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的危机在红城上下自发汇聚的智慧与力量下,终是堪堪渡过。
然而,未等人们稍作喘息,一个更令人心悸的消息从边境传来——
北境侯麾下大将夏侯烈,亲率五千“赤焰军”精锐,已突破边境防线,兵锋直指红城!
与此同时,西苑客舍那三架沉寂多日的黑幔车驾,再次传出了令人不安的能量波动。
---
倒春寒带来的阴霾,在草木灰的温热与草药汤的苦涩中渐渐散去。冻雨停歇,久违的日光穿透云层,洒在那些被抢救回来的田垄上,也照进了红城军民略显疲惫却充满韧性的心中。这场与天争、与病斗的经历,非但没有摧垮这座新生城池的意志,反而让“洪炉炼心”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个体的智慧与努力,汇聚起来,确实能够对抗甚至改变困境。
然而,北境的局势,从不因一城一地的坚韧而放缓其残酷的步伐。
就在冻雨停歇后的第三日午后,一匹浑身浴血、口吐白沫的战马驮着一名背上插着数支箭矢的斥候,冲入了红城。斥候用尽最后力气嘶吼出的消息,如同凛冬最刺骨的寒风,瞬间冻结了刚刚回暖的空气:
“赤……赤焰军!夏侯烈……五千精锐……已破黑石隘……距此……不足三百里!”
消息如同惊雷,炸响在红城上空。
夏侯烈!北境侯麾下头号悍将,以勇猛嗜杀、用兵迅疾着称,其麾下“赤焰军”更是北境侯赖以震慑四方的王牌劲旅!灰岩镇的焦土与鲜血,至今仍是红城军民心中未曾愈合的伤疤。如今,这支恐怖的军队,在夏侯烈的亲自率领下,再次扑来,兵力更胜以往!
刚刚经历了一场自然与疾病考验的红城,尚未完全恢复元气,便要直面这蓄谋已久的雷霆一击!
战争的阴云,以远比倒春寒更迅猛、更沉重的态势,轰然压下。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楚云帆身上。
赵干一拳砸在桌面上,双目赤红:“夏侯烈这屠夫!他敢来,老子就敢让他尝尝红城刀锋的厉害!首领,给我兵马,我去半路截击,就算拼光了,也要崩掉他几颗牙!”
“不可!”苏宛立刻反对,声音清冷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夏侯烈非鲁莽之辈,既敢长驱直入,必有倚仗。我军新兵居多,装备、训练皆不及赤焰军精锐,野战无异以卵击石。当务之急,是依托城防,坚壁清野,拖延时间,寻找破敌之机。”
“坚壁清野?城外新垦的田地怎么办?那些刚刚播种的希望……”有官员痛心疾首。
“田地毁了可以再垦,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楚云帆终于开口,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连续的精神损耗与突如其来的军情,让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知道,此刻他绝不能流露出丝毫动摇。
他的目光扫过厅内众人,最终落在那些因为“百工院”而新近被提拔或重用的工匠代表身上。周老锤等人也在列,他们脸上带着与军官们不同的忧虑,那是对亲手创造的成果可能毁于战火的痛惜,以及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苏宛所言不错,野战不可取。”楚云帆肯定了苏宛的判断,“红城是我们的根基,必须守住。但如何守,不能只靠城墙和士兵。”
他看向周老锤等人,语气变得格外郑重:“周师傅,还有各位工师,红城能否守住,你们手中的技艺,至关重要!”
众人一愣,有些不明所以。工匠之术,如何能与沙场争锋?
楚云帆走到那幅巨大的城防图前,指尖点向几处关键位置:“城墙需要加固,尤其是东南方向的旧墙段!我需要你们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加固方案,并且,要快!”
“弩箭、滚木、擂石,这些常规守城器械要全力赶制。但还不够!”他的手指重重敲在图纸上,“我们需要更多、更有效的守城武器!诸位都是能工巧匠,平日里改进犁头、水车是为了生存,如今,是为了活命!将你们的智慧,用在御敌之上!”
他目光灼灼,带着无限的期待与信任:“想一想,如何让弩箭射得更远?如何让滚木擂石落下时威力更大?如何制造能让敌人寸步难行的障碍?哪怕只是一个想法,一个点子,都可能拯救无数袍泽的性命,保住我们亲手建立的家园!”
楚云帆的话语,如同火星,溅入了这些工匠的心中。是啊,技艺并非只能用于生产,同样可以用于守护!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他们胸中升腾。
周老锤猛地站起身,粗糙的大手因激动而微微颤抖:“首领!俺……俺们一定竭尽全力!就算不吃不睡,也要弄出能杀敌的好家伙!”
“对!咱们不能让弟兄们用血肉之躯硬扛!”
“我琢磨过一种卡榫,用在城门上,或许能让它更结实……”
“我以前见过一种……呃,算是土炮吧,虽然粗糙,但声音巨响,能吓唬战马……”
短暂的震惊与迷茫过后,是更加炽热的投入。百工院的炉火,再次熊熊燃烧,但这一次,锻造的不再是农具,而是守护家园的利刃与坚盾!一种“技艺亦可卫国”的信念,开始在工匠们心中扎根、蔓延。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薪火相传”。
就在红城上下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全力备战,工匠与士兵的界限因共同的目标而变得模糊之际——
西苑客舍,那三架沉寂多日的黑幔车驾,尤其是中间那架最大的,其内部传出的能量波动,陡然变得活跃而频繁起来。那并非攻击性的躁动,更像是一种……精密仪器启动前的预热与自检,带着一种冰冷的、旁观记录般的意味。
月读无眠站在车驾内,面前悬浮着数个光幕,上面流动着关于红城兵力调动、物资储备、乃至百工院武器研发进度的繁杂数据。他那双毫无感情的眸子,倒映着光幕上代表赤焰军推进的红色箭头,与代表红城防御的蓝色光点。
“外部压力激增……群体应激反应模式观测启动……”
“技术转化战争潜力评估……”
“记录:洪炉效应,首次面临大规模生存考验……”
他,或者说他背后的神造司,显然将这场即将爆发的战争,视为了对红城这块“试验田”极限承压能力的又一次重要测试。
红城内外,战云密布,暗流汹涌。一面是北境侯磨刀霍霍的五千铁骑,一面是神秘莫测、冷眼旁观的异域来客。
红城这座洪炉,将在真正的战火中,迎来最残酷的淬炼。而炉中燃烧的,是万千军民不屈的意志,与那刚刚点燃的、名为“自力更生”的薪火。
(第234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