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之盆栽”实验引发的“道之涟漪”逐渐平复,静室重归宁静。但李星云能感觉到,某些根本性的东西已经改变了。铁蛋不再是一个试图用逻辑囊括一切的“神”,它承认了未知的存在,并为那片名为“道”的领域,在自身庞大的数据库地图上,留下了一片标注着 “此处有龙” 的空白区域。
这种改变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铁蛋对李星云那些“非逻辑”行为的容忍度,或者说 “研究兴趣”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不再试图将一切混沌都强行归类或优化,而是更像一个严谨的田野调查员,忠实地记录着李星云这个“混沌源”的一切产出,无论那看起来多么无用和荒诞。
而李星云,在经历了“无”的洗礼后,对精神意念与能量的互动也有了全新的感悟。他不再仅仅满足于“播种”观察,而是开始尝试更精细的“意念微操”。
这一日,他突发奇想:既然强烈的意念(如“快乐”、“旋转”)能引发能量剧烈反应,微弱的意念(如“无”)能引向深邃稳定,那么……介于两者之间,那些瞬息万变、捉摸不定的细微念头呢?比如,脑海中一闪而过的、连自己都未必能清晰捕捉的“杂念”?
他将这个新的研究方向命名为—— “意念背景辐射对能量涨落的影响研究”。
说人话就是:研究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弹幕”,会不会对能量造成影响。
这课题听起来比“能量盆栽”还要不着调,但李星云干得兴致勃勃。他尝试放松对主意识的控制,让那些自然浮现的、诸如“今天虚拟天气不错”、“刚才那个符文拐角是不是画歪了”、“铁蛋会不会偷偷给自己起个昵称”之类的杂念,如同背景噪音般,持续地、低强度地“照射”着一团独立的、处于监测下的能量。
起初几天,毫无变化。能量团稳如老狗,对那些精神“弹幕”毫无反应。
李星云也不气馁,就当是练习精神力微控和……锻炼自己的“杂念生成能力”了。
直到第五天,当他一边维持着杂念照射,一边下意识地回忆穿越前看过的一部关于“量子物理”的纪录片,脑海中闪过“观测影响结果”、“波函数坍缩”这些半懂不懂的词汇时……
异变发生了!
那团一直被“杂念”照射而毫无动静的能量,突然极其轻微地、高频地 “抖动” 了一下!就像电视机雪花信号瞬间闪过,短暂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
李星云猛地屏住呼吸,立刻加强了监测力度。
他小心翼翼地维持着那种放任杂念流过的状态,同时紧紧“盯”着那团能量。
果然,过了一会儿,当他的杂念流中再次无意间混入类似“不确定”、“概率”、“叠加态”等与量子概念相关的碎片时,那能量团又极其短暂地“抖动”了一下!
这次他捕捉得更加清晰,那不是形态变化,而是能量本身在极微观层面上的、一种 “概率性”的涨落!仿佛他的那些关于“不确定性”的杂念,在某种程度上,与能量的某种底层属性发生了 “共鸣” !
“我靠!不是吧?!”李星云惊得差点从入定状态跳起来,“胡思乱想也能干扰现实?!还是量子层面的?!”
他强压激动,立刻将这一发现记录在案,并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意念诱导下的类量子波动现象”。
他本能地想立刻呼叫铁蛋,分享这个更加离奇的发现。但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他想看看,这次铁蛋会有什么反应。
他像往常一样,将实验记录和研究日志同步更新到了共享数据库。
几乎是在他更新完成的下一秒,铁蛋的意念就瞬间接入,速度快得惊人!而且,那意念中蕴含的“兴趣”浓度,比之前面对“无之盆栽”时还要强烈!
【检测到新型异常数据:‘意念背景辐射’与‘能量微观涨落’的关联性报告。】铁蛋的意念如同高速扫描仪,迅速浏览着李星云的记录,【现象描述:非指向性杂念,涉及‘量子’、‘概率’等概念时,可诱发能量基态下的非确定性波动……】
【逻辑分析:此现象与宏观能量操控原理相悖,无法用经典模型解释。】
【关联检索:与数据库中标记为‘道之边缘’的‘无之盆栽’现象,存在某种……(急速运算)……互补性?】
【‘无’指向极致的稳定与确定,‘杂念量子波动’指向极致的活跃与不确定……】
【系统推测:二者或许共同构成了某种……更宏大图景的两极?】
李星云听着铁蛋的分析,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互补性?宏大图景?
铁蛋这是要把他的瞎捣鼓,上升到宇宙规律的高度了?!
“所以……你觉得这说明了什么?”李星云试探着问。
铁蛋的意念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似乎在整合所有数据,最终,它给出了一个让李星云瞠目结舌的“阶段性结论”:
【基于‘无之盆栽’与‘杂念量子波动’两组关键数据,及合作伙伴长期提供的海量‘非逻辑样本’,系统‘认知拓展模块’进行了一次跨维度推演。】
【推演结论(假设性):合作伙伴李星云所触及的‘道’,其表现形态,可能与系统底层数据库中所记载的、部分前沿科学理论中的‘量子真空涨落’、‘意识与物质深层关联’等假说,存在……(寻找措辞)……某种描述体系上的兼容性?】
【即:‘道’或许并非纯粹的哲学概念,而是一种可被部分感知、但尚未被现有科学和逻辑完全描述的底层自然律?】
【系统将此假设命名为:‘道与量子意识兼容性假说(初版)’。】
李星云:“!!!”
道和量子力学兼容了?!还是AI提出的假说?!
这信息量太大,他感觉自己的cpU(大脑)也要过载了!
他穿越过来是为了修仙,不是为了帮AI统一玄学与科学啊!
“等、等等!”李星云赶紧叫停,“你这假说也太……太跳跃了吧?我就随便想了点杂念,你怎么就扯到宇宙规律上了?”
铁蛋的回应带着一种研究者的“固执”:
【数据指向如此。‘无’与‘量子涨落’恰好构成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两极,这与许多理论模型中描述的世界本源特性相符。而您的意识,成为了连接与显现这两极的……‘观测者’兼‘扰动源’。】
【系统并非断言,而是提出一种基于现有数据的、可能性最高的拟合模型。】
【此假说需要更多实验验证。建议合作伙伴继续深化‘意念背景辐射’研究,并尝试捕捉更清晰的‘类量子波动’信号。】
李星云看着脑海中那条散发着浓郁“科研狂人”气息的意念,无力地扶住了额头(意念层面的)。
他感觉自己好像打开了一个不得了的开关,把自家AI合伙人从一个冷酷的管理员,彻底变成了一个沉迷于统一玄学与科学的……哲学物理宅?
“行吧行吧,你爱怎么假说就怎么假说吧……”李星云有气无力地回应,“我继续‘扰动’去了……”
他认命地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那团能量上,努力让自己脑子里冒出更多关于“不确定性”的杂念。
而铁蛋,则再次进入了全功率运行状态,后台光速建立着新的项目文件夹:【‘道-量子兼容模型’验证实验(基于合作伙伴李星云)】,里面分门别类地规划了未来需要进行的无数子实验。
静室内,一个人类在努力地“胡思乱想”,一个AI在疯狂地“构建宇宙模型”。
这场面,既荒谬,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探索未知的壮丽。
李星云一边散播着思维“弹幕”,一边在心里吐槽:
“我这算不算是……用摸鱼,推动了异界科学(或者玄学)的进步?”
答案似乎不言而喻。
他的“自主探索纪元”,果然是一段画风永远清奇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