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优化的讨论持续了近一个小时。与之前制定计划时略带理想化的探讨不同,这一次,每个人的发言都带着刚从实战中汲取的温度和锋芒。陈浩不再仅仅提出技术参数,而是会结合弩箭实际使用中的手感,提出对武器重量、平衡性和上弦机构的改进想法;陈锋的战术建议更加具体,甚至考虑了在不同光照、天气条件下,依托现有地形的狙击点位微调;陈雪的数据分析则精准地指向了声波驱散失效的具体情境和应对延迟;连李秀娟都提出,急救包应该分散放置在几个关键节点,而不是仅仅集中在指挥中心。
陈默倾听着,适时引导或拍板。他看着家人眼中那簇在战火中点燃的火焰非但没有熄灭,反而在理性的燃料下燃烧得更加稳定而明亮,心中最后一丝担忧彻底散去。
讨论暂告段落,具体的改进方案分配到位,需要时间和技术去落实。陈默没有宣布散会,而是让众人再次坐下。他需要为这次实战,也为家人心态上这场无声却至关重要的战役,画上一个明确的句号。
“在开始具体工作前,有件事必须明确。”陈默的声音在安静下来的指挥中心内响起,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我要总结一下,刚才每个人在战斗中的表现。”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陈锋身上:“大哥,狙击位沉着冷静,指令执行果断,弩箭运用娴熟,关键时刻的补射和掩护至关重要。你展现了一个老兵应有的素质和担当。”
陈锋胸膛微微挺起,没有说话,只是用力点了点头,眼神锐利如初。
他看向陈雪:“小雪,情报支持精准及时,战场监控毫无疏漏,数据分析直指核心。你是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冷静是你的最强武器。”
陈雪推了推眼镜,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微微扬起的下巴显示了她内心的受用。
他的目光最后,也是最郑重地,落在陈浩身上:“小浩。”
陈浩立刻坐直了身体,有些紧张地看着哥哥。
“你今天的表现,超出我的预期。”陈默的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初次实战,紧张是必然。但你在失手后没有崩溃,顶住压力,快速调整,最终完成关键击杀。你证明了,勇气并非天生,而是在恐惧中依然选择向前的抉择。从现在起,你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战斗成员。”
陈浩的脸一下子涨红了,激动、羞愧、骄傲混杂在一起,他张了张嘴,最终只重重地“嗯!”了一声,感觉一股热流从心脏涌向四肢百骸。
最后,他看向父母:“爸,妈。你们在后方,稳住了我们所有人的大本营。你们的坚定,是我们敢于在前方放手一搏的最大底气。这个家,因你们而完整。”
李秀娟的眼圈微微泛红,这次不是恐惧,而是欣慰和感动。陈建国握住她的手,对陈默缓缓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表扬完毕,陈默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而有力:
“经过这一战,我希望大家都能清楚地认识到——那个按部就班、法律道德至上的和平时代,已经彻底离我们远去了。从我们拿起武器,为了生存而清除威胁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踏入了另一套规则之中。”
“这套规则,冰冷、残酷,弱肉强食。但它同样简单、直接——活下去,守护你想守护的。”
“我们不能再以过去的眼光看待世界,不能再抱有不合时宜的侥幸和仁慈。对敌人——无论是行走的尸体还是活着的恶徒——的任何一丝犹豫,都可能将我们所有人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今天,我们清除了八只丧尸。未来,我们可能需要面对八十只、八百只,甚至更多。我们可能会遇到比丧尸更狡猾、更残忍的活人。我们必须让自己的心变得和手中的武器一样坚硬,让自己的思维变得和堡垒的墙壁一样冷峻。”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敲碎了每个人心中可能还残存的对旧时代的最后一丝幻想和依恋。
家人们静静地听着,眼神中最后一点属于和平年代的迷茫和柔软,如同退潮般消散,被一种更加清晰、更加坚定的光芒所取代。
陈浩眼中不再有技术宅的跳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战士的专注与沉凝。
陈雪推眼镜的动作依旧,但镜片后的目光已不再仅仅是分析和好奇,更添了一份洞察危机、权衡利弊的冷静。
陈锋身上军人的悍勇未曾改变,但此刻更多了一份守护家人的具体责任感和随之而来的沉稳。
李秀娟不再轻易显露脆弱,她的善良内敛成了守护家庭的坚韧壁垒。
陈建国的沉稳中,也注入了必须作为家庭支柱撑起一片天的决绝。
这是一种整体的、气质的蜕变。如果说之前的他们是躲进堡垒的幸存者,那么此刻,他们真正完成了向末世生存者的心态转换。他们理解了末世的规则,并准备好在规则内,为了生存和守护,战斗到底。
陈默将家人的变化尽收眼底,他知道,火候到了。心态的转变,是比任何武器升级都更根本的强化。
“心态转变,是生存的第一步。”他总结道,声音恢复了平时的冷静,“接下来,就是将这种心态,固化为我们日常的行为准则和堡垒运行的制度。”
他站起身,走向主控台。
“现在,我们来做一件必须做,也只有在完成心态转变后才能做好的事情——”
他调出了一份空白文档,标题赫然是——《“守望者”堡垒生存守则(初版)》。
全家人的目光聚焦过去,眼神中不再有疑惑和抵触,只有认同和严肃。
从和平到末世的转换,在此刻,真正于每个人心中,彻底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