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裁缝铺的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铁柱正在整理布料,眉头紧锁。店里堆满了各色布料,几乎无处下脚。母亲坐在角落里缝制一件中山装,针线在她手中穿梭自如,但速度明显比年轻时慢了许多。周姐在柜台前接待顾客,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二狗则忙着将做好的衣服打包,动作略显慌乱。
老板,又来新订单了!二狗兴奋地跑进来,手里挥舞着一张订单,差点绊倒在一捆布料上,纺织厂又要订五十套工装,说是给新招的工人穿的。
铁柱接过订单,眉头却越皱越紧。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批大宗订单了,虽然生意好是好事,但店里的人手明显不够用。他瞥了一眼角落里那台老旧的缝纫机,它时不时发出吱呀的抗议声,仿佛也在诉说着超负荷工作的疲惫。
周姐,我们现在手头还有多少活没做完?铁柱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
周姐翻看着账本,叹了口气:李校长家的十套校服还没交货,人民医院的白大褂还差二十件,再加上这些零散的定制...她抬起头,眼神忧虑,要是再接这个单子,恐怕得熬夜赶工了。而且...她压低声音,咱们的布料库存也不够了。
母亲放下手中的针线,轻声说:柱子,别太拼命了。钱是赚不完的,身体要紧。她的眼中满是心疼,自从丈夫去世后,她格外担心儿子会累垮。她注意到铁柱眼下的乌青,那是连日熬夜留下的痕迹。
铁柱走到母亲身边,握住她粗糙的手:娘,您放心,我心里有数。但他心里明白,这些订单来之不易,若是推掉,可能会失去重要的客户。更何况,合作社刚成立,他不能在第一单就掉链子。
就在这时,李老板踱着步子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个紫砂壶,一副悠闲模样:哟,忙着呢?他环视了一圈堆得满满的布料,生意这么红火,是该考虑扩大规模了。
铁柱苦笑道:李叔说得轻巧,扩大规模哪是那么容易的事。请人要钱,租场地要钱,买设备更要钱。他指了指那台老缝纫机,光是换台新机器,就得花掉大半个月的利润。
嘿,你小子现在可是咱们这一片的红人啊。李老板呷了口茶,纺织厂、医院、学校...大单子都找你,让我们这些老家伙怎么活?虽是玩笑话,但语气中难免带着几分酸意。
周姐急忙打圆场:李老板说笑了,要不是大家帮衬,我们哪能接到这些单子。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喧哗。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男子带着两个随从走了进来,打量了一下店铺,眉头微皱:请问,赵铁柱老板在吗?
铁柱迎上前:我就是。您有什么事?
男子递上一张名片:我是惠民服装厂的经理。听说您手艺不错,我们厂想跟您合作。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们可以投资扩大您的店铺,您负责技术和生产,利润三七分成。
这话一出,店里顿时安静下来。周姐和二狗面面相觑,母亲手中的针线也停了下来。李老板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来人。
铁柱的心跳加速了。这个机会来得太突然,也太诱人。有了服装厂的投资,他就不用再为资金发愁,可以堂堂正正地扩大规模。但是...
为什么找我?铁柱谨慎地问,你们厂完全可以自己生产。
经理笑了笑:实话跟您说,我们看中的是您的手艺和口碑。现在市场上机器生产的衣服太多,手工精细的反倒成了稀缺货。他指了指墙上挂着的成品,我们要做的就是高端定制市场。
铁柱沉默了片刻。这个提议确实诱人,但他想起了父亲的话:做人要踏实,一步一个脚印。突然扩张,真的好吗?
让我考虑考虑。铁柱最终说道。
送走服装厂的人后,店里炸开了锅。
老板,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二狗激动地说,有了投资,咱们就能租个大点的店面,再请几个人...
周姐却面露忧色:可是,万一合作出了问题怎么办?咱们辛苦打拼的招牌,可不能就这么交给别人。而且,她压低声音,我听说惠民厂的风评不太好,经常拖欠小供应商的货款。
母亲轻声说:柱子,娘不懂做生意,但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饭。那些人看着精明,你可要当心。
李老板拍拍铁柱的肩膀:小子,这是个机会,也是个陷阱。你自己掂量清楚。
铁柱一整夜没睡好。他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心里天人交战。扩大规模确实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但以这种方式,真的合适吗?
第二天,他特意去考察了那家服装厂。厂房很大,机器很新,工人们忙碌而有序。但当他提出想看看设计部门时,经理却支支吾吾地推脱了。
我们主要是做代加工的,设计这方面还得靠您这样的专业人才。经理的笑容有些勉强。
铁柱心里一沉。他明白了,对方看中的不是他的设计能力,而是他辛苦积累的客户资源和人脉。
回店的路上,他经过那片正在建设的新区。高楼拔地而起,脚手架林立,工人们像蚂蚁一样忙碌着。他突然想起自己刚进城时,也是在工地上推砖搬瓦。
那时的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裁缝铺。现在梦想实现了,他却面临着新的选择。
回到店里,他发现母亲正在教二狗缝纫技巧。老人耐心地指导着,二狗学得认真。周姐则在整理布料,见到他回来,急忙迎上来。
老板,刚才又来了几个订单,我都记下了。她递过账本,眼神中带着询问。
铁柱翻看着订单,突然问道:周姐,如果我们要扩大规模,你觉得该怎么做?
周姐愣了一下,认真地说:我觉得,咱们可以慢慢来。先多请一两个手艺好的师傅,等业务稳定了,再考虑扩大店面。她顿了顿,毕竟,质量才是根本。最近因为赶工,已经有两件衣服需要返工了。
母亲也走过来:柱子,你爹常说过,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别太着急。
铁柱看着她们,心中豁然开朗。是啊,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靠的就是踏实和信誉。若是贪图快钱,反而可能失去最宝贵的东西。
第二天,他回绝了服装厂的合作提议。经理很意外,甚至提出可以提高分成比例,但铁柱态度坚决。
谢谢您的好意,但我还是想靠自己一步步来。他平静地说。
经理悻悻而去后,李老板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拍手称赞:好小子!有骨气!我就知道你没看错人。
铁柱笑了笑:李叔,您就别取笑我了。不过,有件事真想请您帮忙。
说吧!只要我能办到。
我想请您和其他几位老板一起,咱们成立个裁缝合作社。铁柱眼中闪着光,资源共享,订单分包,利润按劳分配。这样既能接大单,又能保证质量。
李老板愣住了,随即哈哈大笑:好主意!真是好主意!这样谁也不吃亏,还能把市场做大。
说干就干。铁柱立即联系了其他几家裁缝店的老板,大家对这个提议都很感兴趣。经过几次商议,县城裁缝合作社正式成立,铁柱被推选为理事长。
然而,合作社的运营并不顺利。首先是资金问题。接大单需要先垫付布料和人工成本,几家小店都拿不出太多流动资金。铁柱咬牙用自己的积蓄垫付了第一笔款项,但这也让他的个人经济状况捉襟见肘。
其次是人员调配问题。各家店的老师傅都有自己的做事习惯,很难统一标准。有一次,因为两批货的针脚密度不一致,差点被客户退货。
最头疼的是设备问题。老旧的缝纫机经常出故障,维修费用不菲。铁柱计算过,买新机器的钱,够支付三个工人一年的工资。
老板,又坏了一台!一天早上,二狗哭丧着脸报告,张师傅那台老机器彻底罢工了。
铁柱叹了口气:先把活分到其他机器上,我去找人修。
维修师傅来看过后直摇头:这机器太老了,零件都配不到了。不如买台新的划算。
铁柱看着账本上所剩无几的余额,眉头紧锁。这时,母亲悄悄把他拉到一边,递过来一个布包:柱子,这是娘攒的一点钱,你拿去应应急。
铁柱推开母亲的手:娘,这怎么行!这是您的养老钱!
拿着吧。母亲坚持道,你爹要是还在,也会这么做的。咱们是一家人,有难同当。
正当铁柱为资金发愁时,之前那个服装厂经理又来了,这次带着更优厚的条件:赵老板,听说你们最近遇到些困难?我们厂可以提前支付三成定金,怎么样?
这个条件确实诱人。有了这笔定金,眼前的困难都能解决。但铁柱想起周姐打听到的消息,还是婉言谢绝了。
转机出现在一个周末。铁柱去银行咨询贷款事宜,碰巧遇到中学王校长。王校长听说他的困难后,笑着说:你怎么不早说?学校正好有一笔扶持小微企业的专项资金,我可以帮你申请。
在王校长的帮助下,铁柱顺利申请到了一笔低息贷款。虽然数额不大,但足够购买两台新缝纫机和周转资金了。
有了新设备,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铁柱又聘请了两位下岗女工,由周姐统一培训,确保手艺标准统一。
合作社的业务逐渐走上正轨,不仅本县的订单源源不断,连邻县的单位也慕名而来。
一天晚上打烊后,铁柱独自留在店里结算账目。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父亲的照片。他轻轻擦拭着相框,轻声说:爹,您看到了吗?儿子没有走捷径,但也把生意做大了。
相片中的父亲微笑着,仿佛在为他骄傲。
这时,母亲端着热汤进来:柱子,歇会儿吧,别太累了。
铁柱接过汤碗,热气腾腾的汤温暖了他的手,也温暖了他的心:娘,等这批订单做完,我想带您回趟老家。给爹修修坟,再看看乡亲们。
母亲的眼睛湿润了:好,好。你爹要是知道你现在这么有出息,一定很高兴。
然而,就在合作社生意越来越红火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些老客户反映,他们的价格比个别新开的小作坊要高。铁柱调查后发现,有些作坊使用劣质布料,以次充好,压低价格抢生意。
这样下去不行,铁柱在合作社会议上说,我们不能降低质量打价格战,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客户流失。
李老板提议:咱们得想办法让客户知道,好手艺值得好价钱。
于是,铁柱想出了一个主意:举办一场裁缝技艺展示会,邀请老客户和潜在客户参观,现场展示从选料到成品的全过程。
展示会当天,店里挤满了人。铁柱亲自讲解如何辨别布料好坏,周姐演示精细缝纫技巧,母亲则展示传统盘扣的制作方法。客人们看得津津有味,纷纷赞叹手艺的精湛。
原来一件好衣服要这么多工序!这手艺确实值这个价!
展示会大获成功,不仅留住了老客户,还吸引了不少新客户。铁柱趁热打铁,推出了定制会员服务,提前预约可享受优惠和优先服务。
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时,新的危机又悄然而至。一天清晨,铁柱刚到店里,就看见二狗慌慌张张地跑来:老板,不好了!咱们的布料供应商说要涨价!
铁柱心里一沉。这批布料是接下个月学校订单要用的,如果涨价,利润空间就被压缩殆尽了。
说涨多少?三成!说是原料涨价了...
铁柱立即打电话给其他供应商,得到的都是同样的答复。看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窗外,天色阴沉,似乎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铁柱站在店门口,望着街上匆匆的行人。他知道,创业路上从无坦途,但只要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找到出路。
二狗,备车。铁柱突然说,我亲自去布料市场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