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梦红城 第二十二卷 砥柱中流 第212章 律令初立
《红城暂行律令》的草案,被镌刻在十数块高大的木牌上,立于外城新辟的广场中央。
内容从“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盗抢者罚”,到“均田亩,减赋税,奖垦荒”,条文简洁,却直指根本。
围观的人群密密麻麻,识字者大声念诵,不识字者焦急询问。
一种全新的、不同于贵族特权与豪强意志的秩序,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呈现在北境民众面前。
---
十数块用整根原木刨平、刷上桐油的高大木牌,如同沉默的巨人,矗立在外城新平整出来的、被命名为“宣政广场”的中央空地。这些木牌比一人还高,上面用浓墨书写着硕大而工整的字迹,即便隔得很远,也能看清轮廓。
这便是刚刚由楚云帆亲自审定、红城高层数次商议后颁布的《红城暂行律令》草案。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繁复的格式,条文简洁得近乎质朴,却像一把把重锤,敲击在每一个围观者的心上。
木牌上的内容分门别类:
“刑名篇”下,首条便是:“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后面细则列明,故意杀人者偿命,斗殴致伤视情节轻重处以杖刑、劳役或赔偿,偷盗抢劫者按财物价值罚没或服苦役。条目清晰,没有“视身份而定”的模糊空间。
“田亩赋税篇”则写着:“核实丁口,均分田亩,新垦荒地,三年不征。正赋十取一,杂役有偿。” 这意味着,只要在红城管辖范围内登记户籍,就能分到土地,自己开垦的荒地头三年不用交税,正式的田赋只有收成的十分之一,而以往压垮无数农户的无偿杂役,也将变为有偿征发。
“军功授田篇”规定:“战阵斩首,论功行赏,授田晋爵,伤残厚恤。” 明确以军功获取土地和地位,并对伤亡者家庭给予抚恤。
还有“商贸篇”、“诉讼篇”等等,无不围绕着“公平”、“生存”、“秩序”这几个最核心、也最迫切的诉求展开。
广场上,人山人海。
新附的流民、原本的红城居民、甚至还有一些闻讯从周边村落赶来的农夫,将木牌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得水泄不通。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躁动与期盼。
识字的人成了焦点。他们仰着头,大声地、一字一句地念诵着木牌上的条文,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每念出一条,便引起周围一片哗然和议论。
“听见没?杀人偿命!以后那些老爷们的家丁再敢随便欺负人,也得掂量掂量了!”
“均分田亩?真的假的?俺们家也能有自己的地了?”
“十取一?天爷!以前俺们那儿的王老爷,租子都要收走七成啊!”
“当兵立功还能分田?伤了死了还有人管?”
不识字的人则焦急地拉扯着身边识字者的衣袖,连声追问:“上面写的啥?快给说说!”“分地是怎么个分法?”“这律令,真作数吗?”
质疑者有之,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巨大希望冲击后的恍惚与狂喜。千百年来,他们习惯了贵族老爷的生杀予夺,习惯了豪强地主的盘剥压榨,习惯了官府的横征暴敛。律法?那只是统治阶层用来束缚他们的工具,何曾有过一丝一毫是为他们这些升斗小民考虑的?
而眼前这白纸黑字(实际上是黑字木牌),却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在这里,杀人要偿命,不分贵贱;在这里,努力耕种就能拥有土地,还能减轻赋税;在这里,拿起武器保卫家园,不仅能活命,还能获得尊严和奖赏!
这是一种全新的秩序!一种他们做梦都不敢想象的秩序!
人群中,一个头发花白、衣衫褴褛的老农,伸出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颤抖着想要去触摸那冰凉的木牌,却又像害怕玷污了什么神圣之物般缩了回来,他喃喃自语,老泪纵横:“老天开眼……老天开眼了啊……这世道,终于……终于有点人样了……”
旁边一个脸上还带着稚气、却眼神凶狠的少年,紧紧攥着拳头,死死盯着“军功授田”那几条,胸膛剧烈起伏。他是石坎村出来的,家人都死在了王老爷手里,这律令,给了他一条清晰的复仇和上升之路。
也有少数穿着体面、显然是有些家底或是原豪强下属的人,面色阴晴不定,交头接耳。这律令无疑触动了他们原有的特权,但在红城如今的威势和周围人群那几乎要燃烧起来的目光下,他们不敢发出任何反对的声音。
律令的木牌,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广场上所有人的情绪。一种名为“希望”的东西,伴随着对“公平”的渴望,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在人群中滋生、蔓延。
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红城内外,并向更远的地方扩散。
在议事厅的窗后,楚云帆远远望着广场上那黑压压的人群和耸立的木牌,听着风中断续传来的激动议论声。
苏宛静立在他身侧,轻声道:“反响很强烈。很多人,尤其是底层民众,将这几块木牌视若神明。”
楚云帆沉默片刻,缓缓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律令立起来容易,但要让它真正扎根,成为不可动摇的准则,需要我们自上而下,毫不动摇地去执行,去扞卫。否则,希望越大,失望时的反噬就越可怕。”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负责律令推行和司法事务的几名新任官员:“从现在起,你们手中的权力,不是用来作威作福的,而是用来守护这几块木牌上所写下的每一个字!无论涉及到谁,无论遇到多大阻力,必须严格依照律令行事!若有徇私枉法者,严惩不贷!”
“是!”几名官员神色一凛,肃然应命。
律令初立,仅仅是开始。要将这纸上条文,化为北境新的铁律,需要铁腕,更需要时间与坚持。但这第一步,已然迈出,它所激起的波澜,将远比任何一场战役,都更加深刻地改变这片土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