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双双笑眼的善意注视下,沈瑜只能给自己洗脑:我还是个孩子。我还是个孩子...
随着掌声响起,她尴尬的收起错愕,堆起笑脸退后几步,给书记一行人行了个礼。
“领导们和我们一起秋收,真是辛苦了!我也不会唱歌,随便唱几句啊。”脑子里飞快的想着唱什么合适...
随后自己报幕:“一首社员都是向阳花送给大家。”随即侧身面对庄稼地唱起来:
“公社是棵长青藤,
社员都是藤上的瓜。
......
齐心协力种庄稼。
手勤庄稼好,心齐力量大。
......
公社的阳光照万家
千家万户志气大。
家家爱公社,人人听党的话
幸福的种子发了芽......”
事出突然,她也没想起来什么有关丰收的歌。灵机一动想起前几天听到的这首,既然是公社书记下来,那唱这个应该没错了吧。
果然唱完得到了热烈的掌声。当然还有社员们的。
“小沈知青唱的真好!这声音像百灵鸟一样。”胡书记带头站起来鼓掌。青山大队人才济济啊!弄得沈瑜一个前世什么大场面没见过的人,脸色通红...
胡书记又对聚拢过来的社员来了一篇激情飞扬的鼓励与展望演讲,让社员们激情澎湃的投入到秋收中去,然后去了下一个大队。
沈瑜继一战成名后,再一次荣获殊荣:青山大队小百灵。
时不时的就被请求唱一首,她都是红着脸能躲就躲。惹得婶子们更爱逗她。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这天下午沈瑜和大妈们还有女知青在一起扒苞米(剥玉米粒)。
沈瑜先用锥子把玉米剥出豁口,沈瑜拿着两个带豁口的苞米对着磋。即便带了手套,手掌也是肿的。所以沈瑜只让沈楠去扒玉米叶子,不许他扒苞米。这样她们俩一天也能有十个工分。虽然她不差钱,可是样子还是要做做的。
之前知青张燕看不惯沈瑜捡豆子轻松,质问计分员分工不合理。大队长就放话:“谁愿意去捡豆子都可以去,反正和小孩子们一样算工分。”沈瑜就算一天使劲捡也最多也就三个工分,一般小孩子都是两个工分。张燕以及嫉妒的人都闭了嘴。毕竟那点工分,她们得饿死。
现在扒苞米一天是十个工分,沈瑜只能赚到八个。因为中午还要回去给张奶奶做饭。其他人都是带饭在地里吃的。沈楠扒苞米皮一天两个工分。
沈瑜扒着苞米,听旁边大妈们聊天。东家长,西家短的也挺有意思。聊着天扒苞米的速度都快了很多。
正听得起劲儿,秀梅婶子让沈瑜给她们唱个歌听。她是大队长媳妇,一向对沈瑜姐弟很好。沈瑜当然不能卷她面子。于是沈瑜大方的唱了首《沂蒙山小调》。这还是前世她小学时音乐课上学的呢。
这一首歌征服了所有在场的人。大家都不自觉的停下了手里的动作,认真的听着。沈瑜唱完,愣是十几秒后才有人有了反应。
“哎呀我的妈啊!那公社放的也没鱼丫头唱得好听啊!”
“是啊!难怪书记说是百灵鸟。太是了!”
“俺那天就听到了。俺就说老好听了你还不信。”
......
把沈瑜夸得又脸红似火,也坐实了她‘小百灵’的称号。
如火如荼的秋收工作接近尾声已经快十月底了。村里人都明显的瘦了一圈,连沈楠都瘦了一点。好在沈瑜的伙食供的好,倒是没有其他孩子瘦的那么厉害。
剩下一些晾晒、装袋之类的活就用不上这么多人了。所以沈瑜姐弟就不去上工了。让沈楠好好在家养一养、补一补。
张奶奶的石膏也拆掉了,也能下地走动了。就坚决不肯让沈瑜照顾了。沈瑜偶尔做好吃的就让沈楠给她送一份。她做了好吃的也会隔着矮墙送沈瑜姐弟一份。有时候就干脆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