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林之南身边的人,除了最开始的严承五人之外,又多了王海龙和姜源两人。
其次,就是百姓衣橱的李姐和四个销售,以及仓库的两人。
89年,七上八下的潜规则已经没有那么紧张了,林之南也注册了工商执照,她合理合法地雇佣人。
这些,都没什么问题。
周边三个市的百姓衣橱,按照三江市总店的配置,最起码每个店都要有七个人。
等到电器大卖场一开,那里也至少需要七八个人。
这些人都好招,主要还是管理。
必须要有专业的财务、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等人才加入,才能让所有业务都正常运作起来。
之前,林之南还想让李正玉学习财务的知识,把账做起来这种想法还是太天真了些。
随着她动作越多,李正玉会感到越来越吃力。
会计,出纳这是必备的!
姜源招人的话,倒是可以学。
那其他人做什么呢?
严承、周卫国、凌泉凌平、还有王海龙,他们都是指哪打哪的好手,但不能一直待在她身边待命,太浪费人才了。
学!都去学!
林之南放下笔。
心中已经下定决心,趁现在还有时间,把这些人都送到学校去,自己挑一个未来发展的方向,然后好好学!
她……也要去学。
林之南抿了抿唇。
穿越前,她学的专业知识让她管理一个部门绰绰有余,事实上她也确实做到了。
但是,要管理一个庞杂的企业,甚至要培养出发展的战略性眼光,她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她的这一块短板,是饭团也不能弥补的。
将思绪理清楚后的林之南,重重地叹了口气。
刚穿越时,她想着的只是抓住时代风口,好好过一把赚钱的瘾!
可是,目标是会变的。
当她完成一个目标后,就会有新的目标出现。
而新的目标又会建立在之前完成的目标上,让她不断挑战自己,挑战难度。
但,既然目标定在那里了,那就都搞起来吧!
一起朝目标奋进。
吃完晚饭后,老太太把林之南拉进了自己房间。
“我一直没空问你,那女人来找你干嘛?是不是听到别人说你能挣钱了,所以想来打秋风?”老太太脸色很难看。
林之南摇摇头,没有隐瞒的意思,把李秀英打的主意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太太。
然后,就惹得老太太暴怒,拐棍差点没把木地板戳出一个洞来。
“她怎么有脸!她怎么敢的!”
“奶,别气别气。您看,我都不生气。无关紧要的人,你生气干啥。”林之南帮老太太顺气。
老太太冷静下来,抓紧她的手。“那你打算怎么办?你得小心点,万一被她找到把你拐了咋办?”
“那正好了,我就去公安局告她是拐子。”林之南道。
老太太拍了她一下,“又瞎说,她始终是你们娘,真要有个拐子娘,你们不觉得丢脸?”
“放心吧,奶。我会把这事解决好的。”林之南笑眯眯地安慰。
老太太叹息,“我知道你是有本事的人。唉,我可怜的孙儿,你们咋就倒霉地遇上了这种娘呢?”
“你就当她做得最对的事,就是给老林家生了我们三个吧。”林之南一直在宽慰老太太。
老太太心里不得劲,没一会就睡下了。
其实,到现在林之南也不清楚李秀英那边具体的情况,但只是一个大概都把老太太气成这样了,她也不敢往仔细的说。
现在给老太太透了个底,就能让她安心些。
生气是固然的,但起码不会瞎想,担心了。
又过了两天,严承回来了。
他把调查到的事都告诉了林之南。
原来,李秀英从村里跑了之后,是和姓吴的那个知青跑到了省城——昀城。
吴志国本就是省城人,当时回城是拿着回城指标回去的,所以很快就有了工作,是在一家化工厂做干事。
李秀英以他妻子的身份过去,虽然不受婆家待见,但谁让吴志国就喜欢她漂亮,所以她的日子也不难过。
吴志国申请到宿舍后两人就搬出了吴家老宅,李秀英做起了当家主母,就更舒坦了。
而且,吴志国还给她在厂食堂找了份临时工的工作。
不得不说,吴志国也是很争气的。
在化工厂的第二年,他就悄摸摸考上了单位编制,直接调到了物资局坐办公室。
他们也就搬到了省物资局的家属楼。
李秀英也就从化工厂的临时工,变成了物资局的临时工。
两人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是林之南之前见过的小胖子,名字叫吴家宝。
有了吴家宝后,吴家二老看李秀英也顺眼多了,李秀英渐渐也在吴家说得上话了。
这几年,吴志国在物资局里一直都只是一个小小的办公室主任。
前不久,他的上级领导退休了,传出话来说是接任的人选就从他和另外两个同事之间出。
于是,吴志国就打起了林之南的主意。
负责人事这件事的,是物资局一个姓尤的副局长,他有个儿子在小的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现在已经25岁了,都还没结婚,家里人正在犯愁这件事。
吴志国想起李秀英之前的三个儿女,林之南这个最大的刚好到了适婚年龄,所以就让李秀英回来找人,想把林之南嫁过去给自己换好处。
李秀英跑的时候,林之南和陆重之间还没有婚约呢。
但就算她真的知道,也不会在乎。
李秀英带着儿子回来找人,没找到就去了自己大哥家,然后才有了后面发生的事。
“所以,我判断,她现在对你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虽然知道你搬家了,但也只是以为你在这边找到了份工作,然后才过来,又或是别的一些理由……”严承说到后面就没说了。
林之南却了然一笑,“她可不会往好处想我,是以为我在外面找到了可以抱大腿的人才进的城吧。”
严承没说,他在查这些的时候,到了李卫兵家附近打听,有从邻居口中得知这兄妹二人的谈话。
说的意思,大致和林之南的猜测差不多。
从李秀英心底,就是鄙视林之南这个孩子的。
应该说她鄙视林家三个孩子,哪怕都是她生的。
所以,她从不认为林家人会真正过得好,孩子们会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