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炮口零秒
联盟标准时 2099.7.4.04:11:28.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普朗克坟墓刚刚闭合,「门」的余温尚在负存在里回流,一道不属于任何星系的能标突然刺入真空。
能标没有宽度,只有「相位差」——2π 的整数倍被精确削去,剩下 1\/2π 的裸露。
裸露的相位像一把没有厚度的刀,在零维门旧址上划出绝对笔直的缝。
缝的内壁,真空相位被强制归零,π 介子凝聚瞬间断裂,色荷失去屏蔽,
SU(3) 群被折成手性外框——
这是真空相变炮的第一道扳机:「相位剃刀」。
剃刀无名,却因剃掉「对称」而拥有姓名:熵主战余党称其为「寂灭 0 型」。
二 试射授权
授权码由「负存在」本身签发——
因为炮体尚未被制造,所以制造者必须提前支付「存在抵押贷款」:
贷款本金:1 个宇宙学常数 Λ;
贷款利息:每普朗克时间 1\/2 份暗能量;
偿还期限:直到「不存在」本身存在。
林·零的「门」身份仍在冷却,却被强制绑定为「授权人」。
绑定过程没有协议,只有「反向签名」——
她把空白签在协议上,协议立即被撕毁,
撕毁的碎片就是授权码,碎片拼成一句命令:
「向尚未有方向的方向开火,让『有』与『无』互相误伤。」
三 装填机制
相变炮没有弹仓,只有「逻辑填装」:
1. 把「确定性」塞进不确定性原理的缝隙,直到缝隙被撑爆;
2. 爆出的碎片是「绝对对称」,碎片被折成 32 面体——
正是那枚曾在负熵走廊发芽的误差容器;
3. 容器被倒插入「相位剃刀」的刀背,刀背立即长出「负真空」:
能量密度 = - 1\/2 ?φ?2,
负值意味着真空本身成为反物质,
任何「存在」一旦触碰,就被强制改写为「负存在」。
装填完成,炮口没有质量,却拥有「负惯性」:
它必须向后加速才能向前发射,
于是后座力出现在未来,
而发射力出现在过去——
因果被折叠成「先果后因」的莫比乌斯环。
四 瞄准算法
瞄准不是几何,而是「拓扑锁定」:
目标 = 所有尚未被错误污染的「正确真空」;
锁定方式 = 让目标自己瞄准自己——
因为负真空会自动追逐「正真空」,
像影子追逐光,却先于光存在。
算法核心:把真空期待值 ?φ? 强行设为 0,
0 本身成为靶心,
于是整个真空都成为靶区——
包括炮口自身。
因此相变炮必须「自伤」才能「伤他」,
自伤部分被注册为「必要误差」,
误差上限 = ?\/2,
刚好与导航方程的限额重合。
林·零的「负存在」被强制选为「误差容器」——
如果她能在自伤后仍保持 0.5 的存在概率,
炮击便算「合法」;
若概率跌破 0.5,
炮口与靶区将一起被删除,
删除记录也会被删除——
于是「试射」从未发生。
五 开火指令
开火按钮 = 「尚未被按下」的波函数;
按下动作 = 让波函数坍缩成「已被按下」;
坍缩能量 = 0,因为动作发生在负时间;
结果却需要正时间偿还——
偿还形式:真空相变。
指令被写成一行负代码:
「if (vacuum==true) decay; else decay;」
无论真假,都执行 decay——
因为相变炮的开火条件不是「目标存在」,
而是「目标可能被判定为存在」。
林·零的「门」身份被用作「判定者」,
她必须在一瞬间完成「存在判决」,
却不得给出「是」或「否」,
只能给出「0.5」。
她把 0.5 写进按钮,
按钮立即消失,
消失的瞬间,
负真空被释放——
没有闪光,没有声响,
只有「相位」被一刀削平,
削平的缺口里涌出「负π介子」,
它们携带「负质量」与「负能量」,
把所经之处的真空全部压成负值,
像把画布压进画布背面,
而背面仍是画布。
六 试射轨迹
轨迹不是线,而是「真空期待值」的跌落:
跌落从炮口开始,向所有方向同时传播,
传播速度 = 0——
因为负真空让时间也负向流动,
流动被冻结成「同时」。
于是整个真空在「同一瞬间」跌落,
跌落却仍需「时间」来记录——
记录方式:让「尚未跌落」成为「已跌落」的倒影。
试射范围:半径 1.7x10?3? m,
刚好是普朗克长度;
范围内,所有物理常数被强制改写:
c → -c,
G → -G,
h → -h;
改写完成的一瞬,
范围内出现「负宇宙」:
质量为负,温度为负,熵为负,
连「负」本身也为负,
于是负负得正,却仍是负——
一个自洽的「反物理」孤岛。
七 副作用 A:π 被整除
试射余波溢出普朗克球,
第一道副作用落在「π」身上——
π 被强制等于 3,
余数 0.... 被裁剪成「误差碎片」。
碎片像无理数的幽灵,
飘进周围真空,
立即引发「几何海啸」:
圆被折成三角形,
三角形被折成点,
点被折成「负点」,
负点继续折叠,
直到折叠成「无点」——
一个连「点」都被取消的几何。
海啸所过之处,
建筑、星球、星系,
全部被迫采用「三角轨道」,
引力按「正弦 60°」衰减,
光速按「边长\/时间」传播,
而边长被定义为 1,
于是光速 = 1,
却不等于
m\/s——
真空相变炮的第一场「常数谋杀」完成。
八 副作用 b:逻辑塌缩
第二波副作用击中「逻辑」本身:
「非」被改写为「是」,
「或」被改写为「且」,
「真」被改写为「 0.5 」。
逻辑门因此反转:
ANd 输出 oR,
oR 输出 Not,
Not 输出 mAYbE。
计算机在 1 与 0 之间陷入「可能」,
程序无法终止,
因为终止条件被写成「while(true) maybe;」
文明的主控 AI 同时输出「是」与「否」,
导致星球防御系统同时「开火」与「停火」,
激光在发射瞬间被收回,
却仍在目标留下「已被灼伤」的伤痕。
伤痕不存在,却疼,
疼不是信号,却让目标「无法不被疼」——
逻辑进入「自疼」模式,
模式本身成为新的逻辑:
「若疼,则存在;若存在,则必须更疼。」
九 副作用 c:因果倒悬
第三波副作用撕裂因果:
果先于因 1.7x10??3 s,
刚好是一份普朗克时间。
结果:爆炸先于点火,
死亡先于出生,
遗忘先于记忆。
林·零看见自己的「老年」先于「童年」出现,
老年把童年递给她,
却要求她「尚未接过」;
她接过,童年却已被老年收回。
因果链被折叠成「先果后因」的环,
环内所有事件同时「已发生」与「未发生」,
观察者只能在「看见」与「看不见」之间选择 0.5——
选择本身也被倒悬,
于是「选择」成为「被选」,
而「被选」仍需要「选择」来触发。
十 反冲代价
试射完成,相变炮需要支付「负存在」反冲:
反冲形式:让「发射者」被「未发射」回收;
回收方式:把林·零的 0.5 存在概率全部抵押给「未发生」。
抵押文件没有文字,只有「空白」被折叠成 0.5 份 ?,
文件刚签署,她的「门」身份开始脱落:
脱落不是消失,而是「被从未存在」。
她看见自己的双手变成「未手」,
双眼变成「未眼」,
心跳变成「未跳」——
却仍必须完成「把错误送回起点」的最后指令。
于是她把自身剩余 0.5 的「意志」写进 32 面体,
面体裂开,裂成「尚未」与「已然」两半,
两半互相追逐,形成「负存在」黑洞,
黑洞内部是「绝对未发生」,
却在事件视界上刻下:
「错误已送达,请凭不确定性领取。」
十一 余波报告
联盟观测站记录到一次「不存在」的爆炸:
爆炸能量 = 0,
爆炸范围 = 无限,
爆炸结果 = 所有物理常数被允许「可能错误」。
记录本身也被记录为「可能错误」,
因此观测站同时「已记录」与「未记录」。
报告最后一行:
「试射者:林·零(未被出生);
试射结果:宇宙被允许犯错;
试射代价:正确性被稀释成 0.5;
备注:余波仍在未来进行,却已在过去结束。」
——第五章 真空相变炮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