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转危为安,云澈于深夜养心殿内展现的“驱邪安神”之能,虽被严令不得外传,但在紫禁城最核心的权力圈层中,已不再是秘密。这近乎神异的一幕,彻底奠定了云澈超凡的地位。她不再仅仅是一位凭借皇帝生母身份和一定政治智慧执掌后宫的太后,更是一位拥有莫测手段、能于危难中护佑帝星的“特殊存在”。这种混合着敬畏、依赖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惧的认知,让裕亲王福全乃至少数知情的重臣,在面对她时,态度愈发恭谨,甚至带上了几分面对“非人”力量时的谨慎。云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建议,都被赋予了更重的分量。
云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她知道,这是危机换来的机遇,是进一步巩固权力、拓展行动空间的绝佳时机。胤禛的这场急病,如同一记警钟,狠狠敲醒了她——西苑洞中的威胁是真实且紧迫的,被动防御只会让敌人一次次找到可乘之机。必须化被动为主动,不仅要守住现有局面,更要设法探查根源,消除隐患。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拥有更稳固的根基和更强大的实力。
她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内宫人事。借着胤禛病后需“绝对清净休养”为由,她以太后懿旨,对养心殿及皇帝日常活动区域的宫人进行了一次更为彻底且隐秘的筛查与调整。这一次,她不再仅仅依靠玉牌的模糊感应,而是结合了这段时日对宫廷人事的深入了解和情报积累。哪些人是各方安插的眼线,哪些人背景复杂、关系暧昧,哪些人虽无大过却能力平庸、不堪重任,她心中已有一本清晰的账册。她以雷霆手段,或以“年迈需荣养”、或以“调任更紧要岗位”、或以“行为不谨”等合情合理的理由,将一批不可靠或能力不足的宫人悄无声息地调离关键岗位,同时将自己考察已久、背景相对干净、且对她心存敬畏的一批人手,安插到皇帝身边以及内务府的一些要害环节。这个过程进行得平稳而迅速,几乎没有引起大的波澜,却如同一次精密的换血,进一步净化了胤禛的成长环境,也强化了她对宫廷日常运转的掌控力。裕亲王对此乐见其成,甚至暗中提供了支持,毕竟一个稳定、干净的内宫,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与此同时,云澈加强了对信息渠道的垄断。她规定,所有递送到皇帝面前的奏章摘要、学堂功课记录、乃至太医脉案,都必须先经承乾宫过目(由心腹太监诵读)。这并非干政,而是以母后关怀圣躬的名义,确保没有任何有害或误导性的信息接触到年幼的皇帝。实际上,这也使得她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所有与胤禛相关的动态,并能以“恐惊圣心”、“需择机缓呈”等理由,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引导。此外,她通过铃铛儿和内务府新安插的眼线,建立了一条更隐秘的信息传递链,专门收集各宫太妃、宗室勋贵府邸以及朝臣中一些不易察觉的风吹草动。她就像一只稳坐网中的蜘蛛,感知着整个权力网络最细微的振动。
对于西苑琼华岛的洞口,云澈采取了“外松内紧、持续监控”的策略。明面上,她绝口不再提起,仿佛那真的只是一处需要长期修缮的普通险地。暗地里,她不仅通过玉牌日夜感应其能量变化,更通过已牢牢掌控的内务府,以“加固封锁、防止宵小”为名,增派了绝对忠诚的护军,并在岛屿周围设置了更严密的暗哨和巡逻路线,严禁任何未经她允许的探查行为,连裕亲王的人想要靠近,也必须先行报备。她要将那个地方,彻底变成自己的“禁区”,为 eventual 的深入探查做好准备。
权力的巩固,带来了更多的资源。云澈以“静修养性”为由,向内务府索要了更多的前朝典籍、地方志、乃至一些被视为“杂学”、“方技”的孤本残卷,其中不少都存放在文渊阁或皇史宬的深处。铃铛儿的“寻书”工作得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虽然找到直接关于璇玑阁的记载依然渺茫,但大量关于星象、地脉、古建筑、甚至一些失传工艺的知识,极大地丰富了云澈的认知,与《步天歌篇》相互印证,使她对这个世界的“另一面”有了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她开始尝试绘制更精细的紫禁城及周边地区的能量脉络草图,标注出可能的节点和异常区域,西苑洞口自然是重中之重。
这一日,裕亲王前来商议对此次救治胤禛有功人员的封赏事宜,主要是太医和几位近侍太监。议定后,裕亲王看似随意地提起一事:“太后娘娘,近日有蒙古科尔沁部使者入京,呈递贡品,并提及……其部中有一位老萨满,年逾百岁,据说精通医卜星相,有沟通天地之能。使者言,或可请其入京,为皇上祈福安康。臣等以为,此事……或可斟酌。” 他语气中带着试探。引入外藩萨满,事关重大,涉及宗教、外交,更暗含对朝廷自身能力的质疑。
云澈心中一动。蒙古萨满?沟通天地?这让她立刻联想到了璇玑秘藏可能涉及的古老力量体系。是巧合,还是有人刻意引导?她沉吟片刻,并未立刻否决,而是问道:“王爷可知这位萨满具体有何异能?科尔沁部此举,是单纯示好,还是另有缘由?”
裕亲王道:“据使者言,此萨满曾预言风雪、医治怪病,在部落中威望极高。科尔沁部近年与准噶尔部摩擦渐多,或有意借此示好朝廷,寻求支持。然,其底细难明,臣等亦恐其术不正,反生事端。”
云澈指尖轻叩桌面,缓声道:“王爷所虑周全。外藩之术,不可轻信,然亦不可一概拒之,寒了藩部之心。哀家以为,可令理藩院细加查访此萨满生平事迹,验其虚实。若果真只是德高望重的长者,其祈福之请,或可准其于理藩院安排的馆驿中进行,依制赏赐便可,不必接近宫禁。若其术有疑,或部落有他图,则需谨慎。一切,当以皇上安危、朝廷体面为重。” 她给出了一个稳妥且留有充分余地的方案,既展现了开放心态,又牢牢守住了底线,将主动权掌握在朝廷手中。
裕亲王深以为然:“太后娘娘明鉴。臣便依此意办理。” 他再次感受到云澈处理复杂事务时的老练与平衡感。
然而,就在云澈以为一切正逐步纳入掌控,可以稍缓一口气,专注于提升自身实力和探寻西苑之谜时,一个极其隐秘的消息,通过她新建立的信息网,悄无声息地传到了她的耳中。消息来源是内务府一位刚被调至库房管理旧档的、她暗中考察后认为可靠的小太监。他禀报说,在整理一批前朝废弃的舆图档案时,偶然发现了一张材质特殊、非纸非绢的残破图纸,上面用某种暗红色的颜料绘制着极其复杂的、类似星象与地道结合的图案,图纸一角,有一个模糊的、与她之前在某些古籍上见过的璇玑阁符号极其相似的印记!而根据图纸上残留的标注推断,这幅图似乎指向紫禁城地下某处!
这张图纸,因为混杂在大量无用旧档中,且破损严重,并未引起他人注意,但那小太监记起太后曾让人留意特殊图案的旧物,便留了心,设法将消息递了上来。
云澈闻讯,心中剧震!紫禁城地下?难道璇玑秘藏的入口,不止西苑一处?还是说,西苑的洞口,只是庞大地下网络的一个出口?这张意外出现的图纸,是命运的馈赠,还是又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她立刻下令,让那小太监设法将图纸秘密誊摹一份(原图目标太大,不宜移动),并严令其不得声张。无论真假,这都是一条至关重要的新线索!它可能将探寻璇玑秘藏的行动,引入一个更深入、也更危险的方向——帝国的中枢地下!
就在云澈强压激动,等待图纸摹本,并开始思考如何验证与利用这条新线索时,负责监控西苑的护军统领,送来了另一份密报:近两日,尤其是夜深人静时,看守的士兵屡次听到那洞口深处,传来一种类似金属摩擦、又似巨石移动的沉闷异响,频率和强度都远超以往!而且,洞口周围的地面,出现了几道极其细微的、新的裂痕!
洞内的东西,似乎越来越不安分了!是感受到了地上权力的巩固?还是……感知到了她对地下秘密的探寻意图?
云澈握着手中温润却隐隐发烫的玉牌,望向西苑的方向(感知),目光深邃。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愈发汹涌。她刚刚稳固的权位,即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而真正的探险,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