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上月,在册的天竺劳工已达二百零七万。书记官捧着厚厚的账册禀报,其中天竺大陆境内一百二十万,澳洲矿区四十五万,其余分散在炎黄国的在建工程中。
马小云微微点头。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十个炎黄子民,就有一个天竺劳工在为其服务。帝国在这短短数年间爆发出的生产力,正是建立在这二百万人的血汗之上。
他走下了望塔,骑马巡视铁山堡的各个工区。所到之处,天竺劳工纷纷退至路边,低头行礼。他们的眼神中已看不到早期的恐惧或仇恨,只剩下深深的麻木与顺从。
在第三矿区,马小云注意到一个新设立的标志牌:模范矿区——月伤亡率低于百分之三。
矿区总管自豪地介绍:我们改进了支护技术,伤亡率从最初的百分之十五降到了现在的百分之二点七。按照您的指示,我们还设立了‘安全生产奖’,奖励那些提出安全建议的劳工。
马小云满意地点头。这不是出于仁慈,而是出于效率考虑——训练一个熟练矿工需要时间和资源,减少伤亡就是节约成本。
冶炼区里,热浪扑面而来。天竺工人在高温炉前忙碌,他们的皮肤被炉火映得发亮,汗水刚渗出就被蒸发。而在不远处的控制室里,几个汉人技师正悠闲地观察着温度计,偶尔调整一下风门。
现在一个汉人技师能管理五十个天竺炉工,总管汇报,生产效率比全是汉人工作时提高了三倍。
这正是马小云设想中的社会形态:炎黄为脑,天竺为躯。炎黄子民从事技术、管理和创新工作,而天竺人承担所有重复性、危险性的体力劳动。
午后,澳洲总督参加了铁山堡的月度表彰大会。一百名优秀天竺劳工站在台上,接受奖励。奖品不过是些布匹、食盐和特制的餐券,却足以让台下数万名劳工眼红。
赵吉——现在的铁山堡副总管——正在用流利的汉语发表讲话:努力工作,忠于职守,你们也能站在这里。记住,你们的每一分付出,都在为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马小云注视着这个已经完全汉化的天竺人。赵吉现在管理着五万劳工,享受着汉人待遇,住在专门的管事区,甚至娶了一个汉人女子为妻。他是活生生的榜样,向所有天竺人证明:只要足够顺从,足够努力,就有可能改变命运——尽管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表彰会后,马小云来到铁山堡的学校。这里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区域:一边是汉人子弟的学堂,教授四书五经、算术几何;另一边是天竺孩童的训导所,只教简单的汉语指令和安全生产守则。
按您的指示,我们对天竺孩童实行分级教育。训导所长解释,大多数只培养成普通劳工,少数聪明的学习中级技能,极个别特别优秀的...
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上限。马小云接话,他们可以成为熟练工,但不能接触核心技术,不能进入管理层核心。
明白。
傍晚,马小云在书房审阅各地送来的报告。天竺劳工正在改变炎黄国的面貌:新的道路网络、扩建的港口、开垦的农田、开采的矿山...所有这些建设,都建立在廉价的天竺劳动力之上。
陈锋从本土归来,带来皇帝的最新旨意。
陛下对扩张的地的成就十分满意,陈锋说,但朝中有些声音,担心过度依赖天竺劳工。
马小云轻笑:告诉他们,一个汉人工匠的价值等于一百个天竺劳工。我们解放汉人的双手,是为了创造更大的价值。
他递给陈锋一份报表:看看这个数字:自从引入天竺劳工,汉人地区的专利申请量增加了五倍。我们的学者、工匠、艺术家,终于可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专心从事创造性工作。
陈锋翻阅着报表,面露惊讶:这...确实令人震惊。
这才是文明进步的正确方向。马小云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工地,有些人注定要成为基石,支撑起另一些人的辉煌。
夜深时分,马小云独自在书房写下新的政策草案:
《天竺劳工管理办法修订》
1. 实行分级管理制度,设立晋升通道
2. 推行标准化饮食配给,优化劳动力质量
3. 建立劳工家庭制度,鼓励第二代劳工本土化
4. 严格限制跨种族通婚,保持炎黄血统纯正
写到这里,他停笔沉思。这套体系已经如此完善,如此高效,但它能持续多久?五代人的同化计划,真的能消除二百万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印记吗?
他摇摇头,甩开这些疑虑。无论如何,这套系统正在运转,而且运转良好。帝国的国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炎黄文明的辉煌照亮了整个已知世界。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那二百万沉默的基石之上。
马小云关灯,在黑暗中闭上眼睛。明天,又将有新的劳工船抵达,又将有新的矿山开工,又将有新的纪录被打破。
铁山堡的深夜,马小云独坐在书房中,面前摊开着各地送来的报告。电灯灯的光亮在他脸上投下摇曳的影子,显得格外深邃。
二百零七万...他轻声念着这个数字,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的人生被彻底改变。马小云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推行的这套殖民体系有多么残酷。分级管理、限制通婚、职业禁锢...这些政策在任何来自现代的人看来,都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但他别无选择。
马小云苦笑着关闭界面。作为来自22世纪的时光任务着,他的任务是帮助这个在另一条时间线上本该消亡的文明延续下去。系统提供的技术和知识,都需要以相应的文明进步来解锁。
而最快的进步方式,往往是最残酷的,不是本国的国民马小云的心里负担小了很多。
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赵吉站在门外,手中捧着最新的生产报表。
神大人,这是本月各矿区的产量统计。赵吉的汉语已经流利得听不出口音,连行礼的姿态都完全汉化了。
马小云接过报表,注意到赵吉手腕上戴着一串精致的木珠手链——这是汉人工匠的制品,在劳工中是身份的象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