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疑云深锁
赵铭的出现,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瞬间荡开。深夜、树林、三人同行、孙炜苍白的脸色……这一切组合在一起,本身就充满了可疑的气息。而他偏偏就在这个时间点,“恰好”出现在这里。
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林晓眼底闪过一丝极快的锐芒,但面上却迅速浮现出恰到好处的无奈与疲惫。他抬手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一丝沙哑:“探讨厨艺?算是吧。孙炜最近心态有些浮躁,训练总出岔子,我和苏老师找他谈了谈,顺便带他出来走走,醒醒脑子。”
他话语自然,将三人的行踪归结于“导师对问题学员的深夜谈心”,合情合理。同时,他毫不避讳地点出孙炜的“问题”,反而显得坦荡。
苏杭则依旧是那副冷冰冰的样子,只是瞥了赵铭一眼,嘶哑地“嗯”了一声,算是打过招呼,目光却若有似无地扫过赵铭手中那几本崭新的烹饪书,眼神深处掠过一丝审视。
孙炜的心几乎跳到了嗓子眼,他强迫自己低下头,避开赵铭的视线,努力做出一种被批评后沮丧又带着点不服气的样子,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口袋里那个厚厚的信封。这细微的动作,或许并未逃过赵铭的眼睛。
“原来如此。”赵铭脸上的惊讶化为理解和同情,他看向孙炜,语气温和地劝慰道:“孙炜,林主厨和苏老师都是为了你好。学院的理念是严格了些,但根基打得牢,未来才走得更远。有什么想不通的,也可以跟我们这些学长聊聊,别一个人钻牛角尖。”
他表现得无懈可击,像一个真正关心学弟的模范前辈。
林晓顺势接过话头,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这么晚了,赵同学是刚从图书馆回来?真是勤奋。”
赵铭举了举手中的书,笑容坦然:“是啊,有些关于分子料理和传统酱汁结合的理论点不太明白,想去查点资料。没想到图书馆闭馆时间提前了,只好借出来回宿舍看。正好路过这里,就看到你们了。”他解释得滴水不漏,甚至连书籍的类别都具体到了“分子料理与传统酱汁结合”,与他平日展现出的好学形象完全吻合。
四人各怀心思,一同沿着石板小径往宿舍区走去。气氛看似缓和,实则暗流涌动。
林晓与苏杭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明白,赵铭的出现绝非偶然。他极有可能是一直在暗中监视孙炜,或者至少是察觉到了孙炜今晚的异常动向,特意前来确认,甚至是为了给接应者打掩护或观察事态发展。他的“偶遇”,本身就是一种试探。
回到宿舍区,各自分开。孙炜几乎是逃也似的冲回了自己的房间,关上门,背靠着门板大口喘息,冷汗这才后知后觉地涔涔而下。
林晓和苏杭则一同回到了“山海轩”后院那间兼作办公室的小茶室。
“他起疑了。”苏杭肯定地说,他拿起桌上一个冷却的金属模具,无意识地用手指摩挲着边缘,眼神锐利,“时间点太巧。而且,他身上的‘味道’,更冷了。”
林晓给自己倒了杯冷掉的茶水,一饮而尽,试图压下心头的烦闷。“他知道我们可能怀疑他了,但他不确定我们掌握了多少,更不确定孙炜是否已经暴露,或者……是否已经被我们策反。他刚才那番话,既是试探,也是一种警告和施加压力。”
“孙炜是个破绽。”苏杭直言不讳,“他撑不了多久。赵铭很快就会从他那里找到突破口。”
“我知道。”林晓放下茶杯,目光沉静,“所以,我们要加快速度。假情报已经送出去了,接下来,‘味王’那边必然会有动作。我们要利用这个时间差,做好两件事。”
“第一,稳住赵铭,不能让他狗急跳墙,在学院内部造成更大的破坏。第二,我们要找到他,或者他背后之人,与‘味王’乃至那个神秘国际资本联系的切实证据。光是学员间的私下接触,分量还不够。”
就在这时,林晓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拿出来一看,是安曼发来的信息,内容很短,却让他瞳孔微缩:
「效能中心近期数据流有异常访问痕迹,源头经过多层伪装,技术很高明,在追踪时被切断。对方的目标,似乎是基础能量配比模型。」
对手比他们想象的更狡猾,也更迫不及待。不仅在人力上布局(赵铭、孙炜),还在技术上试图直接窃取核心机密——效能中心的基础能量配比模型,那是支撑所有“灵魂”酱料和独特烹饪手法的理论基石!
“看来,我们的对手是多方位的。”林晓将手机信息给苏杭看,脸色凝重,“赵铭这边是明线,吸引我们注意,可能还有暗线,在试图直接撬开我们的保险箱。”
苏杭看着那条信息,沉默了片刻,忽然说道:“石磊说,赵铭身上有‘纸墨’味,有‘假装出来的甜’,还有‘铁锈般的冷’。”
林晓愣了一下,不明白苏杭为何突然提起这个。
苏杭抬起眼,眼中闪烁着分析的光芒:“‘纸墨’可以理解,他伪装成好学的人设。‘甜’,是他表现出来的温和友善。那‘铁锈般的冷’呢?这不像是一个普通商业间谍该有的‘味道’。”
林晓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
“我见过那种味道的人。”苏杭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回忆的冰冷,“不是在厨房,是在……更早以前,一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骨子里带着‘毁灭’倾向的人身上。赵铭背后的,可能不只是商业竞争那么简单。那份‘冷’,是视规则和生命如无物的寒意。”
这个推测让茶室内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度。如果苏杭的感觉是对的,那么他们面临的,可能不仅仅是想要击败他们的竞争对手,而是……更危险的存在。
第二天,学院的一切似乎恢复了正常。孙炜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反而表现得异常“老实”,训练时沉默寡言,努力完成每一项指令,对赵铭也刻意保持了距离。赵铭则一如既往,温和友善,乐于助人,仿佛昨夜的一切真的只是一场偶遇。
然而,暗中的调查和戒备已经提升到了最高级别。安曼带着技术团队全力加固效能中心的防火墙,并试图反向追踪那个异常访问的源头。林晓和苏杭则不动声色地调整了内部的一些安排,加强了对核心区域和数据的监控。
下午,石磊在帮忙整理感官训练室的香料时,又一次“偶遇”了赵铭。赵铭正在指导一个低年级学员辨认几种相似香草的区别,耐心细致。
石磊抱着香料罐子从他身边经过时,鼻子不由自主地轻轻抽动了几下。他停下脚步,歪着头,有些困惑地看向赵铭。
赵铭注意到他的目光,微笑着转过头:“石磊,怎么了?我身上沾到什么味道了吗?”
石磊盯着他,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努力分辨,最后用一种不确定的、略带迟疑的语气,小声嘟囔了一句:
“味道……好像淡了一点……但是……更乱了……”
他说完,好像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抱着罐子快步走开了。
赵铭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虽然瞬间恢复,但那抹温和之下,似乎有什么东西悄然裂开了一道缝隙。石磊那看似懵懂的话语,像一根无形的针,精准地刺破了他精心维持的伪装。
三天后的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城市。豆大的雨点砸在学院的玻璃窗上,噼啪作响,天色提前暗沉下来。
林晓正在办公室审阅新菜单的成本核算,桌上的内线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是前台接待略显紧张的声音:
“林主厨,有一位先生想见您,他说他姓魏,是‘顶峰资本’的代表,之前与我们联系过……”
顶峰资本!那个在背后支持“味王集团”的国际资本!
林晓的心猛地一沉。他们来了,而且来得如此直接,如此迅速!是在假情报送出后前来试探虚实?还是因为赵铭那边传递了某种信息,促使他们改变了策略,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请他到一号会客室。”林晓沉声吩咐,放下电话,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领,眼神变得锐利而坚定。该来的,终究来了。
他拿起手机,快速给苏杭和安曼分别发了一条信息:
「客人到了。顶峰资本。」
当他推开一号会客室厚重的木门时,看到一个穿着剪裁合体、价格不菲的深灰色西装的男人正背对着他,欣赏着墙上挂着一幅关于“山海”意境的水墨画。听到开门声,男人缓缓转过身。
他大约四十岁上下,面容俊朗,嘴角带着一丝公式化的微笑,但那双眼睛却异常锐利,仿佛能穿透人心。他伸出手,动作优雅,语气从容:
“林晓主厨,久仰大名。鄙人魏谦,顶峰资本,亚洲区投资总监。”
林晓与他握手,感受到对方手掌干燥而有力的触感。他注意到,这个魏谦的身上,有一种混合着古龙水、高级雪茄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类似于金属和硝烟般冰冷锐利的气息。
这种气息,与苏杭描述的,赵铭身上那股“铁锈般的冷”,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