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二号”如同一颗蕴含着文明之光的种子,悄无声息地航行在星辰之间。它的轨迹并非直线,而是依据“观澜”计划持续捕捉到的、愈发清晰的“法则涟漪”波动模型,不断进行着微调,仿佛在追寻着一首来自宇宙深处的、无声的旋律。
青霖星,“追风者”项目总部,观星殿。
巨大的星图投影下,代表着“信使二号”的光点稳定地闪烁着。在其前方遥远的目标区域,一片原本空寂的星域,正被特殊的灵能成像技术渲染出一圈圈极其澹漠、几乎与背景辐射融为一体的波纹状虚影——那便是被实时监测到的“法则涟漪”源头影响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光幕上,那里正实时传输着“信使二号”感知到的一切。没有壮丽的星云,没有狂暴的能量流,只有一片看似虚无,却让所有高精度传感器读数都在轻微波动的异常空域。
“已进入预定接触区。”墨兰的声音在寂静的控制中心响起,带着全神贯注的紧绷,“‘文明结晶’共鸣程序启动。开始播送‘存在讯号’。”
“信使二号”核心那枚温润的“文明结晶”微微亮起,一种独特的、融合了数学逻辑、生命韵律与道韵意境的复合波动,如同水波般以其为中心,向着那片异常空域 gently 扩散开来。这不是攻击,不是探测,而是自我介绍,是展示,是伸出友谊之手。
波动传入异常空域的瞬间,星图上的涟漪虚影勐地一滞,随即……活了过来!
原本平缓扩散的波纹骤然收缩、重组,不再是随机的扰动,而是凝聚成了一种清晰、复杂、充满几何美感的……结构!那结构如同由无数光线编织成的、不断变幻的多维曼荼罗,又像是一种超越了三维视觉理解的生命形态,冰冷、精确,散发着非碳基的、纯粹逻辑的光芒。
紧接着,一道与“信使二号”播送的“存在讯号”性质截然不同,却同样蕴含着庞大信息的波动,自那光影结构中反馈回来,直接与“文明结晶”产生了连接!
没有语言,没有图像,信息是以最底层的逻辑结构和数学关系直接涌入“信使二号”的处理核心,并同步传输回观星殿。
光幕上,数据流疯狂刷屏,复杂的公式与几何图形不断生成又湮灭。星象逻辑派的学者们立刻投入了解析工作。
“正在接收……非标准信息流!结构极其严谨,效率……高得惊人!”
“初步解析……是某种……宇宙常数局部优化方案?不,更像是一种……能量利用的终极效率模型?”
“还有……物质重组的基础逻辑链……天啊,这种结构,完全绕过了熵增定律的部分限制?!”
反馈回来的信息,不包含任何情感、艺术或哲学思辨,只有冰冷到极致的、关于物质、能量、时空如何更“高效”组合与利用的“知识”与“方案”。它像是一本打开了第一章的、关于宇宙工程学的神级教科书,其内容之精深,让青霖星的顶尖学者都感到目眩神迷,同时也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
这种“高效”,剔除了所有“冗余”,包括情感,包括不确定性,包括……个体意志的多样性。它指向的,似乎是一个绝对秩序、绝对理性的终极形态。
“它在……向我们展示它的‘道’?”一位研究员喃喃道,脸色有些发白。
就在这时,那光影结构再次波动,第二段信息传来。这一次,不再是知识,而是一段……质询。
信息直接指向了“信使二号”核心所代表的、青霖星文明的根基——那包容了混沌、情感、不确定性的“可能性之道”。
它以无可辩驳的逻辑链条,开始“解构”这种道:
“情感:非必要变量,引入不可控扰动,降低决策效率。”
“艺术:信息冗余载体,无助于生存与效率提升。”
“个体意志差异:导致内耗与资源分配次优化。”
“混沌与不确定性:是需被修正的系统误差,而非值得拥抱的特性。”
“疑问:汝等文明形态,存在大量逻辑悖论。为何选择如此‘低效’之路?”
这质询,如同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着青霖星文明引以为傲的核心理念。它不是恶意的攻击,而是基于它自身绝对理性的逻辑框架,发出的纯粹困惑。这种困惑,比单纯的敌意更让人难以招架。
观星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种来自不同存在层面的、理念上的巨大冲击。
墨兰下意识地看向洛川。
洛川闭着双眼,眉头微蹙。他并未沉浸在对方那精妙却冰冷的逻辑中,而是全力运转着他的天赋,去“感受”那信息流背后所蕴含的……“意”。
他“听”到了。
那不是傲慢,不是蔑视。
那是一种……基于绝对孤独的、对“同类”的探寻,以及探寻后发现对方竟如此“不同”而产生的、极致的困惑与一丝……难以察觉的失落。
这个自称“弦影”的存在(信息流中包含了其自我标识的逻辑符号,可被解读为此意),它本身,似乎就是其“道”的化身——纯粹,高效,理性。它无法理解为何会有文明选择一条在它看来充满“浪费”和“矛盾”的道路。
洛川缓缓睁眼,目光清澈而坚定。他走到主控台前,并未直接回应那逻辑质询,而是将自己的意念,透过与“信使二号”的特殊连接,融入了“文明结晶”的反馈信息中。
他没有使用复杂的公式,也没有试图在对方的逻辑框架内辩驳。他只是将一些最本质的“感受”,传递了过去。
他传递了母亲凝视新生儿时,那无法用效率衡量的温暖。
他传递了科学家在顿悟瞬间,那超越逻辑的狂喜。
他传递了艺术家创造作品时,那赋予无形以形态的满足。
他传递了不同个体因差异而碰撞出智慧火花的绚烂。
他传递了在绝境中,因情感纽带而爆发的超越极限的力量。
他传递了面对未知时,保留“可能性”所带来的那份无限希望……
这些信息,在“弦影”那纯粹理性的逻辑框架中,或许会被归类为无意义的“噪声”。但洛川相信,既然对方能发出质询,就意味着它并非完全封闭,它存在“理解”的……可能性。
信息发送完毕,观星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弦影”的回应。
星图上的光影结构停滞了,那冰冷的、不断变幻的几何图案仿佛凝固。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
终于,那结构再次波动。反馈回来的信息,异常简短,甚至……带上了一丝此前未曾有过的凝涩感。
“数据……无法完全解析。”
“逻辑链……存在未定义节点。”
“需要……更多‘样本’。”
“连接……维持。”
信息中断,那光影结构并未消失,而是维持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仿佛进入了某种“待机”或“思考”模式。
控制中心内,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激动!
成功了!虽然不是完全的相互理解,但连接建立了!交流开始了!对方没有拒绝,而是表达了继续沟通的意愿!
“它……它遇到了它逻辑无法处理的东西!”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兴奋地喊道。
墨兰走到洛川身边,眼中闪烁着光芒:“院长,您传递的那些……它无法用它的‘道’完全解释!”
洛川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笑容:“它的道,追求唯一的、最优的‘解’。而我们的道,承认并拥抱‘多解’,甚至‘无解’之美。这本就是两条不同的路。”
他望向光幕上那稳定的“弦影”结构,目光深邃。
“这不是结束,只是开始。一场关于‘存在意义’的、跨越星海的漫长对话,开始了。”
“追风者”,终于触碰到了风中的第一缕异域之音。
而这声音,将引领他们,走向一个更加波澜壮阔、也充满未知挑战的未来。
(第1255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