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裂痕初现
岭南的雨季,空气黏稠得能拧出水来,连带着人心也仿佛被裹上了一层湿重的阴翳。黄埔军校大礼堂内,正在举行一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周年的集会。庄严肃穆的遗像高悬,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垂于两侧,本该是凝聚共识、砥砺前行的时刻,一种无形的张力却在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中悄然蔓延。
邓枫坐在中排靠过道的位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异常。他能感觉到,左右两边的学员,虽然穿着同样的军装,保持着相似的坐姿,但气息却泾渭分明。左侧,以陈赓、杨松等人为核心的区域,沉静中带着一种克制的坚定;而右侧,以贺衷寒、曾扩情等人为首的学员们,则隐隐透着一股躁动与蓄势待发。
集会按部就班地进行,教育长官宣读总理遗嘱,回顾革命历程。轮到学生代表发言时,气氛开始变得微妙。一位公认思想左倾的学员上台,他慷慨陈词,在追念孙先生的同时,着重强调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呼吁继承先生遗志,将国民革命进行到底。
“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左派代表的声音在礼堂回荡。
话音刚落,右侧区域立刻响起一阵并不响亮、却足够清晰的嗤笑声和零星的咳嗽声,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与挑衅。邓枫看到贺衷寒侧过头,与身旁的人低声交换着眼神,嘴角挂着一丝冷峭的弧度。
紧接着,一位右派学员代表上台。他同样先是对孙先生表达了深切缅怀,但话锋随即一转:“然而,革命事业,首重纯洁!必须严防外部势力渗透,警惕有人假借革命之名,行分裂破坏之实!吾辈军人,当只知有党,不知有派;只知主义,不知其他!”
“说得好!”
“拥护纯粹革命!”
右侧人群中爆发出几声突兀的叫好,破坏了会场应有的肃静。
左派学员这边顿时怒目而视,有人忍不住低声斥责:“胡说八道!”
“安静!保持纪律!”台上的教育不得不出面维持秩序,但语气中透着一丝无奈,显然对眼下这种局面也感到棘手。
双方代表的发言,如同两支对垒的军队,在思想的战场上已然短兵相接。火药味越来越浓,空气仿佛被点燃,只需一点火星,就能引爆全场。
导火索最终在一个口号上被点燃。当集会临近尾声,主持人带领众人呼喊革命口号时,在惯例的“打倒列强!除军阀!”之后,左派学员中有人振臂高呼:“拥护三大政策!中国革命万岁!”
这激起了右派学员的强烈反弹。几乎同时,另一股更响亮、更整齐的声浪猛地炸开:“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清除一切破坏分子!”
两股声浪如同两道对撞的潮水,在礼堂中央轰然交汇、互相碾压。起初只是口号的对垒,但激愤的情绪迅速失控。不知是谁先推搡了对方,怒骂声立刻取代了口号。
“你们想干什么?”
“你们才是革命的叛徒!”
“滚出去!”
场面瞬间混乱起来。前排有人站了起来,互相指斥,肢体冲突一触即发。椅子被撞倒发出刺耳的声响,原本整齐的队列变得扭曲。邓枫看到陈赓猛地站起身,试图挡住几个情绪激动的右派学员,脸上是少见的严峻。杨松则紧紧拉住身边一位几乎要冲出去的左派同学,低声急促地劝说着。
邓枫自己没有动。他依旧坐在那里,仿佛激流中的一块礁石,冷静地观察着这失控的一切。他看着那些平日里或许还能在同一张饭桌上吃饭、在同一个操场上操练的同窗,此刻却因信仰与立场的分歧,变得面目狰狞,势同水火。
他心中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深沉的悲哀与明悟。周恩来所指出的那个“彻底的革命”所必须面对的内部敌人,那个阻碍新生的旧世界的幽灵,此刻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就具象化在这些狂热的、叫嚣着“纯粹”与“清除”的年轻面孔上。
教育们和值星官终于强行介入,厉声呵斥,将冲突的双方强行分开。集会在一片狼藉和不欢而散中仓促结束。
学员们默默地、带着未消的怒气陆续离场。邓枫走在人群中,看着前方泾渭分明、互不理睬的两拨人,又回头望了一眼礼堂内那面在混乱中微微歪斜的青天白日旗。
裂痕,已不再是水面下的暗流。它已然浮出水面,清晰可见,并且,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撕裂着这片曾经充满理想主义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