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那场跟姜河姜老师的“技术答辩”,简直比我重生前参加的任何一场面试都紧张。去之前,我跟老张还有小陈,把可能被问到的问题反复演练了好几遍,连姜老师可能用的茶杯是什么颜色都差点猜一遍,生怕哪个细节没准备好,在这位技术泰斗面前露了怯。
见面的地方不是办公室,也不是咖啡馆,而是市郊一个挺幽静的茶舍,单独的小包间,古色古香的。姜老师比我想象中要随和一点,没穿正装,就是普通的夹克衫,头发花白,但眼神特别亮,看人的时候好像能把你那点小心思都看透。他也没多寒暄,直接让我们在白板前把技术架构和核心算法逻辑讲一遍。
老张主讲,小陈补充。一开始还有点磕巴,但一进入技术细节,两人就进入了状态,讲得条理清晰。姜老师一直安静地听着,偶尔插话问一两个问题,每个问题都直指我们方案中最薄弱或者思考不深的地方,问得我和老张后背直冒冷汗。这水平,真不是盖的!
等我们讲完,姜老师沉吟了一会儿,然后用手指敲着白板上我们那个处理效率瓶颈的模块:“这里,思路太保守了。总想着用现成的、成熟的框架去套,不敢动底层。数据流走到这儿,就像进了个窄胡同,能不堵吗?”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唰唰画了几笔,勾勒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架构思路,核心思想是“分层异步,动态路由”,虽然只是草图,但那种化繁为简、直指核心的洞察力,让我和老张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好多我们纠结了很久的细节问题,在他这个宏观思路下,居然迎刃而解了!
“技术是为人服务的,不是用来把自己框死的。”姜老师放下笔,看着我们,“你们这个团队,有钻劲,是好事。但有时候,得跳出来看看路,别光低着头拉车。”
这一下午,与其说是答辩,不如说是一次高强度的技术洗礼。姜老师没有直接给我们答案,而是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套解决问题的“心法”。临走时,他还把他早年写的几篇关于分布式系统核心思想的论文电子版发给了我们,说是“仅供参考”。
从茶舍出来,我跟老张、小陈三个人,半天没说话,还沉浸在刚才那种被“降维打击”又豁然开朗的复杂情绪里。
“我的妈呀……”老张终于长出一口气,抹了把脑门上的汗,“这才是真高人啊!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子感觉以前好多东西都白学了!”
小陈也激动得脸通红:“姜老师画的那个架构图,太牛了!我感觉咱们那个难题,有戏了!”
我心里更是翻江倒海。这次见面,价值无法估量!不仅指明了技术方向,更重要的是给了团队极大的信心和更高的追求目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次,是真的看到通往“村子”的康庄大道了!
回到公司,我们立刻召集技术骨干,传达了姜老师的指导精神。整个技术部跟打了鸡血一样,连夜就开始讨论如何将姜老师的思路落地,重新设计核心模块。那劲头,比拿到大项目还足!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公司里充满了学术研讨般的氛围。老张带着大家反复推敲姜老师给的思路,不断尝试、验证、优化。虽然过程依旧辛苦,加班加点,但每个人眼里都有光,感觉是在做一件真正有挑战、有突破的事情。连新来的林浩都感慨,说在这干一个月,比在学校学一年收获还大。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姜老师思路的指引下,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新的核心模块设计方案终于出炉了!初步模拟测试结果显示,处理效率比旧方案提升了将近三倍!这个结果一出来,技术部差点没把天花板给掀了!老张更是激动地拍着我的肩膀:“老陆!咱们这次真要鸟枪换炮了!这技术壁垒,算是初步建起来了!”
我也难掩兴奋,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解决了当前项目的难题,更在核心技术能力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未来承接更复杂的项目、应对更激烈的竞争,都有了更足的底气!
正当我琢磨着是不是该找个机会,好好感谢一下姜老师(虽然人家可能不在乎),并开始规划如何将新技术应用到现有项目和未来拓展时,小刘拿着一份刚收到的快递文件,脸色不太好看地走进了我办公室。
“沉哥,你看这个。”她把文件递给我。
我接过来一看,是一封来自某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函。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律师函?我们这小公司,能惹上什么官司?
快速浏览完内容,我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函件声称,我们公司新开发并准备应用的某项数据压缩算法(正是基于姜老师思路优化后的一部分),涉嫌侵犯了另一家名为“锐进科技”公司的专利权。对方要求我们立即停止使用该算法,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和索赔的权利。
“锐进科技?”我皱着眉头,这公司名字有点耳熟,但一时想不起来具体是干嘛的。“他们有什么专利?跟我们算法撞车了?”
老张被我叫了过来,一看律师函,也火了:“放屁!我们的算法是姜老师指点后,我们独立设计实现的!跟他们有毛线关系!这分明是看咱们技术有突破了,眼红,来碰瓷的吧!”
小刘比较冷静:“我查了一下这个‘锐进科技’,他们确实在数据压缩方面申请了不少专利,有些是基础性的。我们需要尽快找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评估一下风险。如果对方专利覆盖范围很广,或者我们的实现方式确实不小心踩了线,会很麻烦。”
刚刚还为技术突破欣喜若狂,转眼就可能面临专利纠纷的泥潭!这心情,简直跟坐过山车一样,刚冲到顶峰,又猛地俯冲下来!
我强迫自己冷静。技术侵权这种事,可大可小。处理不好,不仅新技术无法应用,还可能赔上一大笔钱,甚至对公司声誉造成毁灭性打击。
“小刘,立刻联系最好的知识产权律师,约时间当面咨询!老张,你组织人手,把我们算法的设计文档、代码、以及和姜老师交流的记录(不涉及核心的)全部整理好,特别是能证明我们独立研发过程的证据!同时,全面排查我们的技术,看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涉及专利风险的点!”
“明白!”小刘和老张领命而去。
办公室里又剩下我一个人。我看着窗外,刚刚放晴的心情又蒙上了一层阴影。创业这条路,真是关关难过关关过,但每一关都特么不一样!刚解决了技术难题,商业竞争和法律的坑又摆在了面前。
山重水复疑无路……这山,怎么翻过去一座,前面又有一座更高的?而且这次涉及的还是专业性强、水很深的专利战。一个处理不当,可能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但事到临头,怕也没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好歹咱们现在技术底子硬了,腰杆也能挺直点跟人理论!得,赶紧准备应对方案,这场硬仗,看来是躲不掉了!这日子,想过消停点,咋就这么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