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微风透过纱窗轻轻拂动窗帘,带来窗外栀子花的淡淡香气。周末的家庭聚餐总是格外温馨,餐桌上摆着刘桂兰亲手包的荠菜馄饨和陈美玲从熟食店买来的几样小菜。小宇辰坐在特制的婴儿餐椅上,正努力用胖乎乎的小手抓着一块磨牙饼干,口水沾满了胸前的小围兜。
赵志强夹起一个馄饨,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打破了轻松的氛围:“外公,美玲,妈,有件事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他放下筷子,神情变得认真起来。
陈美玲立刻会意,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刘桂兰也放下手中的碗,关切地望着儿子。
“我和美玲最近一直在商量,想成立一个助学基金。”赵志强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专门帮助那些家庭困难,但很想读书的孩子。就像……就像当年的我一样。”
他简单叙述了他们的初步规划——基金的名字暂定为“志强美玲助学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是公司利润的一定比例和他们个人的部分收入,重点资助品学兼优的高中生和大学生。
说完,他有些忐忑地看着周正明。外公虽然一向开明,但这毕竟不是一笔小投入,而且涉及长期承诺。
周正明一直没有打断他,只是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摩挲着温热的茶杯边缘。当听到基金的名字时,他花白的眉毛微微挑动了一下。待赵志强说完,餐厅里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小宇辰咿呀学语的声音。
突然,周正明放下茶杯,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赵志强,又看看陈美玲,脸上缓缓绽开一个极为欣慰的笑容,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好!好!好!”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声音洪亮有力,带着难以抑制的赞赏,“做人不能忘本!发达了懂得回馈社会,这是大善!是积德的好事!”
他伸手拍了拍赵志强的肩膀,力道不轻:“志强,你能有这个心,外公很高兴!真的高兴!这说明你没被眼前的顺境迷花眼,心里还装着来时的路,还记得那些和你曾经一样在泥泞里挣扎的孩子!”
他的目光又转向陈美玲,眼神柔和了许多:“美玲能这么支持你,更是难得。你们小两口能想到一块儿,做到一块儿,这比赚多少钱都让外公放心!”
周正明的反应比赵志强预想的还要热烈和肯定,那股发自内心的赞许像暖流一样涌进赵志强的心田,让他因忐忑而微微紧绷的肩膀彻底放松下来。
“外公,您不觉得我们有点……有点不自量力吗?”赵志强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底的一丝顾虑,“我们的事业也才刚刚稳定下来。”
“这是什么话!”周正明大手一挥,神情严肃起来,“做善事论心不论迹,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难道要等成了首富才去帮人?那要等到什么时候!你们现在有这个心,也有这个能力迈出第一步,这就非常非常好!”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斩钉截铁:“这件事,外公支持你们!全力支持!”说着,他看向陈美玲,“美玲,回头你把基金的账户告诉外公,我捐五十万,给你们做启动资金!算是我这个老头子,也为社会尽点心,给你们添一把柴!”
“外公!”陈美玲惊呼一声,连忙摆手,“这太多了!我们不能要您的钱……”
“怎么不能要?”周正明眼睛一瞪,故作不悦,“这是我的心意!难道只许你们年轻人做好事,不许我这老头子沾点光?这钱我留着也是留着,用在正道上,比放在银行里生锈强一百倍!”他的语气不容拒绝,带着长辈特有的固执和关爱。
赵志强心中震动,他知道外公虽然有些积蓄,但五十万绝非小数目。这份沉甸甸的支持,不仅仅是金钱,更是无条件的信任和期许。他看向陈美玲,见她眼中也闪着感动的泪光,便深吸一口气,郑重地点点头:“外公,那……我们就代那些未来的孩子们,谢谢您了!我们一定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这就对了!”周正明这才满意地笑了,重新拿起筷子,“吃饭,吃饭,菜都快凉了。”
刘桂兰在一旁听着,脸上也笑开了花,连连说:“好事,这是大好事!周老先生,您真是……真是太大方了。”她不太会说漂亮话,但眼中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饭桌上的气氛更加热络起来。小宇辰似乎也感受到大人的喜悦,挥舞着饼干,咯咯地笑起来。
吃完饭后,陈美玲和刘桂兰在厨房收拾,赵志强陪着周正明在客厅喝茶。初夏的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周正明呷了一口清茶,若有所思地看着窗外,缓缓道:“志强啊,你们有这个想法很好。但做公益,光有钱和热情还不够,得把事做实,做好,真正帮到人,还不能惹来麻烦。”
赵志强正色道:“外公,我们也担心这个。佳明帮我们梳理了法律流程,我们会确保合规。但在具体操作上,比如怎么找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怎么确保资助到位,我们确实还在摸索。”
周正明点了点头,放下茶杯,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着,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嗯,找对人的确是个关键。很多好心办坏事,就是卡在这头一环上。”他沉吟片刻,说道,“这样,我退休前在商务局,虽然不直接管教育,但和教育部门的几位老同事还有些交情。市教育局分管学生资助工作的李副局长,以前和我关系就不错。”
他看向赵志强,眼神睿智:“回头我给他打个电话,约他出来坐坐。你们这个基金,完全可以和官方的助学体系形成互补。他们掌握着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哪些学校、哪些地区最困难,哪些孩子品学兼优又家境贫寒,他们那里有备案。通过他们推荐或者联合核查,能帮你们省去很多甄别的力气,也能避免被虚假信息蒙骗。”
赵志强一听,心中大喜。这真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他们之前最头疼的就是如何精准地找到资助对象,怕善心被滥用。如果有教育部门的官方渠道协助,那无疑是上了双保险。
“外公,这……这太麻烦您了!也麻烦李局长……”赵志强又是感激,又有些不好意思。
“麻烦什么?”周正明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老李那个人我了解,也是个热心肠,对教育工作有感情。你们这是实实在在做好事,他肯定愿意支持。牵个线,搭个桥,让你们和信息对接上,这比我直接给你们钱更有用!”
他顿了顿,继续道:“另外,我认识几个本地的公益组织负责人,像‘爱心驿站’、‘向阳花助学’,他们做了很多年,有经验,有成熟的运作模式和志愿者网络。我可以介绍你们认识,你们多去取取经,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怎么管理项目、怎么跟踪反馈。闭门造车要不得,多学习,才能少走弯路。”
周正明的话句句说在点子上,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赵志强和陈美玲此前在迷雾中摸索的道路。这些宝贵的人脉资源和经验建议,远比一笔启动资金更为重要。
“外公,谢谢您!”赵志强的声音有些哽咽,除了这句话,他一时不知还能说什么来表达内心的感激。这位老人,不仅在他人生低谷时认可他,在他事业起步时鼓励他,如今在他想要回馈社会时,又毫无保留地动用自己积攒了一辈子的人脉和经验来帮助他。
周正明看出了他的激动,温和地笑了笑:“傻孩子,跟外公还客气什么。看到你们能这样想,这样做,我比什么都高兴。这证明美玲没看错人,我们都没看错人。好好干,把这件有意义的事坚持下去。”
这时,陈美玲从厨房出来,擦着手,看到赵志强微红的眼眶和外公慈祥的笑容,立刻明白了什么。她走到赵志强身边坐下,轻轻握住他的手,对周正明说:“外公,您又给我们指点迷津了。”
周正明呵呵一笑,看着眼前这对璧人,眼中满是欣慰和骄傲:“我啊,就是动动嘴皮子,路还得你们自己走。不过有需要外公出面的地方,尽管开口。我这把老骨头,能帮你们敲敲边鼓,看着你们把这件好事做起来,也算是发挥余热了。”
阳光暖暖地笼罩着客厅,茶香氤氲。小宇辰在铺着软垫的地板上爬来爬去,发出快乐的咿呀声。赵志强紧紧握着陈美玲的手,看着慈祥的外公和嬉笑的儿子,心中充满了力量。他知道,这条公益之路或许会有坎坷,但有了家人的全力支持,有了明确的方向,他们一定能够脚踏实地,一步步走下去,去点亮更多困境中孩子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