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厦门港及沿途海港建设的逐步完善,马小云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发展蓝图——开发海南岛。他深知,这片广袤的土地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对炎黄国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经过深思熟虑,马小云决定从炎黄国内抽调 1 万到
人前往海南岛,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与建设,以巩固对这片疆域的占领。为了确保人员和物资的顺利输送,他精心调配了五艘福船中的三艘,其中两艘专门负责运送人员,一艘一个来回一个班次大概能运送400带500人,一艘则承担起运输物资的重任,三艘福船来回穿梭,搭建起一条连接炎黄国本土与海南岛的坚实纽带。
与此同时,马小云挑选出两艘福船作为水手们的训练船。他明白,未来炎黄国的海洋事业要蓬勃发展,离不开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水手队伍。这两艘训练船将成为水手们的流动课堂,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航海技能。
抽调人员的消息一经传开,炎黄国上下响应热烈。各地的青壮年们怀着对未知土地的憧憬和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热情,纷纷报名。马小云和相关负责人员对报名者进行了严格筛选,优先挑选那些具备一定农业、建筑等技能的人员,确保前往海南岛的队伍具备全面的开发能力。
出发之日,阳光明媚,港口热闹非凡。被选中的人们带着简单的行囊,与亲人告别,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期待。两艘载人的福船早已准备就绪,船身装饰着鲜艳的旗帜,仿佛在为这次征程助威。船员们有条不紊地引导着人们登船,安排好他们的位置。
随着一声响亮的号角,福船缓缓驶离港口。人们站在甲板上,望着逐渐远去的家乡,心中五味杂陈,但很快又被对新土地的向往所取代。在航行过程中,船员们时刻关注着天气变化和船只状况,确保航行安全。而乘客们则在船员的组织下,学习一些基本的航海知识和在海南岛的生存技能。
负责运送物资的福船紧随其后。船上满载着开发海南岛所需的各种物资,从粮食、淡水到建筑工具、种子,一应俱全。马小云深知,这些物资是开拓者们在陌生土地上立足的根本,容不得半点马虎。因此,他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船员负责押送,确保物资安全抵达。
当船队终于抵达海南岛时,眼前的景象让众人既兴奋又充满挑战。这里土地肥沃,但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发,原始而荒芜。下船后,人们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他们以两艘载人福船为临时据点,搭建起简易的营地。
随后,众人按照预先的规划开始分工协作。一部分人负责清理土地,准备开垦农田;一部分人则利用运来的建筑材料,着手建造房屋、仓库等基础设施。负责运输物资的福船则在海南岛与炎黄国本土之间来回奔波,不断补充所需的物资。
在这个过程中,两艘训练船也没有闲着。它们在海南岛附近的海域穿梭,水手们在船上进行各种航海技能的训练,如操帆、掌舵、观测气象等。马小云时常登上训练船,亲自指导水手们的训练,他深知,这些水手将是炎黄国未来海洋事业的中坚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南岛的开发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农田里,播下的种子开始发芽;工地上,一座座房屋拔地而起。而那三艘往来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福船,以及两艘训练船,如同跳动的音符,在炎黄国与海南岛之间的海域上,奏响了一曲开拓与发展的壮丽乐章。
在海南岛开发工作如火如荼开展之际,炎黄国的造船事业也未曾停歇。福船作为炎黄国航海的中坚力量,新的建造计划已然启动。
马小云深知,未来国家的海洋发展,需要更多性能优良的福船。于是,在原有造船厂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招募更多熟练工匠,投入到新福船的建造中。新福船在设计上,结合了之前的建造经验与实际航海需求,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船身结构更加坚固,以抵御更恶劣的海况;船帆设计更为科学,能更好地借助风力,提高航行速度。
造船厂内,工匠们忙碌而有序。巨大的木材被切割、加工,逐渐勾勒出福船的雏形。铁匠们在一旁的熔炉边,奋力打造着各种船用配件,火星四溅,铁锤敲击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厂区。马小云时常穿梭其中,为工匠们答疑解惑,确保建造工作顺利进行。
而此时在海南岛,开拓者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当地气候炎热潮湿,蚊虫肆虐,不少人因水土不服而生病。但众人并未退缩,他们利用带来的草药和马小云传授的中医知识,积极治疗。同时,他们还发现岛上存在一些凶猛的野兽,时常威胁着人们的安全。于是,大家团结起来,设置陷阱,加强夜间巡逻,逐渐掌握了应对野兽的方法。
尽管困难重重,海南岛的开发仍稳步推进。农田里,庄稼茁壮成长,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村落中,房屋越来越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负责运输的福船依旧在炎黄国本土与海南岛之间往返,源源不断地为这里输送着人员与物资,保障开发工作的持续进行。
至于台湾岛,马小云心中早有规划。他明白,只有先将海南岛妥善处理好,打下坚实基础,积累足够的经验与资源,才能更好地对台湾岛进行开发与建设。台湾岛地理位置同样重要,开发它将进一步拓展炎黄国的海洋势力范围。
在等待海南岛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日子里,炎黄国上下都在为未来对台湾岛的行动做准备。一方面,继续加强福船的建造,为未来的海上运输与人员调配提供保障。
如今已掌控现代国内领土雏形的马小云,深知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对炎黄国的重要性,遂开启创造实用物品之旅。
他利用身边材料,制造出了简易的纺织机。这台纺织机结构巧妙,通过脚踏板驱动,能极大提高织布效率。妇女们操作它,织出的布匹又快又好,不仅满足了国内百姓的穿衣需求,还能用于贸易。
马小云还制作了改良版的水车。水车利用水流动力,自动将水引入农田灌溉,节省了大量人力。农民们再也不用辛苦挑水浇地,农作物因及时灌溉而茁壮成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此外,他创造出了带有磁针的航海罗盘。罗盘虽小,却能在茫茫大海中为福船精准指引方向,大大提升航海安全性,让炎黄国的海探索之路更加顺畅。(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