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弦怀揣着那份至关重要的简报复印件,像怀揣着一团火,又像压着一块冰,小心翼翼地回到了街道办。
她不敢有丝毫表露,将那份加密的文件深深藏好,言行举止比平时更加低调谨慎。然而,有些变化,就像投入静湖的石子,涟漪总会悄然荡开。
最先察觉到异样的是李强。
周四上午,沈清弦正在整理一份社区活动的照片资料,李强端着茶杯晃悠过来,倚在她的隔断旁,状似随意地问:“清弦,昨天下午你去区里送材料,去了挺久啊?我后来有份文件想找你核对一下,都没找到人。”
沈清弦敲击键盘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正常,头也没抬,用尽量自然的语气回答:“哦,区档案馆那边排队的人有点多,手续办得慢了点。”这不算说谎,只是模糊了重点。
“档案馆?”李强的音调微微扬起,带着一丝探究,“你去档案馆干嘛?咱们街道的归档材料不都是定期统一送吗?”
沈清弦的心微微一紧,但脸上依旧平静,早已想好的说辞脱口而出:“嗯,是刘主任之前提过一句,说想了解一下早年社区建设的一些情况,看看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历史经验。我反正要去区里,就顺便去问了一下,不过没找到什么特别相关的。”她巧妙地把缘由引到了刘主任身上,增加了可信度,也堵住了李强继续追问的借口。
“哦,这样啊。”李强拖长了语调,喝了一口茶,目光在沈清弦侧脸上停留了两秒,那跳跃的橙色情绪里,探究的意味更浓了些。他没再说什么,晃回了自己的座位。
沈清弦知道,李强未必真的信了,但他暂时找不到破绽。这种被暗中注视的感觉,让她如芒在背。
更大的涟漪,在下午泛开。
党政办的张主任突然来到综治办,脸色不像平时那样严肃,反而带着一种略显古怪的、近乎和蔼的笑容。
“小沈啊,忙着呢?”
沈清弦连忙站起来:“张主任,您有什么指示?”
“没什么指示,”张主任摆摆手,目光却若有所思地扫过沈清弦的办公桌,“就是随便聊聊。你最近工作表现不错,刘主任都跟我夸你,踏实,细心。”
这种突如其来的表扬,让沈清弦非但没有感到高兴,反而警铃大作。事出反常必有妖。
“谢谢主任肯定,我还差得远,需要多学习。”她谨慎地回答。
“嗯,年轻人谦虚是好事。”张主任点点头,话锋却不着痕迹地一转,“不过啊,学习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有些历史问题,年代久远,情况复杂,牵扯面广,我们基层工作人员,主要还是要把精力放在抓好当前的工作落实上。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能钻牛角尖,免得……惹上不必要的麻烦,你说是不是?”
张主任的话说得语重心长,像是长辈对晚辈的关怀告诫,但沈清弦却清晰地“听”出了那平和语调下隐藏的敲打和警告的意味。她的“镜界”能力告诉她,张主任的情绪底色是一种混合了谨慎、担忧和一丝施压意图的暗黄色。
有人通过张主任向她传递信号了。而且,信号来自比她、甚至比张主任更高层级的人。
是赵恒远局长吗?还是他身边的人?难道她去区档案馆查阅资料的事,这么快就被注意到了?档案馆的那个工作人员……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她意识到,自己可能远远低估了对方的信息网络和警惕性。
“主任您说得对,”沈清弦低下头,做出受教的样子,“我明白了,我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当前工作上的。”
“明白就好。”张主任似乎对她的态度很满意,又勉励了两句,便背着手走了。
张主任离开后,办公室里安静得可怕。李强假装看着电脑屏幕,但沈清弦能感觉到他眼角的余光正瞥向自己。刘主任坐在里间,似乎对外面的动静一无所知,始终没有出来。
沈清弦坐回座位,手心冰凉。
警告已经如此清晰地传达过来。她之前的行动,果然已经引起了注意。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
然而,这股无形的压力,并没有让她感到恐惧和退缩,反而像一簇火苗,点燃了她骨子里那份不为人知的倔强。
越是压制,越是说明她找对了方向。
那个“核查说明”里,到底藏着什么?她一定要想办法看到。
涟漪已经荡开,风波或许不远。但在风暴来临之前,她必须利用这短暂的间隙,找到能保护自己、也能揭开真相的更多筹码。
她看了一眼窗外,天色不知何时又阴沉了下来。
山雨欲来风满楼。而她,已经站在了这场风雨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