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的灵江流域,太阳像个火球挂在天上,连续半个月没下一滴雨,田地里的泥土裂开了细细的纹路,路边的野草也蔫头耷脑地垂下了叶子。灵青联防队的队员们扛着锄头,沿着去年山火的痕迹,在山林与村庄之间的空地上来回丈量,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淌,在布满尘土的衣服上洇出一片片深色的印记。
“陆当家,按照咱们之前的规划,这条防火隔离带要挖宽二十米,从灵江的上游一直延伸到下游,把整个灵江流域的村庄和果园都圈起来。”李二狗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手里的丈量绳被拉得笔直,“这样一来,就算山林里再发生火灾,火势也很难越过隔离带烧到村子里。”
陆承宇蹲下身,用手摸了摸地上的泥土,泥土干燥得一捏就碎。“二十米还不够,”他站起身,望着远处连绵的山林,眉头微微皱起,“今年天气比去年更干旱,草木含水量低,火势蔓延的速度会更快。咱们把隔离带拓宽到三十米,再在隔离带中间挖一条五米宽的防火沟,沟里灌满灵江的水,这样双重保险,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青岩村村长也点头附和:“陆当家说得对,防火的事不能马虎。咱们还要在隔离带的两侧种上两排防火林,就种陈老三带来的那种防火植物,再搭配一些松柏,形成一道立体的防火屏障。”
说干就干,陆承宇立刻将村民们分成几组:一组负责清理隔离带内的所有草木,将杂草、灌木和枯树全部砍倒、搬运;一组负责挖掘防火沟,确保防火沟的深度和宽度达到要求;一组则负责将灵江的水引入防火沟,同时准备好水泵和水管,随时可以给隔离带浇水;还有一组负责种植防火植物和松柏树苗,陈老三担任技术指导。
清理隔离带的工作最为繁重。隔离带内的草木长得十分茂密,有些灌木的根部深深扎在土里,需要几个人合力才能将其挖出来。李二狗带领着壮劳力们,挥舞着斧头和镰刀,汗水湿透了衣服,手上磨起了水泡,却没有人喊累。“大家加把劲!”李二狗大声喊道,“这隔离带是咱们的保命线,多清理一点,咱们的家园就多一分安全!”
灵青学堂的孩子们也加入了清理队伍,他们虽然力气小,不能砍树挖根,却可以帮着大人搬运砍下来的杂草和细小的树枝。小柱子和小石头两个人抬着一捆杂草,脚步踉踉跄跄地往指定的堆放点走去,脸上的汗水不停地往下滴,却笑得格外开心:“咱们也在为防火出力,以后村子就更安全了!”
挖掘防火沟的工作同样不轻松。靠近灵江的区域,土壤相对湿润,挖掘起来还比较容易,但远离灵江的区域,土壤干燥坚硬,一锄头下去,只能挖起一小块土。村民们轮流上阵,有的人挖累了,就坐在旁边休息一会儿,喝口水,然后立刻又投入到挖掘工作中。有一位年长的村民,因为长时间弯腰挖掘,腰都直不起来了,却依然不肯停下:“我虽然年纪大了,但也能为村里做点贡献,多挖一锄头,防火沟就多一分保障。”
将灵江的水引入防火沟的工作,由陈老三负责。他带着几个人,在灵江岸边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水泵房,用水泵将灵江的水抽到水管里,再通过水管将水引入防火沟。为了确保水流能够顺利到达防火沟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还在防火沟的沿途设置了多个分水口,根据防火沟的坡度,调节水流的速度和流量。
种植防火植物和松柏树苗的工作,则在周先生的带领下进行。孩子们在周先生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将防火植物的幼苗和松柏树苗种进挖好的树坑里,然后用泥土将根部压实,再浇上适量的水。周先生一边示范,一边给孩子们讲解:“这些防火植物和松柏树,不仅能够阻挡火势,还能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它们就像咱们家园的守护者,默默地保护着咱们的安全。”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防火隔离带的建设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半个月后,一条宽三十米、长约十里的防火隔离带,沿着灵江流域的村庄和果园,蜿蜒地延伸着。隔离带内的草木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中间的防火沟里灌满了灵江的水,两侧的防火植物和松柏树苗长势喜人,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有生机。
为了让防火隔离带更好地发挥作用,陆承宇还组织村民们在隔离带的两侧设置了多个监控点,每个监控点都安排了专人值守,二十四小时监测隔离带及周边的情况。监控点里还配备了望远镜、对讲机和灭火工具,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值守人员可以通过对讲机及时通知其他村民,采取相应的措施。
灵青学堂的孩子们,也在周先生的带领下,制作了很多防火警示标志,挂在隔离带的两侧。标志上画着火焰和禁止的图案,旁边写着“严禁携带火种进入隔离带”“严禁在隔离带内吸烟、玩火”等警示语。小柱子还在一个标志的背面,画了一幅村民们一起建设防火隔离带的图画,旁边写着“团结一心,共筑防火长城”。
有一天,一位村民因为贪图方便,想从防火隔离带内穿过,去对面的田里干活。值守的监控人员发现后,立刻上前制止:“老乡,隔离带内禁止通行,您要是从这里过去,不仅可能会损坏里面的防火设施,还可能会带来火种,引发火灾。您绕一下路,虽然麻烦一点,但安全更重要。”
那位村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一时糊涂,忘了隔离带的规定,以后一定绕路走,不给防火工作添麻烦。”
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一天下午,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变得阴沉起来,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村民们担心防火隔离带会被雨水冲坏,纷纷冒雨来到隔离带,查看情况。他们发现,隔离带两侧的防火植物和松柏树苗,在雨水的滋润下,长得更加茂盛了;中间的防火沟,因为设计了合理的排水坡度,雨水能够顺利地排出,没有出现积水的情况;隔离带内的土壤,也因为雨水的渗透,变得湿润起来,大大降低了火灾发生的风险。
陆承宇站在雨中,看着完好无损的防火隔离带,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对身边的青岩村村长说:“咱们的辛苦没有白费,这条防火隔离带,不仅能够阻挡火灾,还能在雨季起到排水和保持水土的作用,真是一举多得。”
青岩村村长点点头,感慨地说:“是啊,从去年的山火,到现在的防火隔离带,咱们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只要咱们时刻保持警惕,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咱们的家园就会永远安全。”
雨停后,夕阳透过云层,洒在灵江流域的土地上。防火隔离带内的防火沟里,雨水泛着金光;两侧的防火植物和松柏树苗,叶片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孩子们制作的防火警示标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灵江的流水静静地流淌着,仿佛在诉说着村民们团结一心、共筑防火长城的故事。
秋风吹过灵江流域时,防火隔离带两侧的防火植物已长得齐腰高,叶片肥厚的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像一道绿色的城墙守护着村庄。陆承宇带着防火队的队员们,沿着隔离带进行每月一次的例行巡查,手里的镰刀不时挥向冒出的杂草——这些杂草若不及时清理,一旦干燥,就可能成为火灾的引信。
“陆当家,你看这防火林长得多好,叶子摸起来湿漉漉的,就算有火星落在上面,也烧不起来。”李二狗摘下一片防火植物的叶子,用力一捏,叶片里渗出的汁水沾湿了手指。他指着隔离带中间的防火沟,沟里的水清澈见底,偶尔有几条小鱼游过,“这沟里的水咱们每天都检查,水位始终保持在一米以上,就算火势再大,想越过这三十米宽的隔离带,也得先过了这道水关。”
陆承宇点点头,目光落在隔离带边缘新出现的几棵小树苗上。这些树苗是风吹来的种子长成的,虽然还小,却已经超出了隔离带的范围。“把这些小树苗挖出来,移栽到隔离带外侧的防火林里去,”他对身边的队员说,“隔离带内必须保持绝对的‘无草木’状态,哪怕是一棵小苗,也不能留下隐患。”
队员们立刻动手,小心翼翼地将小树苗连根挖起,带着泥土移栽到指定的位置。灵青学堂的“小小防火队”也跟在后面,帮着扶正树苗、浇水。小柱子蹲在刚移栽好的树苗旁,用小石子在周围围了一圈:“以后你要好好长,和其他防火植物一起,保护咱们的村子。”
巡查到隔离带中段的监控点时,值守的村民正拿着望远镜观察远处的山林。监控点是用竹子搭建的简易棚子,棚子里放着一张木桌,桌上的记录本上详细记录着每天的温度、湿度和巡查情况。“陆当家,今天山林里一切正常,没有发现异常烟雾,也没有村民携带火种进入禁火区。”值守村民放下望远镜,向陆承宇汇报。
陆承宇翻开记录本,仔细查看每一项记录,不时在上面做着标注。“最近天气干燥,要多留意山林边缘的情况,”他叮嘱道,“一旦发现有烟雾或者可疑人员,立刻用对讲机通知其他监控点,咱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离开监控点时,夕阳已经西斜,金色的阳光透过防火林的枝叶,在隔离带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陆承宇突然停下脚步,望着隔离带外侧的一片空地——那里原本是去年山火烧过的痕迹,如今已长出了稀疏的野草。“明年春天,咱们在这片空地上种上油菜,”他对身边的青岩村村长说,“油菜既能作为经济作物,成熟后收割的秸秆还能作为防火隔离带的补充燃料,而且油菜开花时一片金黄,还能吸引蜜蜂,给果园授粉。”
青岩村村长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既利用了闲置土地,又增加了防火的保障,还能给村民带来收入,一举三得!”
冬天来临前,陆承宇组织村民们对防火隔离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加固。他们在防火沟的两侧砌上了矮矮的石墙,防止雨水冲刷导致沟壁坍塌;在隔离带的地面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沙土,沙土不仅能阻止杂草生长,还能在火势蔓延时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还在隔离带的两端设置了大门,大门上挂着醒目的“防火隔离带,禁止入内”的牌子,只有防火队的队员在巡查时才能打开。
灵青学堂的孩子们也参与了加固工作,他们在周先生的带领下,用彩色的颜料在石墙上画满了防火宣传画。小花画了一只手拿着灭火器,旁边写着“火灾无情,预防先行”;小柱子画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旁边写着“保护森林,就是保护家园”;小石头则画了一群村民一起浇水灭火的场景,旁边写着“团结一心,防火必胜”。这些充满童趣的画作,让严肃的防火隔离带多了几分温暖的气息。
一场大雪过后,灵江流域银装素裹。防火隔离带内的沙土被积雪覆盖,像一条白色的带子蜿蜒在村庄和山林之间。防火队的队员们冒着严寒,依然坚持每天巡查。李二狗裹着厚厚的棉袄,手里拿着铁锹,不时清理着防火沟边的积雪:“雪虽然能降低火灾风险,但积雪融化后,容易导致防火沟积水,咱们得提前清理好排水口,防止沟里的水结冰,影响春天的防火效果。”
春节前夕,府城的周大人带着慰问品来到灵江流域,当他看到这条宽阔的防火隔离带,以及两侧长势茂盛的防火林时,不禁连连称赞:“陆当家,青岩村村长,你们真是把防火工作做到了实处!这条防火隔离带不仅是物理上的屏障,更是村民们安全意识的体现。我要把你们的经验上报朝廷,让全国的村庄都学习你们的做法!”
村民们听了,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李二狗挠着头,不好意思地说:“这都是咱们应该做的,只要能守护好家园,再辛苦也值得。”
春节期间,灵江流域的村民们自发组织了“防火巡逻队”,每天都有村民轮流在隔离带和村子里巡逻。大年初一的早上,小柱子和“小小防火队”的孩子们戴着红袖章,挨家挨户地给村民们拜年,同时发放防火宣传手册:“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过年好!请大家在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远离房屋和山林,注意防火安全!”
村民们接过手册,纷纷点头:“放心吧,孩子们,我们都记住了!今年过年,咱们就在灵江岸边的空地上燃放烟花爆竹,绝对不会靠近防火隔离带和山林。”
春天到来时,防火隔离带外侧的空地上,油菜种子破土而出,长出了嫩绿的芽。村民们在地里忙碌着,浇水、施肥,脸上充满了期待。陆承宇和青岩村村长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又看了看远处的防火隔离带,心里充满了欣慰。
“你看,这防火隔离带就像一条分界线,”陆承宇感慨地说,“线的这边是咱们的家园,有村庄、有果园、有学堂;线的那边是山林,有树木、有动物、有自然。这条线不仅隔开了火灾的风险,更让咱们学会了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青岩村村长点点头,望着灵江里缓缓流淌的春水:“是啊,从最开始的防兽陷阱阵,到后来的红薯种植,再到现在的防火隔离带,咱们一步步走来,靠的就是团结互助,靠的就是对家园的热爱。只要咱们继续保持这份初心,灵江流域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夕阳下,灵江的流水泛着金光,防火隔离带内的防火沟里,春水潺潺;两侧的防火林郁郁葱葱,油菜地里的嫩芽生机勃勃;孩子们在隔离带边的田埂上奔跑着,笑声在春风中回荡。这条凝聚着村民们汗水和智慧的防火隔离带,不仅守护着灵江流域的安全,更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家园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大家都知道,防火的道路没有终点,但只要他们团结一心,时刻保持警惕,用心守护着这条防火隔离带,灵江流域的家园,就会永远远离火灾的威胁,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像灵江的流水一样,生生不息,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