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面具内侧的地图图案在烛火下渐渐清晰。那是一片错综复杂的巷道分布,标注着几个不起眼的红点,其中一个红点旁边刻着个“甲”字,正是城隍庙附近的位置。
“这是长安城西的贫民窟地图。”裴长史铺开长安舆图,将面具上的图案与之比对,“这里住的大多是外来务工的贫民,鱼龙混杂,确实适合影阁藏身。”
阿竹指着其中一个位于贫民窟中心的红点:“这个‘丙’字标记最醒目,说不定就是他们的主据点。”
周衍用指尖点在“丙”字位置:“这里以前是个废弃的酒坊,三百年前就烧了,只剩下个地窖,后来被土埋了,很少有人知道。”
“地窖?”林清玄眼睛一亮,“正好用来藏东西,还能隔绝气息,难怪玄案司查了这么久都没发现。”
风玄子嘬了口烟:“事不宜迟,今晚就去探探。老裴留着应付官府,免得动静太大引人注意,我们几个去就行。”
深夜的贫民窟格外安静,只有几条野狗在巷子里游荡,见到人就夹着尾巴躲开。残破的房屋歪歪斜斜地挤在一起,窗户里没有一点光亮,像是一只只空洞的眼睛。
按照地图的指引,众人在一片杂草丛生的空地前停下。周衍拨开齐腰深的蒿草,露出底下一块松动的青石板:“就是这里了。”
阿竹和林清玄合力掀开石板,一股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夹杂着淡淡的酒气和霉味。地窖口黑黢黢的,深不见底,只有一根锈迹斑斑的铁梯通往下面。
“我先下去。”周衍点亮火把,率先踏上铁梯。铁梯发出“咯吱”的声响,仿佛随时会断裂。
地窖里比想象中宽敞,约有半间屋子大小,墙角堆着些破旧的酒坛,坛口爬满了蜘蛛网。火把的光芒照亮四周,阿竹发现墙壁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符号,与城隍庙暗格里的符纸纹路一模一样。
“果然是影阁的据点。”木灵指着墙角的一张木桌,桌上放着个砚台,砚台里的朱砂还没干,“他们刚离开不久。”
周衍检查着那些酒坛,突然皱起眉头:“这里面装的不是酒。”他打开一个酒坛,里面赫然装着一具少年的尸体,尸体已经僵硬,脸上还带着惊恐的表情,眉心处有个细小的针孔。
“是被抽走了魂魄!”阿竹倒吸一口凉气,“影阁抓这些孩子做什么?”
林清玄检查完尸体,脸色凝重:“针孔里有‘聚魂散’的残留,和之前的腐心散同出一源。他们是想用孩童的生魂炼制‘百鬼幡’,那是幽冥司的邪器,能操控百鬼,威力极大。”
风玄子在墙角发现一个暗门,门后是个更小的石室,里面放着个黑色的箱子。打开箱子,里面没有金银财宝,只有一叠卷宗和一个银色的面具——面具上刻着的“影”字,比之前那个更加复杂,显然是更高阶的影卫所有。
卷宗里记载着影阁的计划:冬至夜子时,用百鬼幡引百鬼冲击皇城龙脉,同时派影卫潜入皇宫,刺杀当今圣上,趁机在长安制造混乱,复兴幽冥司。
“好狠毒的计划!”阿竹握紧拳头,卷宗上的字迹狰狞,仿佛能看到影阁之人写下这些时的疯狂。
就在这时,地窖外突然传来脚步声,有人在上面说话,声音沙哑,正是之前在城隍庙遇到的影卫!
“……那小子的魂魄真好用,聚魂幡的威力又强了几分……”
“别废话,赶紧把剩下的孩童带下去,耽误了大人的事,有你好果子吃!”
众人赶紧熄灭火把,躲到酒坛后面。地窖口的青石板被掀开,几道手电筒的光柱扫了进来,随后传来孩童的哭泣声和拖拽声。
“他们抓了新的孩子!”木灵的声音里带着愤怒,藤蔓在她指尖悄悄蔓延。
周衍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大家别冲动。他看着被拖进来的三个孩子,最小的看起来只有五六岁,吓得浑身发抖。
影卫将孩子绑在石室中央的柱子上,拿出装着聚魂散的针管,准备下手。
“动手!”周衍低喝一声,率先冲了出去。火把再次亮起,金光在他掌心炸开,逼得影卫连连后退。
阿竹祭出星图玉佩,金光射向绑着孩子的绳子,绳子应声而断。木灵的藤蔓缠住影卫的脚踝,林清玄撒出的药粉让他们浑身麻痹,动弹不得。
前后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几个影卫就被制服了。阿竹解开孩子身上的绳子,将他们护在身后:“别怕,我们是来救你们的。”
最小的孩子怯生生地抓住阿竹的衣角:“哥哥,那些坏人说……要把我们变成鬼……”
阿竹摸了摸他的头:“不会了,以后再也没人能伤害你们了。”
周衍检查着被制服的影卫,发现其中一个戴着高阶银色面具,正是卷宗里提到的“影魁”。他摘下对方的面具,露出一张苍白的脸,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像是被人抽走了七情六欲。
“说!新幽主是谁?”周衍厉声问道。
影魁没有回答,只是死死地盯着阿竹,嘴角突然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随即脑袋一歪,没了气息——他也咬碎了嘴里的毒囊。
地窖里的空气再次变得沉重。虽然救了孩子,捣毁了据点,却还是没能找到新幽主的线索。
阿竹看着影魁脸上诡异的笑容,心里突然升起一股寒意。他总觉得,这个新幽主,离他们很近,近到让人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