基地成立。巨大的电子沙盘上,北极冰原的三维模型清晰可见,“冰脊站”的位置被红色标记圈出,周围布满了蓝色的冰裂缝标识。联盟驻北极特战分队队长埃里克快步走进指挥部,他有着挪威萨米族与挪威本土的混合血统,身高近两米,脸上刻着萨米族传统的图腾纹身,眼神如北极的鹰隼般锐利。他穿着一身黑色的极地作战服,肩上的徽章是一头破冰前行的驯鹿——这是萨米族勇士的象征。

埃里克盯着沙盘上的“冰脊站”,眉头紧锁:“‘冰脊站’位于布鲁斯特冰川的断裂带上,周围10公里内有超过30条宽达5米以上的冰裂缝,直升机无法降落,强行空降会导致人员坠入裂缝。而且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会让锂电池迅速失效,通讯设备在冰原深处会完全没有信号,我们只能依靠指南针和萨米族的传统导航方式前进。”他顿了顿,语气更加严肃,“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在24小时内抵达‘冰脊站’,否则极夜来临,我们和人质都会被困在冰原上,后果不堪设想。”

高小凤的手指在沙盘上一条红色的路线上划过:“根据卫星遥感图像和萨米族的历史迁徙记录,这条‘驯鹿古道’是唯一能避开大型冰裂缝的路线,萨米族牧民世代用它穿越布鲁斯特冰川。我们的方案是:由萨米族向导带队,特战队员乘坐雪地摩托,携带足够的防寒睡袋、高热量压缩食品和应急通讯设备,沿着‘驯鹿古道’前进,趁极昼的最后阳光发起突袭,在48小时内完成救援并撤离。”

斯特勒立刻补充:“我已经联系了萨米族最年长的‘冰原智者’奥尔森,他是唯一能在极昼末期辨认‘驯鹿古道’的人,他会带领4名萨米族勇士一同前往。另外,挪威海岸警卫队将派出‘北欧之光号’破冰船在‘冰脊站’以南50公里处待命,一旦救援成功,将立即接应队伍撤离。”

当天中午12点,极昼的阳光达到最强烈的时刻,却依旧无法驱散冰原的严寒。埃里克带领30名特战队员在基地广场集结,队员们个个身着厚重的极地作战服,背着装有防寒物资的背包,手中握着极地专用的消音步枪——这种步枪能在零下50摄氏度的低温下正常射击。广场上,5名萨米族向导已等候多时,他们穿着传统的鹿皮服饰,腰间悬挂着驯鹿骨制成的匕首,身后跟着一群健壮的驯鹿,雪地摩托整齐地排列在一旁,车身被涂成与冰原相近的白色,便于隐蔽。

“冰原是萨米人的家园,我们不会让恶人在这里伤害无辜的人。”老向导奥尔森走到埃里克面前,将一条用驯鹿毛编织的红色围巾系在他的脖子上,“这是萨米族的‘勇气围巾’,能保佑你平安穿越冰原。”

埃里克郑重地行了一个萨米族的礼节,转身对队员们大喊:“目标‘冰脊站’,出发!”

20辆雪地摩托同时启动,引擎的轰鸣声打破了冰原的寂静。车队沿着“驯鹿古道”前进,极昼的阳光洒在冰面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队员们不得不戴上防紫外线的护目镜。寒风如刀子般刮在脸上,即使隔着防寒面罩,也能感受到刺骨的寒冷,呼吸时呼出的白气瞬间在面罩上结成薄冰。雪地摩托在冰原上飞驰,扬起的冰屑如白雾般弥漫,远处的冰川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光泽,仿佛一头沉睡了万年的巨兽。

行进至冰原腹地时,奥尔森突然举手示意停车。队员们立刻停下雪地摩托,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前方出现一道宽达5米的冰裂缝,深不见底,裂缝中传来冰块碰撞的轰鸣声,仿佛有一头巨兽在黑暗中咆哮。“这里是‘魔鬼的微笑’,是布鲁斯特冰川最危险的裂缝之一。”奥尔森跳下雪地摩托,趴在冰面上,将耳朵贴在冰面,仔细听着冰层下的声音,又用手中的破冰镐轻轻敲击冰面,“冰层厚度约1.2米,足够承受雪地摩托的重量,但我们需要搭建临时冰桥,防止车轮陷入裂缝。”

队员们立刻行动,从雪地摩托上卸下特制的防滑钢板,将钢板小心翼翼地铺在冰裂缝上,再用冰钉将钢板固定在冰面上。奥尔森则带领萨米族勇士,用驯鹿的缰绳将钢板与周围的冰柱连接,增加稳定性。经过半小时的紧张忙碌,一座简易却坚固的冰桥终于搭建完成。

当车队通过冰桥继续前进时,意外突然发生——一名年轻队员的雪地摩托突然失控,车轮碾过一块松动的冰块,车身瞬间向冰裂缝倾斜,半个车身已悬在裂缝上方。“快拉他出来!”埃里克大喊,队员们立刻扔下绳索,奥尔森则骑着驯鹿冲到雪地摩托旁,用驯鹿的身体顶住倾斜的车身。队员们齐心协力,终于将队员和雪地摩托拉上冰面。此时,那名队员的防寒服已被冰缝中溅出的冰水浸透,不到1分钟,衣服表面就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壳,他的嘴唇冻得发紫,身体不住地颤抖。

队员们立刻将他抬到保温帐篷里,脱下他的冰壳般的防寒服,换上备用的干燥服装,又给他灌下温热的葡萄糖水。“对不起,队长,我拖慢了队伍的速度。”年轻队员的声音带着愧疚。埃里克拍了拍他的肩膀:“在冰原上,我们是一个整体,没有人会被放弃。休息10分钟,我们继续前进。”

经过18小时的艰难跋涉,当天晚上8点,车队终于抵达“冰脊站”外围。此时的极昼阳光已变得柔和,如夕阳般洒在冰原上,为“冰脊站”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埃里克用高倍望远镜观察着废弃科考站的布局:“冰脊站”由3座破旧的木质冰屋组成,周围有5名武装分子手持AK-47巡逻,他们穿着厚重的防寒服,却依旧冻得瑟瑟发抖,不时用嘴哈气取暖;中间一座冰屋的门口,堆放着被帆布覆盖的监测设备和钻探机;透过冰屋的窗户,能看到9名人质蜷缩在角落,身上只盖着单薄的毛毯,有的人已经陷入半昏迷状态。

“行动!”埃里克压低声音下达指令,队员们迅速分成三组:一组由他亲自带领,从正面突袭巡逻的武装分子;二组绕到科考站后方,负责炸毁武装分子的通讯塔,切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三组则在突袭开始后,立即冲入冰屋解救 hostage(人质),并搬运被抢走的设备。萨米族向导则骑着驯鹿,在“冰脊站”东侧制造动静,吸引武装分子的注意力。

随着埃里克的一声令下,正面突袭组的队员如北极的猎豹般冲出隐蔽点,极地专用消音步枪的枪声在寒风中几乎无声,只有“噗噗”的闷响。5名巡逻的武装分子还没反应过来,就已倒在冰面上,鲜血溅在洁白的冰原上,形成刺眼的红色斑点。二组队员趁机冲到通讯塔下,快速安装好炸药,随着一声低沉的爆炸声,通讯塔轰然倒塌,彻底切断了武装分子与外界的联系。

三组队员则踹开冰屋的门,冲进屋内。人质们听到动静,虚弱地抬起头,眼中瞬间涌出希望的泪水。队员们立刻冲过去,快速解开绑在人质身上的绳索:“别说话,我们是来救你们的!”中国极地科学家王教授刚被解开,就挣扎着起身,指着门口的设备:“设备……那些监测设备里储存着近五年的冰川融化数据,是研究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不能丢!”

“放心,我们已经安排人搬运了!”队员们一边搀扶着虚弱的人质向外撤离,一边示意搬运组的队员行动。可就在此时,“冰狼”的头目——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突然从最西侧的冰屋里冲出来,他拿着一把霰弹枪,对着队员们疯狂扫射,同时用俄语嘶吼着,召集隐藏在冰屋里的其他武装分子。

“快撤!向雪地摩托方向突围!”埃里克大喊,带领正面突袭组的队员组成一道人墙,用身体护住人质,朝着车队的方向撤退。武装分子在身后疯狂射击,子弹打在冰面上,溅起细小的冰粒,有的子弹擦着队员的肩膀飞过,留下一道浅浅的血痕。

就在队伍即将抵达雪地摩托时,“冰狼”头目突然发现了远处的冰桥,他眼中闪过一丝疯狂,对着手下大喊:“炸毁冰桥!把他们困死在冰原上!”两名武装分子立刻拿起炸药包,朝着之前搭建的冰桥方向跑去。

“不能让他们炸毁冰桥!”奥尔森见状,立刻骑着驯鹿冲过去,手中的套索如闪电般甩出,精准地套住了一名武装分子的脖子,猛地一拉,将他拽倒在冰面上。另一名武装分子见状,举起枪朝着奥尔森射击,埃里克立刻开枪,子弹击中了武装分子的手臂,霰弹枪掉落在冰面上。队员们趁机冲过去,制服了两名武装分子,保住了冰桥。

当最后一名人质被送上雪地摩托时,远处的天空已泛起淡淡的夜色——极夜的阴影正在逼近。埃里克看了一眼手表,距离极夜降临还有不到20小时。“全速前进!返回朗伊尔城!”他大喊,雪地摩托的引擎再次轰鸣,车队朝着来时的方向疾驰而去。身后的“冰脊站”渐渐消失在视野中,只有冰原上的血迹,记录着刚刚发生的激烈战斗。

经过6小时的疾驰,当天凌晨2点,救援车队终于抵达朗伊尔城的临时指挥部。高小凤早已在门口等候,她穿着厚重的防寒服,脸上结着一层薄冰,却依旧站得笔直。当看到队员们搀扶着虚弱的人质走下雪地摩托时,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快步上前,紧紧握住王教授的手。

王教授的嘴唇冻得发紫,声音颤抖却充满力量:“高女士……谢谢你……如果不是你们,我们不仅会冻死在冰原上,北极生态研究也会倒退十年……那些数据,是我们无数个日夜在冰原上换来的……”

高小凤看着队员们脸上的冰霜和冻得发紫的脸颊,眼眶微微泛红。她转身面向所有救援人员,深深鞠了一躬:“是你们用勇气穿越冰原,用生命守护了科研人员,守护了北极的生态希望。谢谢你们!”

三天后,极夜如期降临朗伊尔城。黑夜笼罩着冰原,气温骤降至零下60摄氏度,可朗伊尔城的港口却一片热闹——“北极航道绿色开发走廊”项目启动仪式如期举行。高小凤、斯特勒首相与萨米族部落首领奥尔森一同站在北极生态监测中心的揭牌台前,手中的金色剪刀剪断了红色的绸带,“北极生态联合监测中心”几个大字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海面上,“极地之光号”破冰科考船重新启航,船头的探照灯刺破极夜的浓稠黑暗,如一把利剑劈开茫茫冰原,朝着北极航道的深处驶去。船身碾压冰层的轰鸣在寂静的夜色中回荡,冰屑飞溅如银色星子,与天空中舞动的极光交相辉映。甲板上,科考队员们顶着凛冽寒风,将一枚枚生态监测浮标投入海中——这些带着太阳能供电装置的浮标,将实时传回海水温度、盐度与海洋生物活动数据,为航道开发筑起第一道生态屏障。船长站在驾驶舱内,目光坚定地盯着雷达屏幕,身旁的导航员正根据萨米族向导提供的传统冰情图谱,修正着电子航线:“前方10海里处有新生冰脊,已调整航向,避开北极熊觅食区域。”

岸边的港口里,第一艘搭载着中国电子产品的货轮“丝路号”缓缓驶入朗伊尔城港。巨大的船舷上,“共建冰上丝路,共享绿色繁荣”的红色标语在灯光下格外醒目。船员们站在甲板边缘,挥舞着中挪两国国旗,与岸上的人们相互致意。港口的吊装设备早已启动,穿着橙色工装的工人熟练地操作着机械臂,将集装箱缓缓卸下——这些装满智能手机、新能源设备的货物,将通过北极陆路运输网,在3天内送达欧洲腹地,比传统航线缩短了近20天的航程。一位挪威商人举着相机,兴奋地记录着这一幕,他身后的货车上,早已贴好了“北极航道首单”的标识,“以前从中国进货要等一个月,现在一周就能上架,这就是‘冰上丝绸之路’的速度!”

监测中心内,王教授和其他科研人员正围在失而复得的监测设备旁,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经历过冰原劫难,这些设备外壳虽仍带着划痕与冰霜残留,却在众人的调试下重新焕发生机。显示屏上重新跳动起熟悉的绿色数据曲线,实时刷新着冰川融化速率、冻土温度与北极熊活动轨迹。王教授颤抖着戴上老花镜,指尖轻轻触碰屏幕上那道代表冰川厚度的蓝色曲线——这是他们耗费五年时间积累的核心数据,曾险些随设备沉入冰川裂缝。“看!北极熊的活动范围没有因航道筹备偏移!”一名年轻科研人员激动地喊道,屏幕上,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北极熊母子正悠然漫步在远离航道的冰面上,白色的身影在夜色中格外清晰。王教授的眼眶微微湿润,他转身握住身旁挪威科学家的手:“我们守住了数据,也守住了北极的生态底线。”

此时,监测中心的大门被轻轻推开,高小凤与斯特勒首相、萨米族首领奥尔森一同走进来。看到屏幕上跳动的数据与科研人员们欣慰的笑容,高小凤的嘴角露出温暖的笑意。“这些数据,是北极生态的‘健康档案’,也是我们发展的‘指南针’。”斯特勒看着显示屏,语气中满是感慨,“曾经有人说,北极的开发与保护是一道单选题,但今天我们证明,人类可以在冰原上写下‘双赢’的答案。”

奥尔森从怀中掏出一块打磨光滑的冰晶石,递给高小凤:“这是萨米族的‘冰原之眼’,能在极夜中指引方向。它见证了你们对冰原的守护,也请收下这份来自萨米人的信任——我们愿意与联盟一起,让北极的冰与雪,永远滋养这片土地。”高小凤双手接过冰晶石,指尖传来冰凉而温润的触感,她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沉甸甸的期许。

仪式结束后,高小凤跟着奥尔森来到萨米族的冬季营地。极夜的天空中,极光如七彩丝带般肆意舞动,绿色、紫色、粉色的光芒交织在一起,映照着营地中熊熊燃烧的篝火。萨米族人们围着篝火跳起传统的“驯鹿舞”,男子们挥舞着长矛,女子们身着绣着鹿纹的服饰,脚步轻盈如雪花飘落。孩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衣,手中捧着用冰雕成的小北极熊,跑到高小凤面前,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喊道:“高女士,看!我们的北极朋友!”

高小凤蹲下身,接过孩子手中的冰雕,冰凉的触感从指尖蔓延开来。她掏出手机,拍下这温暖的一幕——篝火的光芒映照着人们的笑脸,极光在夜空下勾勒出梦幻的轮廓,远处“极地之光号”的灯光如星辰般闪烁。她将照片发给所有参与救援的队员和联盟伙伴,配文写道:“从极夜的冰原到极光的绚烂,从破碎的设备到跳动的数据,‘世界经济发展通道’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勇气与坚守,更离不开对自然的敬畏。当我们以合作之名跨越严寒,以守护之心拥抱生态,就能让北极的冰原不仅留存着地球的记忆,更承载着人类共同的未来。”

很快,手机屏幕上弹出了一条条消息:钟小艾发来女儿的新画,画面里,极夜的天空下,极光绚丽多彩,破冰船在冰面上航行,科研人员在监测中心工作,萨米族人围着篝火跳舞,北极熊在远处的冰原上散步,配文“北极的夜晚很美,我们一起守护它”;祁同伟传来消息:“亚洲联盟的新能源企业已与挪威签订合作协议,将在朗伊尔城建设北极首个光伏储能电站,利用极昼的阳光为港口供电,彻底实现航道开发的零碳排放!老约翰的物流集团也计划开通‘北极-亚洲’定期航线,首批5艘液化天然气动力货轮已在建造中!”

高小凤看着这些消息,嘴角的笑意愈发温暖。她抬起头,望向极夜的天空,极光依旧在黑暗中舞动,如一首无声的赞歌。她知道,“世界经济发展通道”的故事还在继续——从北极的冰原到南极的雪原,从赤道的雨林到沙漠的绿洲,这条用合作、勇气与守护铺就的道路,终将跨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让人类与自然在平衡中共生,让和平、繁荣与生态之美,在宇宙的星辰下,永远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而北极的极夜,不过是这场漫长征程中,一道照亮未来的璀璨光痕。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快穿渣女万人迷结婚生娃帝女临安策秋凉了,婆家该灭门了!全员团宠郡主别太坏快穿:绑定大佬后不辜道者从诡异大陆开始军爷以身许国,军嫂许他也许家[射雕同人]妖女摄政王带娃娇宠野玫瑰穿书后,恶毒女配携带空间发大财寻龙藏珠重生婚宠:总裁撩上瘾我家有直男被弃鬼宅?玄学大佬的直播间火了引她深爱弑天刃面甜心黑小白菜,重生八零撩了狼小姑娘腰细身软,三爷诱吻成瘾毕业后,我回村种地直播四合院:随身一个成长空间逃婚后,她在古代养殖创业暴富了滨城霸主:虐妻悔途剑修小师妹,她六艺全通灵异万界人在奥特:吾乃雷奥尼克斯摆烂吃瓜:满朝文武嘻嘻?不嘻嘻直播算命:遇到亲生父母人偶们的舞台剧这个法师怎么比战士还能打冷面大理寺少卿,天天热脸把我宠扮演舔狗后,深陷修罗场超兽武装:轮回者的系统八零娇妻妩媚,高冷学神食髓知味堂堂女大学生,你说我是阴间使者不灭钢之魂林有德摄政王的王妃狂炸天命格被夺后,她被五个哥哥争着宠重活一世避祸为上清穿:病弱贵妃的荣宠路终极一班:抓住这只丁小雨给残疾老公生三个崽,他乐傻了水仙:悲惨女配跳崖后回到了过去算命直播抓鬼魔圣传丫鬟宁死不做妾,世子执着不放手缝进灵魂的回忆这么玩居然也可以龙游天下:天地秘闻奇案录
方浪书院搜藏榜:我在末世拥有了躺平生活恭送道友飞升偷偷招惹重生七零美女画家拿捏工程师神算疯玫瑰,撩得恶犬贺爷心尖宠LOL:快苟到世一上,你玩实名制?综影之我在清剧里想摆烂美漫:什么年代了还当传统蝙蝠侠葱茏如叶八零换亲女配?我靠签到系统杀疯青鲤修仙记摆烂后我重生了福天记等穗抽芽等爱开花茵绝遥全家重生,五岁萌宝被全京城团宠我爹是皇上鬼帝狂妃倾天下在朝堂被偷听心声后,他们都颠了梦回花国娘子别走,为夫一定认真背夫纲现实世界里的爱丽丝我用重生埋葬他勾魂的眼神末世重生,只想囤粮摆烂度日非人世界的人类生活普通人快穿指南八零年代探案日常情逢对手就是爱你,小糯米梦初迷离总有叹惋穿成末世文漂亮女配,男主宠上瘾全民武道:我以诡魂凶兽为食逃荒海岛,奶包福运绵绵赶海发家小马宝莉:马格分裂的公主炮灰好像变了你好呀,作文民国聊斋杀穿诡片世界前任求着我回去先离后爱,前妻在恋综市场杀疯了云阁飞梦穿成修仙界的凡人公主后我登基了高门军官灭妻:要她改嫁送她进监人在武动,开局签到药老戒指我看上了哥哥的战友尘世长生仙爱我吧,稳赢契约新妻怀孕出逃除我以外,全队反派厉少你前妻带崽来抢家产啦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混沌珠逆:从杂役到万界至尊国术起手,执掌混沌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闺蜜穿八零,入错洞房嫁对郎群星:从明日方舟开始的升维之旅明心见道宇穹茫青霜剑魂录仙途宿缘:破世仇情定今生配角上位,听说你老婆很香乞丐剑神独孤无忧何雨水归来,四合院无活口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穿到哪里苟哪里四合院:拼夕夕的美好生活爱似星光,婚若暖阳HP狸猫与蝙蝠的共生法则我特训火凤凰,虐爆雷电突击队!表姑娘莫怕,来世子床上躺一下增广贤文,俗语不俗我在大学斩鬼悟道凤鸣重生:胜天半子道爷的热血传奇仙剑奇侠传之新的开始过路神豪只想吃瓜上古神工之术之傀儡天工太子妃逆天改命聚宝仙术尘缘仙途:从弃子到神王的逆旅无量修真你是我的漏洞咸鱼皇子:女扮男装后我躺赢成皇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穿越一拳世界,我成了怪兽创造家龙门秘录潇湘自立传炮灰重生后逆袭,渣夫全家悔断肠本宫靠赶集养活了全王朝阿拉德:辞渡的觉醒穿进年代虐文中,我被迫兄友弟恭锦心绣首:盲世子的替嫁娇妻灵魂互换后:摄政王在后宅杀疯了我!猎户女,御上古神兽踏碎仙门带娃随军,给绝嗣京少看男科他红温了忘羡重生在不同的时间带着机械文明去58年做幕后黑手谢家的大龄剩女做皇后了重生后,皇太女一心事业疯批病娇强制爱夜夜掐腰诱吻娇宠快穿之统爹带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