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灿的谷穗压弯了稻秆,沉甸甸地垂着脑袋,风一吹,翻起层层金浪——这是秋收的号角,在田埂上吹响了。
杨小红和李卫东赶在农忙前搬进了新家,林如月帮着把锅碗瓢盆归置妥当,隔天就跟着大伙儿一头扎进了稻田。
村里处处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女人们弯腰弓背,手里的镰刀“唰唰”作响,稻秆应声倒地,腰间的围裙被汗水浸得发潮也顾不上擦;
男人们围着几台打谷机,倒像是抢着玩新鲜玩意儿似的,个个摩拳擦掌,稻穗塞进滚筒,金黄的谷粒就“哗哗”往箩筐里涌,
装满的箩筐摞得老高,女人们割稻的速度都快赶不上这脱粒的劲儿,今年的汉子们倒是比往年多了几分玩兴,一个个赛着玩。
晒谷场上,老人们也没闲着。
有的握着“推爬”,弓着身子在谷堆上来回翻晒,让每一粒谷子都能沾着太阳;
有的挥着“草耙子”,把混在谷粒里的碎稻叶、杂草搂得干干净净,只留下饱满的谷粒在场上泛着光。
最热闹的要数孩子们,追着田埂边、稻丛里蹦跳的蝗虫到处跑,小手扑得飞快,抓着了就兴冲冲地往兜里塞,嘴里嚷嚷着“给鸡加餐咯”。
田埂边的鸡鸭也凑着热闹,不怕人地跟在割稻女人们身后,伸长脖子啄食漏网的蝗虫——这玩意儿在川省叫“鬼头子”,既是庄稼的害虫,也是家禽最爱的零嘴。
杨小红跟在林如月身边,哼哧哼哧割着稻子,没一会儿就直起腰捶着后背,皱着眉喊:“不行了不行了,腰都快断了!”
林如月直起身,抹了把额角的汗,看着她累得快瘫的样子,笑着指了指水稻上蹦跶的虫子:“累了就歇会儿,你看那些‘鬼头子’、‘油蚱蜢’、‘千担弓’、‘油葫儿、’‘灯盏湾儿’,
抓些回去,用油炸得金黄,撒点盐,香得很。你抓得多,中午我就给你做!”
田埂上,小嘟嘟正蜷着身子晒太阳,毛茸茸的一团像个灰雪球。
一听到“吃”字,它立马支棱起耳朵,“噔噔噔”跳进水田,扯着林如月的裤腿“啊呜啊呜”叫,黑溜溜的眼睛直勾勾盯着她,那小模样,分明就是馋了,要讨吃的。
林如月蹲下身,揉了揉它的小脑袋:“想吃啊?那得自己动手抓,抓得多,我就多给你炸点。”
一人一狼都是吃货,这话一说完,立马来了精神。杨小红瞪大眼睛,瞅见一只肥硕的“鬼头子”在稻叶上停着,两手猛地一捧:“如月!我抓到了!”
林如月笑着点头:“真厉害,再接再厉。不过‘油炸蜢’嘴尖牙利,抓的时候小心别被咬到。”
话音刚落,就听见杨小红一声尖叫:“啊——痛痛痛!” 原来她瞧见一只胖乎乎的“油蚱蜢”,伸手就抓,虽说是抓着了,可那虫子的两颗尖牙狠狠咬在了她的手掌心。
即便疼得咧嘴,杨小红也死活不松手,举着爪子跑到林如月跟前。
林如月赶紧伸手捏住“油蚱蜢”的脊背,把它从杨小红手上摘下来,随手扯了一根田埂边的“败子草”,从虫子脖子处串了过去,又把杨小红之前抓的“鬼头子”也一并串在草茎上。
杨小红看着串成一串的虫子,眼睛一亮:“这样真方便,再也不怕跑了!” 旁边的小嘟嘟见了,也不甘示弱。
它纵身扑到放倒的稻丛上,嘴巴一张就咬住了一只“鬼头子”,颠颠地跑到林如月面前,脑袋一低,就把虫子吐到了她手里——只是它力道没个准头,虫子都被咬得稀巴烂了。
杨小红在一旁笑得直不起腰,拍着大腿说:“哎呀小嘟嘟,你这也太着急了,都咬得稀巴烂了,没法串了!”
林如月摸了摸小嘟嘟的脑袋,柔声安慰:“没事没事,嘟嘟已经很棒啦,下次轻点含着就行。”
小嘟嘟委屈地耷拉了几秒耳朵,很快又斗志昂扬起来。
它奶凶奶凶地瞪了杨小红一眼,还对着她“啊呜”叫了一声,像是在示威。
杨小红也来了劲儿,叉着腰对着小嘟嘟傲娇地说:“哼,小小‘油蚱蜢’我随便拿捏!咱俩比一比,谁抓得多,抓得少的中午没得吃!”
嘟嘟像是听懂了,低低吼了一声,转身就往稻丛里扑腾。
这次它学聪明了,咬住虫子后只是轻轻含着,没再用力咬碎,叼到林如月面前时,虫子还活蹦乱跳的。
林如月笑着扯了另一根“败子草”,专门给它串虫子,心里想着:既然要比,就得公平,可不能小看了这小家伙的好胜心。
一人一狼的抓虫比拼,引得田里的人阵阵大笑。
金钱多看着小嘟嘟机灵的样子,凑过来问林如月:“林知青,你这小狗也太聪明了,在哪儿抱的?我也去抱一条回来养养。”
林如月愣了一下,心里暗道:总不能说这是狼吧?
她连忙打了个哈哈,笑着说:“我上次去山里捡野果,在草丛里捡到的,也不知道是谁家丢的,看着可怜就抱回来了。”
金钱多遗憾地瞅了瞅小嘟嘟,眼睛里泛着羡慕的金光,那眼神看得小嘟嘟心里发毛,往林如月腿边缩了缩,脑袋埋进她的裤腿,只露出一对警惕的小耳朵。
林如月拍了拍它的头,安慰道:“没事没事,没人会把你抱走,去吧,再去多捉点‘油蚱蜢’,那个最好吃,肉多。”
小嘟嘟听到“肉”字,来了精神,转头就忘记了有人惦记着它,又继续开始抓“肉”行动。
中午的太阳烤得田埂发烫,大家结束了一上午的工作,纷纷回家休息。
李卫东、杨小红、林如月一边笑着,一边往家的方向走,杨小红手里拎着两串虫子,林如月也拎着满满两串虫子,看来此回比拼成了平局。
回到小院,李卫东趁着休息,帮林如月挑起了水。
而杨小红自觉的坐到灶房烧起了火,而林如月做主厨,开启了美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