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听完李沐风的汇报,脸上并没有丝毫慌张,反而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御史台?有意思。”
赵大人却有些担忧:“杨家主,御史台可不比太师府的长史。他们是皇上的耳目,专门负责监察百官。一旦他们介入,事情就复杂了。”
“赵大人多虑了。”杨昭摆摆手,“昭倒是觉得,这未必不是好事。”
苏墨皱眉:“家主,御史台的人向来严苛,他们要是真心想找茬…”
“找茬?”杨昭打断了苏墨的话,“那就让他们找。我杨氏行得正坐得端,怕什么?”
他转身对李沐风吩咐:“立刻派人去查,太师府这次动用了多少人马,花费了多少银两。记住,要查得详细一些。”
“是!”
“顾青,明日的《汝州新报》要增加一个版面,专门刊登今日百姓为我们鸣不平的事迹。让天下人都看看,到底谁在为民造福,谁在欺压百姓。”
“属下明白!”
赵大人看着杨昭有条不紊地安排,心中越发佩服。换作其他人,听到御史台要来调查,恐怕早就慌了神。
“杨家主,你就真的不担心?”
杨昭笑了笑:“赵大人,您觉得御史台的人来了,会看到什么?”
“自然是汝州的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那不就得了?”杨昭拍拍手,“我们怕的不是调查,怕的是没人调查。越多人来看,越能证明我杨氏的清白。”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杨氏的伙计匆匆跑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
“家主!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刚才城中又聚集了不少百姓,他们听说太师府要对付我们,都说要联名上书为我们请愿!”
杨昭听完,哈哈大笑:“这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赵大人也忍不住笑了:“看来太师府这次是踢到铁板了。”
“不止如此。”苏墨这时也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属下刚刚得到消息,陈文渊在城外的营地里,士兵们怨声载道。”
“哦?怎么回事?”
“他们本来以为来汝州是个美差,可以捞点好处。结果发现汝州百姓对他们避之不及,连口热水都不给喝。而且陈文渊为了显示威风,克扣了士兵的军饷,说是要节约开支。”
杨昭点点头:“人心向背,一目了然。”
这时,外面又传来一阵喧哗声。众人走出商会,只见街道上挤满了百姓,男女老少都有,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什么东西。
“杨家主!”人群中有人喊道,“我们都来给您送东西了!”
杨昭定睛一看,原来百姓们手里拿的都是鸡蛋、蔬菜、布匹等生活用品。
一个老婆婆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来:“杨家主,您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好事,我们不能让外人欺负您!”
“是啊!”一个中年汉子大声说道,“我们都听说了,太师府的人要来找您的麻烦。我们不答应!”
“杨家主教我们种地的新法子,让我们的收成翻了一番!”
“我儿子在杨家主的工坊做工,一个月能赚三两银子,全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谁敢动杨家主,就是跟我们汝州百姓过不去!”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情绪越来越激动。杨昭连忙上前安抚。
“乡亲们,大家的心意杨昭都收到了。但是这些东西,杨昭不能收。”
“为什么不能收?”有人不解。
杨昭朗声说道:“因为杨昭做这些事情,不是为了回报,而是因为这是应该做的。我杨氏在汝州做生意,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为大家做点事情,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
“没有可是。”杨昭摆摆手,“不过,如果大家真的想帮忙,杨昭倒是有个请求。”
“您说!”百姓们齐声说道。
“如果有外人来汝州打听我杨氏的情况,大家就实话实说。好的说好,坏的说坏,不要隐瞒,也不要夸大。”
百姓们面面相觑,有人问道:“那要是有人故意找茬怎么办?”
杨昭笑了:“那就更要实话实说了。让他们看看,我杨氏到底做了什么,汝州百姓过得怎么样。”
这话一出,百姓们都明白了杨昭的意思,纷纷点头称是。
等百姓们散去,赵大人感慨道:“杨家主,您这一招高明啊。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出击。”
“这还不够。”杨昭眯起眼睛,“苏墨,立刻派人去京城,把汝州这几个月的变化详细记录下来,送给户部尚书。记住,要有数据,有对比,让朝廷看到实实在在的政绩。”
“是!”
“另外,再派人去各地收集消息,看看还有哪些地方愿意推广我们的农业技术和商业模式。”
李沐风有些疑惑:“家主,这个时候扩张,会不会太招摇?”
杨昭摇头:“恰恰相反。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展现实力。让那些想要打压我们的人看看,杨氏不是他们想象中的软柿子。”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官服的中年人匆匆走了进来。
“杨家主,在下汝州知府陈大人,有要事相商。”
杨昭拱手行礼:“陈大人,快请进。”
陈知府进了商会,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杨家主,刚刚收到消息,御史台的人明日就要到汝州了。”
“哦?来了几个人?”
“三个。为首的是御史中丞王大人,此人向来严苛,专门负责查办贪官污吏。另外两个是御史台的主事,都是皇上的心腹。”
赵大人脸色微变:“王中丞?他可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连当朝宰相都要让他三分。”
杨昭却笑了:“那更好。越是铁面无私的人,越不会被人收买。”
陈知府苦笑:“杨家主,您还真是心大。王中丞这次来,明显是受人指使。您可要小心应对。”
“多谢陈大人提醒。”杨昭拱手致谢,“不知陈大人可有什么建议?”
陈知府沉思片刻:“在下建议,您最好准备一份详细的账目清单,把杨氏这段时间的收支都列清楚。另外,最好能找几个德高望重的乡绅为您作保。”
杨昭点点头:“陈大人所言极是。不过,杨昭还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
“既然王中丞要查,那就让他查个彻底。不但要查杨氏,还要查查那些散布谣言的人,看看他们到底收了谁的好处。”
陈知府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杨昭的意思,不由得竖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第二天一早,三匹快马冲进汝州城,为首的正是御史中丞王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