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恍若神迹一般击中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皇后乌拉那拉氏与一众嫔妃们眼见眼前的场景,无不下意识地掩住了口,发出一声惊呼。
她们的眼中,或是流露出真实不加掩饰的羡慕,或是闪烁着复杂难辨的惊叹之色。
“哈哈哈哈!好!好!好个灵性十足的麒麟儿!这天赐的麟儿,当真是我大清之福啊!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弘历再也按捺不住内心那如汹涌潮水般澎湃的狂喜之情,仰起头,放声大笑起来。
他那浑厚洪亮的笑声,如同滚滚春雷,在这寂静无声的雪夜之中久久回荡。
那笑声仿佛带着一种无形却强大的力量,震得廊檐上堆积已久的积雪簌簌滑落,纷纷扬扬地飘洒而下。
此时,他的眼中甚至闪烁着激动的泪光。
他紧紧地抱着怀中,这个初次相识的骨血,目光炯炯如电,透着身为帝王的威严与对新生命的期许。
皇后乌拉那拉氏走上前来,脸上带着端庄严肃的笑容,恭贺道:“皇上,恭喜您喜得皇子。这是我大清的祥瑞之兆啊。”
弘历闻言微微点头,说道:“皇后,此事多亏了你平日里对后宫的悉心管理,才有今日这般顺遂平安啊!”
皇后急忙福身道:“这都是皇上的洪福齐天,臣妾不过是尽了本分而已。”
令嫔虽然心中满是嫉妒,但也不得不走上前,挤出一丝笑容道:“皇上,恭喜皇上得此麟儿,小皇子日后必定聪慧过人。”
弘历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并未多说什么。
之后乾隆他缓缓地转向早已侍立在一旁、同样激动得难以自持的李玉,声音如同金玉相击,清脆而又铿锵有力地宣道:“李玉!宣旨!”
“奴才在!”李玉响亮地应声,那声音里也满是激动的颤抖。
“瑾妃西林觉罗氏乌林珠,淑慎贤明,平日里温恭端敏。如今诞育皇嗣,此乃功在社稷之举!这是上天庇佑我大清的祥瑞之兆,更是后宫众人的表率!着即享贵妃份例!一应仪仗、规制,皆按贵妃例算!翊坤宫上下的宫人,忠心护主,伺候得力,着赏一年俸禄!”
“奴才遵旨!恭喜皇上!恭喜瑾妃娘娘!贺喜瑾妃娘娘!”
李玉激动得声音都发颤了,响亮地磕头领旨,随后立刻转身去安排拟旨、传旨等事宜。
李玉心中暗道:“这要不是贵妃之位已满,说什么,瑾妃娘娘如今已经是贵妃了!”
早已等候在旁的英云齐太医连忙快步上前,在弘历和众人那紧张又期待的注视下,小心翼翼地为小阿哥诊脉、检查。
片刻之后,英云齐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却又无比惊喜的神情,他连连称奇道:“皇上洪福齐天!这……小阿哥的筋骨之强健,竟更胜寻常足月出生的婴儿!其脉象沉稳有力,根基深厚。方才那一声啼哭,如洪钟初震般雄浑,似玉磬清越般悠扬,实乃天佑之相,祥瑞之兆啊!”
他这话并非全是恭维之词,毕竟这是乌林珠吃的丹药和空间水果的共同作用下的效果,确实让这孩子的体质远超寻常之人。
“好好好,果然是朕的麒麟儿啊!天生不凡!哈哈哈!”乾隆只顾高兴,全然不看身后令嫔和愉妃难看的脸色!
随后,弘历挥退众嫔妃,带着抱着小阿哥的莫心一同走进了产房。
弘历在炭火前将身上衣物烤暖,听着屏风后传来乌林珠虚弱却又掩不住欣慰与喜悦的轻笑声:“微雨…快…快将本宫亲手打的那个赤金嵌宝如意长命锁…拿来给阿哥戴上…愿吾儿…平安顺遂…福泽绵长……”
乌林珠躺在榻上,虽然脸色还略显苍白,但眼中却满是疲惫后的欣慰。
这时候就看到弘历和抱着孩子的莫心进来,她微微挣扎着想要起身,弘历连忙说道:“爱妃莫动,好好躺着。”
乾隆走到榻边,让莫心将小阿哥轻轻放在乌林珠身旁,说道:“爱妃,你辛苦了,咱们的孩子,平安降生了。”
乌林珠看着身旁的小阿哥,眼中满是温柔,轻声说道:“皇上,看到孩子这般健康,臣妾再辛苦也值得了。”
弘历握住她的手,说道:“爱妃放心,朕定会让你们母子尽享荣华富贵。”
接下来的日子里,翊坤宫热闹非凡。
宫中上下都在为小阿哥的洗三之礼做着准备。
三日后,大雪初霁,温暖的阳光轻柔地照耀着银装素裹的紫禁城,整个皇宫一片澄澈明净。
翊坤宫正殿被布置得喜气洋洋,暖香在殿内缭绕不散。
殿中央摆放着一个硕大的赤金澡盆,里面盛满了用槐枝、艾叶精心熬煮过的、散发着阵阵草药清香的温热香汤。
洗三礼正式开始。
身份尊贵的皇后率先迈着优雅的步伐上前,她从身后宫女捧着的紫檀木匣中,取出一串圆润饱满、光泽莹润的东珠,每一颗都有龙眼大小。
她轻轻将东珠投入澡盆中,温声说道:“瑾妃为皇上诞育麟儿,功莫大焉。这串东珠,愿小阿哥如珠如玉,福寿康宁。”那珠串缓缓沉入水中,荡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
接着是令嫔。她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恭谨笑容,双手小心翼翼地奉上一根用金丝银线精心编织、点缀着细碎翡翠和红宝石的长命缕,声音娇柔地说道:“臣妾手艺粗陋,亲手编了这长命缕,愿小阿哥长命百岁,福禄永享。”那长命缕华美异常,投入水中后,翠色与宝光在水中荡漾开来。
愉妃海佳氏走上前,捧着一个锦盒,打开后里面是一尊用整块和田白玉籽料雕成的麒麟送子摆件,玉质温润细腻,雕工精湛无比,麒麟的神态威猛又带着祥瑞之气。
她笑着说道:“瑾妹妹好福气,小阿哥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瞧着就机灵健壮,这眉眼轮廓,活脱脱是皇上的模子刻出来的!”
她将玉麒麟放入盆侧作为添盆之礼,又道:“愿小阿哥如麒麟般尊贵祥瑞,文武双全。”
弘历一直含笑看着,目光始终未曾离开过被奶娘抱在怀里、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小脸的儿子。
此刻闻言,他朗声笑道:“愉妃此言差矣,朕倒觉得,小阿哥更像他额娘多些。瑾妃本就生得极好,这孩儿肖母,是福气。”
他走到金盆边,早有李玉捧上一个沉甸甸的紫檀托盘。
弘历亲手从中拿起一对沉甸甸的赤金手镯,镯身錾刻着精美繁复的缠枝莲纹,内圈清晰錾刻着四个篆体大字——“国祚永昌”。
他目光深沉地注视着这对金镯,随即稳稳地将它们沉入香汤之中,金镯入水,发出沉闷而贵重的声响。
“吾儿降生,乃天赐祥瑞,佑我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