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气温低得呵气成霜。侦察连全体成员被拉到了驻地外一片开阔的雪原上,四周是稀疏的白桦林和起伏的丘陵,积雪没过了小腿肚。
林锋站在队伍前面,身上穿着和所有人一样的臃肿棉军装,但身姿依旧挺拔。他没有拿枪,目光扫过一张张冻得发红却充满好奇的脸庞。
“同志们!”林锋的声音在清冷的空气中格外清晰,“从今天开始,我们进行一系列严寒条件下的专项训练。你们很多人是从南方来的,对东北的严寒和雪地作战还很陌生。而北方的同志,虽然习惯了寒冷,但有些传统的打法也需要更新。今天的第一课,就是雪地潜伏!”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潜伏,是侦察兵最基本的功夫,也是保命的本钱。在雪地里潜伏,更难,但也更致命。因为你可能是白色的,但你呼出的气、你身体的轮廓、你留下的痕迹,都可能把你卖给敌人。”
这番话让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尤其是北方老兵,他们自认为雪地里摸爬滚打多年,潜伏不算啥难事,但连长似乎有不一样的见解。
“首先,是保暖和静止。”林锋开始示范,“长时间潜伏,冻伤比敌人更可怕。出发前,要检查所有装备,确保扎紧袖口、裤腿,领口也要护住。靰鞡鞋里的乌拉草要垫好,保持干燥。进入潜伏位置后,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血液循环减慢,才能减少热量流失,也更不易暴露。”
他让一个战士出列,模拟潜伏姿势,然后仔细帮他调整,指出哪里包裹不严,哪个动作会引发不必要的晃动。
“第二,是伪装。”林锋抓起一把雪,“不是简单地把雪盖在身上就行。要看环境。如果雪地平整,你要把自己尽量弄平整,消除人影。如果旁边有雪堆、有倒木,就要利用它们来隐藏你的轮廓。”
他让“夜莺”出列。只见“夜莺”迅速在雪地里刨出一个浅坑,然后整个人趴进去,接着用随身携带的一块粗白布(临时替代雪地伪装服)盖在身上,再小心翼翼地用手将周围的雪撒在布上,修饰边缘,最后连枪管也用白布条缠绕。短短几分钟,她几乎完美地融入了雪地背景,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很难发现那里趴着一个人。
北方老兵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以前的伪装更多是凭借经验和就地取材,如此细致和系统的手法,让他们大开眼界。
“第三,是观察和耐心。”林锋的声音低沉下来,“潜伏不是为了睡觉!眼睛要亮,耳朵要灵。要学会透过风雪声分辨异常动静,要能判断距离和方位。有时,为了一个目标,可能需要一动不动地趴上几个时辰,甚至一整天!这考验的不是体力,是意志!”
他设置了一个小考核:让一排战士在前方一百五十米处模拟敌军巡逻队走过,要求潜伏的战士在不暴露的情况下,记下“敌人”的数量、装备和行进方向。
第一次尝试,不少战士因为紧张或寒冷而轻微移动,或者因为呼吸太急导致面前雪地融化过快泛起湿色,被眼尖的林锋一一指出。甚至有的北方老兵因为习惯性觉得“没事儿”,动作幅度过大,也被严厉批评。
周大海趴在那里,原本对自己很有信心,但按照林锋教的方法细细体会,才发现自己以前潜伏时确实有很多小毛病。他收敛心神,努力控制呼吸,将身体放松地陷入雪窝,感觉确实更隐蔽也更节省体力了。
水生则带着他的排,重点练习如何在潜伏状态下进行无声沟通和协同手势,避免因交头接耳而暴露。
训练进行了整整一上午。严寒折磨着每个人的意志,尤其是南方来的战士,手脚早已冻得麻木,但没有人叫苦退出。他们看着连长林锋亲自示范,同样趴在雪地里一动不动,耐心讲解,那种专业和投入感染了每一个人。
当训练结束的哨声响起时,战士们从雪地里爬起来,个个像个雪人,互相看着对方滑稽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训练的艰苦也在笑声中消散了不少。
“感觉咋样?”林锋走到周大海身边问道。
周大海拍打着身上的雪,由衷地说道:“连长,服了!以前俺们那套,糊弄鬼子伪军还行,真要碰上行家,肯定歇菜!你这套法子,细发(细致)!是真本事!”
其他北方战士也纷纷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对这位新连长的敬佩。原来打鬼子还有这么多学问!原来雪地里藏着也能玩出这么多花样!
林锋看着这些浑身是雪却眼神发亮的战士们,知道这第一课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是在传授技能,更是在树立一种标准,一种属于真正精锐侦察兵的专业态度。
“今天只是开始。”林锋对全体人员说道,“雪地潜伏,要练到成为你们的本能!练到你们趴在雪地里,连兔子都敢从你们身边跑过!练到敌人走到你们眼前,都发现不了你们!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成为这片林海雪原里真正的‘幽灵’,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活下去!”
寒风依旧凛冽,但侦察连战士们的心里,却燃起了一团火。他们对未来的战斗,充满了新的期待和信心。而这支融合了南北血液的尖刀,正在严寒的磨砺下,悄然变得愈发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