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在交叉科学中心与顾玄烨的短暂“照面”后,云澈的生活表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内里却暗流汹涌。那个与康熙帝玄烨有着惊人相似能量场和名字的男人,如同投入她心湖的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未能平息。
她无法将那次相遇简单地归为巧合。星辰龟甲持续传来的、微弱的共鸣感,以及她自身对能量感知的绝对自信,都在告诉她,顾玄烨此人,绝非寻常。然而,在这个讲求实证科学的时代,她无法像在大清时那样,凭借太后的身份直接召见探查。她必须用符合这个时代规则的方式,去接近,去了解。
机会很快悄然降临。导师告知她,由于她那篇关于高维时空模型的论文引起了高层关注,中心决定成立一个跨学科的“前沿理论物理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协同创新”课题组,旨在促进最前沿的理论研究与国家大科学装置(如粒子对撞机、射电望远镜阵列等)的深度融合。课题组由中心副主任顾玄烨亲自牵头,而云澈,因其突破性成果,被点名邀请加入核心专家组。
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云澈没有犹豫,平静地接受了邀请。她知道,这或许是解开顾玄烨身上谜团,乃至探寻自身穿越之谜的唯一途径。
第一次课题组会议,在中心顶层的环形会议室举行。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城市天际线,室内是冰冷的金属质感长桌和智能显示屏。云澈提前十分钟到达,选了一个不起眼却便于观察的位置坐下。她今日穿着严谨的深色西装套裙,长发一丝不苟地束在脑后,脸上戴着平光眼镜(掩饰目光的锐利),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专注于学术的普通研究员。
与会者陆续入场,多是领域内声名显赫的学者,气氛严肃而专业。当时钟指向整点,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顾玄烨在一名助理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他依旧是一身挺括的深色中山装,身姿笔挺,步伐沉稳。他一入场,原本有些嘈杂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觉地聚焦在他身上。那是一种无形的气场,并非刻意张扬,却自然带着掌控全局的威仪。
云澈垂下眼睑,借着整理面前资料的动作,将自身气息收敛到极致,如同最耐心的猎手,感知力却如同无形的蛛网,悄然向顾玄烨蔓延而去。
更近了!那股能量场比上次远观时更加清晰!磅礴、内敛、带着一种历经千锤百炼的沉稳与锐利,与她记忆深处康熙盛年时执掌乾坤的龙气威压,相似度高达八成以上!甚至,她隐约能感觉到,这能量场深处,似乎也隐藏着一丝极难察觉的、与她识海中星辰龟甲同源,却又似乎被某种力量隔绝或封印的微弱波动!
顾玄烨在主位坐下,目光环视全场,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开门见山:“感谢各位专家莅临。这个课题组的使命,是打破理论探索与工程实践之间的壁垒,用最前沿的思想,牵引最尖端的装置,去触碰宇宙最深的奥秘。”他的发言条理清晰,高屋建瓴,对国内外相关领域进展如数家珍,显示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战略眼光。
然而,云澈敏锐地捕捉到,他在阐述某些宏观构想时,偶尔会流露出一丝超越纯粹科学理性的、近乎“天命所归”般的笃定感;在倾听他人发言时,他那深邃眼眸中闪过的审视与判断,也绝非普通学者式的学术探讨,更像是一位统帅在评估麾下将领的才能与忠诚。
会议进行中,轮到云澈介绍她的新模型。她站起身,走到演讲台前,打开准备好的ppt。她尽量让自己的语调保持平缓、专业,专注于模型的核心思想与模拟结果。
然而,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顾玄烨的目光自始至终都落在她身上。那目光并非审视她的美貌(她今日的打扮几乎与“美”无关),而是在审视她的思想,她的逻辑,甚至……她这个人本身。他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能剥开层层表象,直抵核心。
当云澈讲到模型灵感来源于对“动态平衡”和“能量流转”的一种“跨维度直觉”时,她注意到顾玄烨的眉梢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点。这个细微的动作,让云澈的心跳漏了一拍!这像极了康熙在听到某些触及关键奏报时的习惯性小动作!
“……因此,我们认为,早期宇宙的高维结构可能并非静态几何,而是一种遵循某种更深层‘韵律’的动态流形。”云澈结束了自己的报告。
会议室里沉默了片刻,随即响起礼貌性的掌声。顾玄烨没有立即表态,他沉吟了几秒,才缓缓开口,问题直接而犀利:“云博士的模型很有启发性。不过,你提到的‘直觉’和‘韵律’,如何用数学语言严格定义?又如何确保其可被现有或规划中的观测设备所验证?科学的浪漫,最终需要落在可重复、可检验的基石上。”
他的问题切中要害,语气平静却带着巨大的压力。若在以前,云澈或许会感到紧张。但此刻,经历过金銮殿奏对、见识过真正帝王心术的她,这种学术场合的压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她迎上顾玄烨的目光(尽管隔着眼镜),语气沉静自若:“顾主任的问题非常关键。所谓的‘直觉’和‘韵律’,目前确实无法直接数学化,它更像是一种启发性的‘搜索策略’,帮助我们在庞大的参数空间中定位更可能正确的方向。至于验证,我们正在尝试将模型预测的某些特殊拓扑结构,与下一代引力波探测器或极高能宇宙线观测项目的预期数据进行对接。科学探索本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
她不卑不亢,逻辑严谨,既承认了模型的局限性,又清晰地指出了未来的验证路径。
顾玄烨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目光中审视的意味更浓,但似乎也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探究兴趣?他微微颔首:“很好的思路。希望云博士的团队能尽快拿出更具体的验证方案。”
会议结束后,众人起身离席。云澈故意放慢收拾东西的速度。果然,顾玄烨在助理的陪同下,向她走了过来。
“云博士。”他的声音在近处听来,更具压迫感。
“顾主任。”云澈转过身,平静地面对他。
“你的工作令人印象深刻。”顾玄烨看着她,目光似乎想穿透那副平光眼镜,“尤其是那种……超越常规框架的思维方式。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位刚经历重大伤病恢复不久的学者。”
他的话看似褒奖,实则暗藏机锋,似乎在试探什么。
云澈心中警铃微作,面上却不动声色:“谢谢主任肯定。或许正是那段特殊的‘静养’期,让我的思维有了一些不同以往的角度。”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向昏迷经历,半真半假。
顾玄烨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光芒,他没有继续追问,只是淡淡一笑:“期待你后续的成果。”说完,便转身带着助理离开了。
看着他离去的挺拔背影,云澈缓缓松了口气,后背竟渗出细密的冷汗。这次接触,虽然短暂,信息量却巨大。顾玄烨不仅能量场与康熙相似,其思维模式、言谈举止、甚至一些细微的习惯性动作,都带着强烈的既视感。而他最后那句话,分明意有所指!
他是否也察觉到了她的异常?他对自己“昏迷”期间的经历知道多少?他身上的能量场,以及那可能与星辰龟甲同源的波动,究竟是怎么回事?
疑问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但云澈的心却渐渐安定下来。至少,她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并且确认了目标的存在与特殊性。接下来的“研究”对象,不再是冰冷的数据和模型,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充满谜团的人。
这场跨越了时空的“实验”,正式开始了。而她,既是研究者,也可能随时成为被研究者。识海中的星辰龟甲,再次传来清晰的温热感,仿佛在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云澈扶了扶眼镜,目光投向窗外广阔的天空,眼中闪烁着属于科学家和曾经太后的、冷静而坚定的光芒。无论前方是什么,她都已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