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相亲
老王掐灭第三根烟时,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朋友坐在对面,表情有些尴尬,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要不...再考虑考虑?”朋友试探着问,“毕竟你这个年纪,能遇到个愿意跟的不容易。”
老王没接话,目光落在桌上的工资卡上。那张薄薄的塑料卡片,承载了他二十多年来的朝九晚五。他想起车间里那些年轻人在手机上刷到的短视频,里面常说“中年男人的底气是存款给的”,不禁苦笑了一下。
“她长得挺周正的,一看就是过日子的人。”朋友还在努力,“两个孩子也懂事,我去的时候还在写作业呢。”
老王终于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我知道她不容易。三十五岁,拖着两个半大小子,日子肯定难。”
他顿了顿,从抽屉里摸出一本存折,摊开来。上面的数字不多不少,正好九万三千块。
“这是我攒了半辈子的钱。原本想着,要是真能找到个合适的,就付个首付买个小房子。”老王的指腹摩挲着存折边缘,“八万八给了她,我就剩五千块。四十五岁,从头再来?”
朋友不说话了,低头喝了一口已经凉透的茶。
“我不是嫌她带孩子。”老王又说,像是解释给自己听,“但我算了一笔账。两个孩子上学,一年学费杂费就得两万块。吃穿用度,一个月最少三千。再过几年,上大学、娶媳妇、买房子...我就是拼了老命,也挣不来这么多钱啊。”
他想起见面时那个女人。三十五岁的年纪,眼角已经有了细密的皱纹,但收拾得利落干净。说话时总是微微低着头,偶尔抬眼看他一下,又很快移开视线。能看出来,是个本分人。
“她说不要车不要房,是啊,因为这些她都知道我没有。”老王苦笑,“但日子不是这么过的。两个孩子正在长身体,吃穿不能省。学校要交钱的时候,我不能说‘等等,等我攒够了再说’。”
朋友叹了口气:“那你打算怎么办?总不能一直一个人吧?”
老王沉默了一会儿。他想起过年时回老家,八十岁的老母亲拉着他的手说:“儿啊,妈就盼着能看到有个人照顾你。”他也想有个家,有个人说说话,有盏灯等着他下班。
可是...
“那天见面,大儿子一直没正眼看我。”老王突然说,“十岁的孩子,什么都懂了。他看我的眼神,就像看一个要来抢走他妈妈的外人。我说给孩子买点吃的,那孩子说‘不用,我妈会买’。”
他点起第四根烟,烟雾缭绕中,脸上的皱纹显得更深了。
“我能对他好,能供他吃穿上学。可是等他长大了,结婚那天,会请我坐主桌吗?将来有了孙子,会让我抱吗?”老王摇摇头,“不会的。在他心里,我永远是个外人。”
朋友终于不再劝了,只是问:“那你怎么回复?人家还等着信呢。”
老王站起身,从衣柜最底下摸出一个小铁盒,打开来里面是一沓整齐的现金。
“这五千块钱,你帮我带给她。就说是我给孩子的见面礼,亲事就算了。”老王说得很慢,每个字都像是斟酌过,“别说别的,就说我配不上她,祝她找到更好的。”
朋友惊讶地看着他:“你这是...”
“她日子难,带着两个孩子不容易。”老王望向窗外,夜色已经完全降临了,“这钱不多,但能应应急。我一个大人,怎么都好过。”
朋友走后,老王一个人坐在屋里。电视里放着热闹的综艺节目,主持人笑声不断,但屋子里却静得可怕。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相册,里面是厂里组织旅游时拍的照片。都是集体照,他总是站在最边上,笑着,但看起来依然孤单。
手机亮了一下,是老母亲发来的语音消息:“儿啊,相亲相得怎么样?姑娘人好不好?”
老王听着母亲关切的声音,眼眶突然有点发热。他深吸一口气,回复道:“妈,人挺好的,但是不太合适。您别操心,我一个人过得也挺好。”
发完消息,他关掉电视,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窗外,万家灯火依次亮起,每一盏灯背后,都是一个家的故事。
老王站起身,开始给自己煮面条。水开的时候,热气糊了一窗。
他知道,明天太阳照常升起,他还是要上班下班,一个人吃饭睡觉。日子就像车间里传送带,循环往复,不见尽头。
但至少,他保住了那点可怜的存款,也保住了一个人最后的底气。
面条煮好了,老王端着碗走到窗前。夜色深沉,但总有几盏灯,固执地亮着。
就像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