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传胪的第二天,便是新科进士游街的日子。
这一日,京城万人空巷,比过年还要热闹。天刚蒙蒙亮,朱雀大街上已是人山人海,道路两旁被围得水泄不通。小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笑声,百姓的议论声,交织成一曲盛世的华章。
“来了来了!快看,状元郎来了!”
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声,人群瞬间骚动起来,所有人都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向皇城方向望去。
只见前方金锣开道,仪仗威严。一甲三名进士——状元、榜眼、探花,皆身着红袍,帽插宫花,骑着御赐的骏马,在礼官和侍卫的簇拥下,缓缓行来。
走在最前方的,正是状元墨云辰。
十六岁的少年状元,本就罕见。加之他出身显赫的战王府,容貌俊雅,气质清贵,更是吸引了无数目光。阳光洒在他身上,那身状元红袍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衬得他面如冠玉,眸若晨星。他端坐于白马之上,嘴角含着一抹温和的笑意,从容地接受着两旁百姓的欢呼与注视,既不显得倨傲,也无半分怯场,风度翩翩,令人心折。
“那就是战王府的大公子?天爷,长得可真俊!”
“可不嘛!听说才十六岁,真是文曲星下凡啊!”
“以前还听说他不学无术,真是瞎传!瞧瞧这气度!”
“战王府真是祖坟冒青烟了!王爷康复掌权,大公子又中了状元!”
赞叹声、羡慕声、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来。许多大胆的姑娘、小媳妇,更是将早已准备好的香囊、鲜花、手帕,羞红着脸向他掷去。
“状元郎!接我的花!”
“墨公子看这里!”
一时间,鲜花与香囊如同雨点般落下,几乎要将马上的少年淹没。墨云辰微微侧身避让,脸上依旧带着得体的微笑,偶尔抬手接住一两朵掷得特别用心的花,更是引得一片尖叫。
榜眼和探花皆是年纪稍长的寒门学子,虽也风光,但在墨云辰这般的家世、年纪与风采对比下,不免显得有些黯淡。两人相视一眼,眼中虽有羡慕,却也无太多嫉妒,毕竟这位少年状元的才学,他们是亲眼所见,心服口服。
游街的队伍沿着既定路线前行,锣鼓喧天,丝竹悦耳。然而,细心之人发现,队伍行进的方向,似乎有意无意地,朝着战王府所在的街区绕行。
“咦?这条路,好像是往战王府那边去的?”
“肯定是!要让状元郎回家显耀显耀!”
“快!跟过去看看!战王府门口肯定更热闹!”
人群呼啦啦地跟着队伍移动,如同一条欢乐的河流,涌向战王府。
战王府今日中门大开,门前早已清扫得一尘不染,挂上了喜庆的红绸。府内下人,但凡能抽开身的,都挤在门口、墙边,翘首以盼。
虞怀瑾和墨骁珩并未站在最前方,而是选择在府门内不远处,既能看清门外盛况,又不至于太过惹眼。墨云柔激动得小脸通红,拉着墨玉琳的手,踮着脚不停张望。
“来了来了!我听到锣鼓声了!”墨云柔雀跃道。
果然,那喧天的锣鼓声和鼎沸的人声由远及近,越来越响亮。很快,游街的队伍便出现在了街角,缓缓向战王府门前而来。
“大哥!是大哥!”墨云柔一眼就看到了队伍最前方,那个骑着白马、一身红袍的耀眼身影。
队伍行至战王府门前,速度明显放缓。几乎是同时,马上的墨云辰目光精准地落在了府门内的父母身上。
他勒住缰绳,白马稳稳停住。
在万众瞩目之下,在所有欢呼和惊叹声中,这位新科状元,天之骄子,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翻身下马,动作利落。然后,面向府门内父母所在的方向,整理了一下衣袍,在无数道惊愕、赞叹、了然的视线中,深深地、郑重地躬身行了一个大礼。
没有言语,但那躬身的身影,那低下的头颅,已胜过千言万语。
他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向父母表达最深的敬意与感激。
这一刻,喧嚣的人群竟有了片刻的寂静,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议论和喝彩!
“天啊!状元郎下马行礼了!”
“是给战王和王妃行礼呢!”
“真真是孝子啊!得了如此荣耀,不忘父母恩!”
“王妃真是好福气!教出这样才德兼备的儿子!”
虞怀瑾站在门内,看着儿子在万千荣耀加身时,依旧不忘本心,向她躬身行礼。那一刻,她只觉得一股热流直冲眼眶,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和自豪。她强忍住鼻尖的酸意,脸上绽放出欣慰而骄傲的笑容,对着门外的儿子,轻轻点了点头。
墨骁珩站在她身旁,依旧是不苟言笑的模样,但那紧抿的唇角微微上扬,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无法掩饰的骄傲光芒。他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如松,无声地接受着儿子这份沉甸甸的敬意,也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这是他墨骁珩的儿子!
墨云辰行完礼,这才重新上马。他抬头,望向父母,眼中是孺慕与坚定。他微微颔首,仿佛在说:“父亲,母亲,儿子没有让你们失望。”
队伍再次缓缓启动,继续游街的行程。但经过战王府门前这一停、这一拜,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人群簇拥着队伍,久久不愿散去。战王府门前,成了今日京城最荣耀、最热闹的所在。
“瞧瞧人家战王府!这才是真正的风光!”
“以前谁说战王府是烂摊子来着?这要是烂摊子,全京城还有好人家吗?”
“王妃娘娘真是旺家啊!自打她进门,战王府是一天比一天好!”
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待游街的队伍远去,人群渐渐散开,战王府门前却依旧围了不少百姓,对着那气派的府邸和尚未撤下的红绸指指点点,语气中充满了羡慕。
回到府中,下人们个个脸上放光,走路都带着风。大少爷中了状元,还在全城百姓面前给王爷王妃行了如此大礼,他们这些做下人的,也觉得脸上有光,与有荣焉。
“母亲,您看见了吗?大哥刚才真是太威风了!”墨云柔兴奋地围着虞怀瑾转,“那么多人都看着他,他还特意下马给您和父王行礼!”
虞怀瑾笑着摸了摸她的头:“看见了。你大哥他……很好。”
墨玉琳也笑道:“云辰如今是状元了,还这般谦逊知礼,怀瑾姐姐,你真是教导有方。”
墨骁珩难得地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这小子,还算懂事。”
当晚,战王府依旧沉浸在喜悦之中。虽然只是家宴,但气氛温馨而热烈。
墨云辰卸下一身荣耀红袍,换上家常服饰,依旧是那个清俊沉稳的少年。他亲自为父母布菜,与妹妹、姑姑说笑,仿佛白日那个受尽追捧的状元郎只是幻影。
“今日游街,感觉如何?”虞怀瑾温声问道。
墨云辰微微一笑:“有些喧闹,但……看到父亲母亲在门前,便觉得心安。”他顿了顿,看向虞怀瑾,“儿子始终记得,若无母亲当日点拨与信任,儿子或许仍在歧路徘徊,绝无今日风光。那街头一拜,不足以报母亲恩情之万一。”
虞怀瑾心中暖流涌动,柔声道:“你的心意,母亲明白。往后的路还长,脚踏实地便好。”
“儿子谨记。”
墨骁珩看着长子,沉声道:“翰林院是个清贵之地,亦是历练之所。谨言慎行,多听多看,扎实根基。”
“是,父亲。”
窗外月色皎洁,府内灯火温馨。状元的荣耀如同最绚烂的烟火,照亮了京城的天空,而烟火之下,战王府内的温情与踏实,才是支撑着他们走向更远未来的根基。
属于墨云辰的仕途,刚刚开始。而战王府的传奇,仍在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