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智取隘口
战线虽然暂时稳住,但僵持下去,于己方极为不利。隘口居高临下的敌军,拥有源源不断的弹药补给和坚固工事,而邓枫这个伤亡近半的排,弹药消耗巨大,士兵疲惫,更重要的是,时间拖得越久,士气越容易再次低落。必须破局!
连部的传令兵再次冒着生命危险匍匐过来,带来了连长的最新指令和更严峻的现实:主攻方向受阻严重,伤亡很大,短时间内无法给予他们有力支援,要求他们务必想办法自行打开局面,至少牵制住敌军大量兵力。
自行打开局面?谈何容易!邓枫眉头紧锁,目光再次投向那道如同巨兽般盘踞的隘口。正面强攻,无疑是让剩下的弟兄们去送死。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回忆着课堂上讲过的各种战例,回忆着地图上对这一带地形的标注。
他的目光越过正面的火网,投向隘口侧翼那更加陡峭、近乎垂直、布满了灌木和怪石的山脊。那里,几乎看不到人工工事的痕迹,显然,敌军认为那里是“天险”,难以逾越,故而防御薄弱。
一个大胆的、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思绪——迂回!侧翼奇袭!这与他当初在演习中端掉蓝军指挥部的战术思路,何其相似!
但这一次,不再是演习。地形更复杂,敌人更真实,后果更残酷。
他迅速将几个班长和罗友胜召集到身边,尽量压低身体,躲避着不时飞过的流弹。
“正面强攻不行,”邓枫开门见山,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我观察了侧翼,那边山势虽陡,但植被和岩石可以提供掩护,敌军防守必然松懈。”
他用手在泥地上快速画了一个简略的草图:“我的想法是,我带一支精干的小分队,从侧翼摸上去,打掉他们的指挥点或者重火力点。只要侧翼一乱,正面压力必然大减,届时你们抓住机会,全力猛攻!”
此话一出,几个班长都愣住了。罗友胜眉头紧皱,盯着那草图,沉声道:“那边太陡了,而且路线不明,万一被发觉,就是活靶子。”
“我知道风险很大。”邓枫迎着他的目光,眼神坚定,“但这是目前打破僵局唯一可能的机会。正面耗下去,我们迟早被打光。侧翼看似危险,实则是唯一的生路,也是取胜之机!”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敌军骄横,认定侧翼安全,戒备必然松懈。我们人少目标小,利用地形和夜色(此时已近黄昏)掩护,成功的可能性并非没有。一旦成功,不仅能解我们之围,更能为整个连队,甚至整个进攻部队打开通道!”
他的分析条理清晰,利弊权衡到位,更重要的是,他指出了在绝境中蕴含的一线生机。几个班长互相看了看,眼神中的疑虑渐渐被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所取代。他们都知道,邓枫说的是事实。
“需要多少人?”罗友胜直接问道,这几乎等同于默认了这个冒险的计划。
“不需要多,但要最精锐、最灵活、最擅长山地行动的。”邓枫目光扫过众人,“我算一个。罗友胜,你经验丰富,山地行动能力强,算一个。还需要五个好手,最好是猎户出身或者惯走山路的。”
人选很快确定下来,包括罗友胜在内,一共七人,组成了这支敢死队般的迂回小分队。
邓枫将排的指挥权暂时交给了一班班长,郑重嘱咐:“我们走后,正面一定要保持压力,做出继续强攻的态势,吸引敌军注意力!但不要真的硬冲,等我们那边的信号!”
“排长……邓兄弟,你们……小心!”一班班长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复杂。这一刻,他不再将邓枫仅仅看作一个学生官。
邓枫最后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装备,将步枪背好,子弹带勒紧,手榴弹挂在顺手的位置。他看了一眼西边即将沉入山峦的夕阳,残阳如血,映照着他年轻却坚毅的侧脸。
没有豪言壮语,他只是对选定的六名队员,包括罗友胜,简单地说了一句:“出发。”
七道身影,如同融入暮色的狸猫,利用地形掩护,迅速脱离了主阵地,向着那看似不可逾越的陡峭侧翼,悄无声息地潜行而去。他们将理论上的奇袭,付诸于这场胜负难料、生死一线的实战冒险。所有人的希望,连同邓枫个人指挥生涯的一次重大赌博,都寄托在了这次隐秘的迂回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