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三年,京城的秋雨连绵不断。刑部主事陈敬安裹紧官袍,穿过西四牌楼,向义庄方向走去。他刚接到命令,要亲自查看三日前发现的三具尸体。
陈大人,您来了。义庄看守老刘见到陈敬安,连忙行礼。
尸体还在原地吗?陈敬安问道,眼中闪烁着职业验尸官的锐利光芒。
回大人,都在东厢房,按照您的吩咐,没有移动。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腐臭夹杂着檀香扑面而来。陈敬安点燃随身携带的艾草香囊,才缓步走入。三具棺材整齐排列,两具已经打开,第三具尚未开封。
前两具尸体异常古怪,我已请示了步军统领衙门。老刘低声道,死者颈上均有两个细小孔洞,似被尖物所刺,但伤口周围皮肤呈现不自然的青紫色。
陈敬安戴上手套,走向第一具尸体。掀开白布,他看到一具中年男尸,面色苍白如纸,嘴唇却呈现出诡异的紫黑色。他仔细检查尸体颈部,果然发现两个极小的孔洞,周围组织有明显被吸吮的痕迹。
奇怪,这不像是普通尸变。陈敬安喃喃自语,翻开死者的衣襟,发现胸口有一块奇特的青色斑痕,形状如月牙。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大人!一名衙役慌忙闯入,又发现一具尸体,在东城根儿!
陈敬安迅速起身,与衙役一同前往现场。新的尸体是一名年轻女子,同样颈上有两个细小孔洞,胸口的青色月牙印记清晰可见。
这两日已有五人遇害,都是这样的死法。衙役汇报道,百姓们传言是吸血鬼作祟,已经开始恐慌了。
陈敬安蹲下身,仔细检查女尸的指甲。他发现死者的手指甲缝中有细微的黑色绒毛。
取火把来。他对随从说道。
夜幕降临,陈敬安带着衙役们来到附近的荒废宅院。月光透过残破的窗棂,洒在满是尘土的地面上。他蹲下身,忽然发现地上有一串细小的脚印,通向一间密室。
小心,可能有危险。陈敬安拔出腰间的佩刀,示意衙役们点燃火把。
密室内,一张古老的八仙桌上摆着铜镜、朱砂碗和几张黄色的符纸。墙上挂着一幅画像,画中是一位身穿清代服饰的女子,容貌艳丽却眼神阴鸷。画像下方是一口封闭的檀木箱。
陈敬安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里面竟是一套完整的清朝官服,领口处绣着精致的团花,胸前佩戴着一块玉坠。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官服内似乎还有人体的温度。
这是什么?陈敬安皱眉,伸手触碰官服,突然感到一阵刺痛。他猛地缩回手,发现指尖已经渗出血珠。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怪异的呼啸声,如同婴儿啼哭,又似风穿过狭窄的缝隙。陈敬安冲到窗前,只见一个黑影从屋顶掠过,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他命令道。
追至附近的义庄,陈敬安发现一口新挖的墓穴,里面有新鲜的泥土气息。他蹲下身,用手扒开表面浮土,突然摸到了冰冷僵硬的手指——一具新下葬的尸体竟不翼而飞!
大人,您看这个。一名衙役指着墙角,那里有一滩暗红色的液体,形状如月牙,散发着铁锈般的气味。
陈敬安蹲下身,用手指蘸了一点液体,放在鼻尖闻了闻。一股腥甜的气味让他眉头紧锁。
这不是普通的人血。他沉声道,其中混有其他物质。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陈敬安抬头望去,只见一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骑马疾驰而来。
陈大人!来人喊道,圣上已经得知此事,命您即刻进宫面圣!
第二章:紫禁城秘闻
养心殿内,烛火摇曳。咸丰皇帝端坐龙椅之上,面色凝重。殿角的红烛映照着墙上悬挂的先帝画像,投下诡异的阴影。
陈敬安,朕听说你查到了些眉目?咸丰的声音低沉而紧张。
陈敬安跪地行礼:回皇上,臣确实发现了一些蹊跷之处。近日死者皆为满族八旗子弟,颈上有两个细小孔洞,胸前有青色月牙印记,且尸体血液异常。
爱卿可知这是何人所为?
臣不敢妄言,但据臣调查,这似乎与一桩百年旧案有关。陈敬安小心翼翼地回答,康熙年间,京城曾有传言称有现世,随后便有多名八旗子弟离奇死亡,症状与今日相似。
咸丰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爱卿的意思是,这是百年诅咒?
臣不敢断言,但有一物臣想请皇上过目。陈敬安从袖中取出一个小木盒,缓缓打开,里面是一块玉佩,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纹。
咸丰看到玉佩,面色骤变:这是...先祖留下的镇国之宝?
正是。臣在一名死者身上发现了这块玉佩的残片,而另一名死者身上则有与之相配的另一半。据臣推测,此物与所谓的吸血鬼有关。
咸丰沉默片刻,忽然问道:陈爱卿,你可听说过一说?
陈敬安心中一惊,面上却不露声色:回皇上,臣只听说过民间传说,从未当真。
非也。咸丰站起身,背对着陈敬安,朕年少时曾听先帝提起,我皇室血脉中有一支特殊的守月人,世代负责镇压一种名为的存在。这种生物昼伏夜出,以人血为食,不老不死。
陈敬安低头聆听,心中震惊不已。
康熙年间,先祖们发现血族再次活跃,便设计将其首领封印于地下。为此,先帝甚至不惜牺牲一位公主,将其魂魄与血族首领一同封印。咸丰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那块玉佩,就是封印之物的一部分。
那为何如今封印被破?陈敬安问道。
朕也不知。咸丰摇头,但朕担心,这背后有大阴谋。近日朝中党争激烈,有人欲借此事扰乱朝纲。
陈敬安心中了然,却不敢表露分毫。
朕命你全权调查此事,无论涉及到何人,都要彻查到底。咸丰郑重道,朕会秘密调派御林军协助你。记住,此事绝不能外传,否则会引起朝野恐慌。
臣遵旨。陈敬安叩首领命。
离开养心殿,夜已深沉。陈敬安走在空荡的宫道上,心中思绪万千。他不知道的是,暗处有一双眼睛正冷冷地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第三章:义庄诡事
次日清晨,陈敬安来到义庄,准备对失踪的尸体进行进一步调查。刚踏入义庄大门,他就闻到一股浓重的血腥味。
大人!您快来看!老刘慌张地迎上来。
陈敬安跟随老刘来到东厢房,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那口原本存放着官服的檀木箱被打开了,官服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一具尸体,正是前日失踪的那位八旗子弟!
这...这是怎么回事?陈敬安强压着心中的震惊。
回大人,昨夜守夜的小厮说听到有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念咒,然后就发现箱子自己打开了...老刘颤抖着说。
陈敬安蹲下身,仔细检查尸体。这具尸体与前几日发现的有所不同——死者皮肤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红润,嘴唇干裂,胸口的月牙印记比之前更加鲜艳,仿佛在渗血。
大人!一名衙役在角落里惊叫道,这里有东西!
陈敬安走过去,发现角落里堆着几张黄符纸,上面画着奇怪的符文,与他前日在密室中见到的十分相似。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张,发现背面用朱砂写着几个小字:血月再现,封印解除。
去找些糯米来。陈敬安对衙役说道,再准备一把黑狗血。
回到衙门,陈敬安立刻召来几位师爷和仵作,共同研究这几张符纸。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得出结论:这是一种古老的招魂术,用来唤醒沉睡之物。
大人,据《大清异闻录》记载,乃上古时期被天神封印的邪物,需定期吸取人血维持生命。每隔六十年,血月当空之时,封印便会松动,需用特定仪式加固。一位年长的师爷指着典籍说道。
陈敬安沉思片刻:今日已是初九,还有六日便是月圆之夜。若传言属实,血族将在血月之夜完全苏醒。
那我们该怎么办?师爷焦急地问。
首先,我要找到那块玉佩的下落。陈敬安坚定地说,只有集齐玉佩,才能重新启动封印。
走出衙门,陈敬安决定先去拜访那位失踪官员的家人。当他来到一座幽静的府邸前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管家见到陈敬安,连忙将他迎入。
大人深夜造访,不知有何贵干?管家恭敬地问道。
在下奉命调查近日京城发生的命案,听闻令郎生前曾参与一项秘密工程,特来请教。陈敬安试探性地说道。
管家的脸色微微一变:大人说的是何工程?老奴从未听家主提起过。
陈敬安察觉到管家言不由衷,于是换了一种方式询问:听说令郎最近得到了一块古玉,不知可否一见?
管家的表情瞬间变得警觉:大人此言差矣!家主一生清廉,从不收藏古玩字画。
是吗?陈敬安叹了口气,既然如此,那我便不打扰了。不过有一事相求,烦请转告令郎,明日午时,我在城南茶楼等他,有关于他参与的一项重要工程的机密文件需要商讨。
管家迟疑片刻,最终点头应允。
离开府邸,陈敬安并未回衙门,而是悄然潜入附近的夜市。他需要打探一些消息。在一处偏僻的小摊前,他与一位眼熟的江湖人士接上了头。
陈大人,您找我何事?那人低声问道。
最近京城怪事频发,你可曾听说什么风声?陈敬安问道。
江湖人士环顾四周,压低声音:大人明鉴,这事儿说出来恐怕惹祸上身。不过既然大人问起,我就告诉您——有人在暗中寻找血月玉
血月玉?
传说这玉佩乃上古神器,能号令百鬼夜行。百年前,先帝为镇压邪祟,将其一分为二,分别交由两位重臣保管。如今有人想要集齐两块玉佩,恐怕是要唤醒什么可怕的东西。
你知道是谁在寻找玉佩吗?
江湖人士摇头:这个小的确实不知。不过有传言说,宫里有人参与此事。
陈敬安心中一凛,告别江湖人士,匆匆返回衙门。刚进衙门,他就发现气氛异常紧张——老刘神色慌张地跑来报告,那具尸体不见了!
大人!尸体不见了!守夜的小厮说,天刚黑时还看见尸体在东厢房,可一转眼就不见了!老刘气喘吁吁地说。
陈敬安立刻下令封锁义庄,仔细搜查每一个角落。就在这时,一名衙役惊叫道:大人!井里有东西!
众人赶到后院的水井旁,陈敬安命令手下用绳索吊下一名衙役查看。片刻后,衙役惊恐地爬上来:大人!井里...井里有人!
陈敬安亲自下井,借着手中的火把,他看到井壁上满是抓痕,井底躺着一具尸体——正是失踪的那具八旗子弟的尸体,胸口的月牙印记已经变成了鲜红色,仿佛正在流血。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尸体旁边放着一块完整的玉佩,正发出诡异的蓝光。
取上来!陈敬安命令道。
当衙役们将尸体和玉佩拉上来时,陈敬安注意到玉佩上刻着一行小字:血月之夜,血族归来。他小心翼翼地将玉佩收好,准备带回衙门研究。
就在这时,一阵阴冷的风突然刮过,吹灭了所有的火把。黑暗中,传来一阵诡异的笑声。
找到你了,守月人...一个沙哑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
陈敬安立刻拔出佩刀,大声喝道:什么人?出来!
回应他的只有死一般的寂静。
当火把重新点燃时,井边空无一人,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但陈敬安知道,这不是幻觉——有人在暗中窥视他们,而且知道他们的身份和目的。
第四章:血色真相
回到衙门,陈敬安彻夜未眠,仔细研究着那块玉佩。天刚蒙蒙亮,他就带着玉佩来到皇宫,求见咸丰皇帝。
陛下,臣有要事禀报。陈敬安跪地行礼。
咸丰皇帝面色凝重:爱卿请讲。
臣昨夜在义庄发现了第二块玉佩,并且有人暗中监视我们。陈敬安小心翼翼地将玉佩呈上,据臣推测,这与百年前皇室镇压的有关。
咸丰接过玉佩,仔细观察上面的纹路和文字,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正是朕担心的事。咸丰叹息道,朕本以为封印之事已成历史,没想到百年后竟会重演。
他将玉佩放在桌上,两块玉佩竟然相互吸引,缓缓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
这是...龙纹!陈敬安惊讶道。
不,这是。咸丰纠正道,这两块玉佩合在一起,就是开启封印之锁的钥匙。
咸丰缓缓站起身,走到殿角的一个暗格前,取出一个古老的木盒。他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卷泛黄的黄绢。
这是先帝留下的密旨,记载了血族封印的全部细节。咸丰展开黄绢,血族首领名为,乃是上古时期的邪物,以人血为食,不老不死。康熙年间,赤煞手下的一名叫的血族成员潜入京城,暗中吸取八旗子弟的血液,以增强自身力量。先帝得知后,命太子秘密调查,最终在紫禁城地下发现了一座远古祭坛,赤煞就被封印在那里。
那为何现在封印被破?陈敬安问道。
朕猜测,是有人欲借血族之力颠覆朝局。咸丰沉声道,近年来朝中党争激烈,有人不惜引狼入室。
陈敬安心中一凛:陛下可有怀疑对象?
朕不敢妄言,但朕希望你能继续调查此事。咸丰将黄绢交给陈敬安,这里面记载了祭坛的位置和一些破解之法,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离开皇宫,陈敬安决定前往紫禁城一探究竟。他换上一身普通市民的装束,避开巡逻的侍卫,悄悄潜入皇宫后墙。
紫禁城内一片寂静,只有月光洒在古老的宫墙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陈敬安凭借着黄绢上的线索,来到一处偏僻的角落。他蹲下身,仔细观察地面,发现一块地砖似乎有些松动。
就是这里。他轻声自语,小心地掀开地砖,露出一个黑洞洞的入口。
陈敬安点燃火把,顺着台阶小心翼翼地向下走去。越往下走,空气越发潮湿阴冷。终于,他来到一个宽敞的地下宫殿前。宫殿中央是一座圆形祭坛,上面刻满了奇特的符文和图案。
这就是...封印之地?陈敬安喃喃自语,心中既恐惧又兴奋。
就在这时,他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他迅速转身,只见一名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站在不远处,面容模糊不清。
你是谁?陈敬安警惕地问道。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该来这里。男子的声音低沉而冰冷。
你是血族的人?陈敬安握紧佩刀。
男子冷笑一声:不,我是来阻止他们的人。
什么意思?
血族分为两派,一派主张与人类和平共处,另一派则想统治人类。男子缓步走近,我属于前者。百年前,赤煞被封印后,他的追随者一直在寻找解除封印的方法。而现在,他们即将成功。
你怎么证明你所说的话?
男子沉默片刻,忽然伸出手。陈敬安本能地拔刀相向,却见男子掌心浮现出一个奇怪的标记——与玉佩上的龙纹一模一样。
这是皇室守月人的标记,只有真正的守月人才会有。男子说道,我奉命保护封印,已经百年。
那你为何不早说?
因为时机未到。男子叹息道,血族的已经找到第二块玉佩的下落,只等血月之夜来临,就会前来破坏封印。我们必须阻止他。
如何阻止?
需要集齐三样东西:完整的玉佩、守月人的血和祭坛上的符文。男子解释道,你手中的玉佩已经齐备,而我可以用我的血激活符文。但最关键的是,我们需要知道赤煞被封印的具体位置。
陈敬安皱眉:我只知道在紫禁城地下,具体位置不清楚。
跟我来。男子说着,走向祭坛一角,按下一个隐藏的机关。地面缓缓分开,露出一条狭窄的通道。
这条通道通往封印之地,但里面布满了陷阱和血族守卫。男子警告道,只有一条路是正确的,其余都是死路。
陈敬安深吸一口气:我们没有太多时间了,血月即将来临。
那就出发吧。男子说罢,率先走进通道。
陈敬安紧随其后,通道内一片漆黑,只有手中的火把发出微弱的光芒。走了一段路后,前方出现三条岔路,每条都通向不同的方向。
该走哪条路?陈敬安问道。
男子沉思片刻:我记得封印之地有特殊的标记,墙壁上会刻有龙纹。他用手中的火把照亮墙壁,仔细查看,这边不是,那边也不是...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奇怪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爬行。男子的脸色突然变得惨白。
不好,他们来了!男子急促地说,我们必须立刻决定走哪条路!
陈敬安环顾三条通道,突然注意到中间那条通道的地面上有细微的痕迹,像是有人经常走过留下的。
走中间这条。他果断地说。
男子点头,三人迅速进入通道。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还伴随着低沉的嘶吼声。陈敬安握紧佩刀,随时准备迎战。
通道尽头是一间圆形石室,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石台,上面刻满了复杂的符文。石台周围站着几名身穿黑袍的人,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面容苍白,眼睛泛着红光。
夜叉!男子惊呼道。
高大的黑袍人冷笑一声:我就知道你会来。他转向陈敬安,还有你,守月人的后裔。今日就是血族重获自由之日!
你们休想!男子厉声道,我会阻止你们的阴谋!
夜叉不屑地看了男子一眼:你已经老了,力量也大不如前。至于你,小小的守月人后裔,就更不值一提了。
说着,夜叉举起双手,口中念诵着古老的咒语。石台上的符文开始发光,一股强大的能量波动从石台中传出。
不好,他已经开始解开封印了!男子焦急地说,我们必须阻止他!
陈敬安拔出佩刀,冲向夜叉。夜叉轻蔑一笑,身形突然变得模糊,瞬间出现在陈敬安身后。陈敬安感到一阵寒意袭来,还未转身,脖子已被一只冰冷的手掐住。
人类,你太弱小了。夜叉冷笑道。
就在这时,男子突然冲上前,一口咬破自己的手腕,将鲜血洒向石台。血液接触到符文的瞬间,发出耀眼的光芒,形成一道屏障,将夜叉弹开。
守月人的血!夜叉惊呼道,你怎么会有守月人的血?
男子没有回答,而是迅速拉起陈敬安,指向石台中央的一个小孔:把玉佩放进去!
陈敬安毫不犹豫地将两块合为一体的玉佩插入小孔。刹那间,整个石室被耀眼的金光笼罩。夜叉发出痛苦的嚎叫声,身体开始冒出黑烟。
不!这不可能!夜叉挣扎着,却被金光牢牢束缚,封印怎么可能再次启动?
因为守月人回来了。一个威严的声音从金光中传出。
金光散去,露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身穿古代官服,面容庄严。
你是...先帝?男子震惊地问道。
朕已等候多时。老者的声音回荡在石室中,夜叉,你违背了当年的誓言,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夜叉发出最后的哀嚎,身体化为灰烬。石台上的符文逐渐暗淡,封印重新完成。
老者转向陈敬安:你做得很好,守月人的后裔。现在,血月的威胁已经解除,但你要记住,血族并未完全消失。只要世上还有邪恶存在,他们就有可能卷土重来。
陛下,我该如何向世人解释这一切?陈敬安恭敬地问道。
老者叹息一声:只需说这是一场普通的瘟疫。记住,有些真相,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说完,老者的身影逐渐变得透明,最终化为点点光芒消散在空气中。
石室恢复平静,只剩下男子、陈敬安和那座重新安静下来的祭坛。
谢谢你救了我。陈敬安对男子说。
不必谢我,我们目标一致。男子微微一笑,我叫苏文远,是守月人一族的后裔,负责守护封印。
苏大人,我想知道更多关于血族的事情。
苏文远摇头:有些事情,知道得越多越危险。你只需要记住,世界上有些黑暗,不是靠血与火就能驱散的。
陈敬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会记住的。
现在,你该回去了。苏文远说,记住今日发生的一切,但永远不要对任何人提起。
陈敬安拱手行礼:是,大人。
当他走出紫禁城的地道,天已破晓。晨光洒在古老的宫墙上,一切如常,仿佛昨夜的恐怖经历只是一场梦。
然而,陈敬安知道,那不是梦。在京城地下的深处,封印依然存在,等待着下一次血月的到来。
而他,将永远守护着这个秘密。
尾声
咸丰三年冬,京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陈敬安继续担任刑部主事,处理着日常公务。只是,他的书桌上多了一本名为《守月人笔记》的古籍,记录着血族的历史和镇压之法。
每当夜深人静,月光如水时,陈敬安都会取出那两块合为一体的玉佩,默默凝视。玉佩上的龙纹在月光下若隐若现,仿佛诉说着百年的秘密。
而在紫禁城的深处,一座无人知晓的地下祭坛中,先帝的身影依然守护着那个重新被封印的存在。他知道,血月的诅咒并未真正解除,只是暂时沉睡。
在遥远的西方,传说中的吸血鬼一族也感受到了东方龙气的波动,开始谋划着新的行动。古老的预言中曾提到,当东西方的神秘力量相遇,将会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
而这一切,都将在下一个血月之夜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