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3号,亚行农业司司长Niho先生只身一个人来到金城。
6月4号,计划厅于厅长在计划厅大会议室亲自主持会议,欢迎亚行农业司司长的到来,并在会上听取了亚行办和各项目单位的工作汇报,指示亚行办做好项目评估团接待组织工作,要求各项目单位全力以赴做好亚行农业司司长在项目现场的检查接待工作。会后,他们拿到了亚行农业司司长此次项目评估考察的工作计划和行程单。
第二天,省里相关领导接见亚行农业司司长。她按照亚行的行程单,制定出Niho先生在他们项目区域考察的行程表,一边通报亚行办,一边联络考察涉及区域的相关地方官员,并把行程单传真至所有参与接待的人员手里。
赫总很兴奋,他终于可以去看看被她描绘得如同天境的高原草原了。
第二天一早,小刘和她先去接了郝教授。每次看到郝师母站在家门口送郝教授出远门的样子,她总会想起一个词——伉俪情深,羡慕不已。当她笑着跟坐稳了的郝教授说出自己心中所想,郝教授笑呵呵地说:“你师母是医生,她把身边所有的人都当成她的病人一样照顾,已经成了习惯。”
三人去省政府大院接了赫总,然后去亚行办接Niho先生。
计划厅非常重视这次接待工作,专门从农经处调来一位副处长陪同Niho先生。
刘处长三十来岁,戴一副最简单的白塑料框眼镜,短发,一双绿豆大的小眼睛,目光锐利,说一口带着严重山西口音的普通话,朴素、严谨、精当。她们在亚行办召集的会议上曾经见过两次。
Niho先生大约五十岁左右,穿一身合体的深灰色西装,里面的衬衣白的发亮,今天没打领带。身材高大,背微微有点弯,乌黑的头发自然卷曲,皮肤棕黑,一双睫毛很长湿漉漉的大眼睛,显得温厚善良。说话时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可能是觉得自己的英语说的很难懂,有点抱歉,每说完一句就会笑一下,等待其他人的反应。
她本来有点担心刘处长不好打交道,没想到她只对工作认真,其它的事完全不拘小节,极其随和,并且善解人意。也许是和他们在一起不需要端着,刘处长显得很活泼,还有点儿心直口快。
她很快了解到:刘处长63年的,山西运城人,研究生毕业于北农大农经系,八年前分配到农经处,本来早就该升任处长,奈何老处长提拔、调动均无望,所以现在还是副处长,加上农经处清水衙门,工作枯燥乏味,又没有外快,正在活动着想要调到外资处。尚处长为人精明、处事灵活,资格也老,应该很快升任副厅长,届时她顺理成章升任处长。即便尚处长不升,在他手下工作也机会多多。
刘处长英语过六级,托福、GRE成绩不俗,就是口语不行,有机会和老外练练口语和听力,当然不会错过,一路上主动担当Niho先生的翻译,热情地和Niho先生交流。
赫总听他俩一路上聊得来劲儿,一脸懵逼地问:“他俩说的是英语吗?我怎么一个单词也听不懂?”
她咧嘴笑,说:“是英语。我刚听Niho先生说他是孟加拉人,可能口音比较重吧。”
刘处长笑着自嘲:“我俩的英语口语都很蹩脚,正好谁也不嫌谁,他要真是英国人,我还不好意思和他说了。”
大家都笑。
Niho先生听到她说自己名字,又见他们大家笑,温和的大眼睛询问地看过来。
她连忙解释:“赫先生问您是哪国人,我说您是孟加拉人。刘女士说她所以愿意跟您多交流,就是因为您是孟加拉人。”
Niho先生瞪圆眼睛问:“why?”
刘处长抢着说:“因为咱俩英语说得都不好,谁也不嫌谁。”
Niho先生哈哈大笑。
她接着解释:“您的名字Niho,和我们中国人见面打交道说的‘你好’,听起来是一样的,如果您看到两个刚见面的中国人互道‘你好’,千万别以为他们是在背后谈论您。”
Niho先生一边笑,一边连连点头。
因为这段插曲,更因为下面的相关单位已经在电视上看到省领导接见亚行官员的新闻,他们的考察行程异常顺利、愉快,她甚至都怀疑自己是带着旅行团去塞外草原观光的地接导游,而那塞外六月的风景,又有谁看了会不心旷神怡,乐而忘俗呢?
一个星期后,他们在张掖市把Niho先生和刘处长交给了前来接应的董总。
赫总说他还没去过敦煌,不如顺便去看看?马上得到郝教授和她的响应,原来他们也都还没去过张掖以西以北的地方。问小刘认不认识路,小刘很低调地说:“当年在部队的时候,这一带的路都跑的很熟,不过要去敦煌的话,咱们可能至少要晚回去两三天。”
赫总说:“那有啥,他们那三家单位考察完之前,咱们指定回去了,耽误不了事。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小刘笑着说:“您是副总经理,我听您的。”
她和郝教授不说话。
赫总笑着说:“听我的就赶紧去敦煌,还说那么多干嘛?”
小刘的脸红了一下,说:“好,出张掖之前我把油加满。这一路上加油站少。”
过了会儿又问:“直接开到敦煌可能有点远,路上要不要在嘉峪关或者酒泉住一晚上?”
赫总说:“这个,你看,需要住就住呗。嘉峪关和酒泉都有啥?”
小刘说:“嘉峪关是长城最西边的关隘,也是最重要的关隘,很宏伟。”
赫总说:“那就顺便也去看看呗。”
既然还要在一起好几天,她希望所有人都旅途愉快,于是说:“太好了,终于可以把导游的接力棒交给小刘,当个轻轻松松只管游山玩水的游客了。”
大家笑。
小刘笑说:“哪有水?前面只有戈壁和荒山。”
她惊问:“没水?那我们会不会渴死?”
赫总笑说:“放心吧,那些地方现在早都是旅游胜地,怎么会让你渴死!”
这一路上,他们充分领略了什么是“大漠孤烟直”,又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为敦煌石窟的辉煌瑰丽而流连赞叹,也为鸣沙山、月牙泉的奇特风貌而惊奇造物主的神来之笔。
在瓜洲,她并没有看到什么“古渡头”,看上去这遍布石头的戈壁荒滩也不像是曾经做过渡口的样子,很奇怪为什么“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运气好,他们没有遇上小刘所说的黑色沙尘暴,反而在嘉峪关城楼等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鸣沙山顶欣赏到大漠落日,彩霞满天。
一星期后,他们回到金城,并没有人问什么,说什么。Niho先生他们的评估考察行程还没有结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