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微不足道的成功,如暗夜寒星乍现,转瞬即逝却点亮心灯。金凡指尖残留着灵力激荡的余温,眼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明光——他找到了破局的方向,那扇通往更高境界的大门,已在他掌下透出微光。前路纵有千难万险,精密实践与日夜打磨,定能让这缕希望之火,燎原成势。
仙侠之路漫漫,强者如林。金凡深知,昔日修为在愈发狰狞的敌手面前,不过是螳臂当车。唯有突破桎梏,内外兼修,方能在波谲云诡的修真界立足。于是,一场融淬筋骨与磨砺神魂的苦修,在他手中铺开了壮丽画卷。
修炼伊始,金凡便择定了幽冥渊底的冰寒洞窟。此地阴气森森,砭人肌骨,寻常修士莫说修炼,便是片刻停留也需运功抵御。然正是这极致的阴寒,方能洗练肉身杂质,为修炼无上仙法奠定根基。每日天未亮,当第一缕微光艰难地穿透渊底冰层,金凡便已盘膝坐定,凝神演练那门上古传承的“九天雷劫术”。此术霸道绝伦,能引九天之上的雷霆之力为己用,威力无穷,却也需以修士精血为引,稍有不慎,便会遭雷霆反噬,肉身撕裂,魂飞魄散。
初习之时,金凡常因灵力操控失当,引动天雷炸体。紫色的电光在他经脉中横冲直撞,所过之处,血肉焦黑,皮开肉绽。那痛楚,仿佛万千钢针穿刺骨髓,又似烈火烹油,灼烧神魂。他一次次在剧痛中昏厥,又一次次在冰冷的地面上醒来,牙关紧咬,渗出的血丝染红了唇边。“我金凡,绝不认输!”他低吼着,抹去脸上的血污,颤抖着双手,再次结印。掌心的水泡破了又起,结了厚厚的痂,却依旧稳稳地托着那狂暴的雷霆之力。
百日寒窟苦熬,当第一丝微弱却精纯的紫色雷光在他掌心跳跃闪烁时,金凡干裂的嘴唇终于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又过半年,冰窟内已能闻龙吟之声——九道凝练如实质的雷链,在他周身盘旋飞舞,时而化作腾龙,时而结成雷网,其威足以令山崩石裂,江河断流。
与此同时,金凡亦未荒废武技的锤炼,“无极流云步”便是他的重中之重。此步法灵动飘逸,变幻莫测,最善在狭小空间内闪转腾挪,避实就虚。他将练就设在宗门一处废弃的“乱石迷踪阵”中。此阵以千块万斤巨石布成,一旦催动,石阵便会自行运转,巨石翻飞,罡风呼啸,模拟的正是千军万马般的猛烈攻势。
初入阵时,金凡狼狈不堪。常常是刚避开一块巨石的撞击,后腰便被另一块悄然滑至的石棱狠狠撞中,痛得他龇牙咧嘴,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新旧伤痕层层叠叠。但他抱定“以伤养战,以战悟道”的决心,白天在石阵中与巨石周旋,夜晚便盘膝调息,复盘推演。数夜苦思,他终于勘破阵法玄机:“原来如此!只需将灵力凝于足跟‘涌泉穴’,借阵法流转之力,便可瞬间挪移十步之遥!”
此后,石阵中多了一道鬼魅的身影。金凡时而如清风拂柳,避过巨石锋芒;时而如惊鸿照影,于毫厘之间穿梭。无数次的跌倒爬起,让他终于将“无极流云步”练至化境——不仅能将敌人狂风暴雨般的攻击消弭于无形,更能借力打力,牵引敌势,令其招式落空,反受其害。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凭借这般近乎自虐的苦修,金凡在短短一年内,竟将三套顶级仙法、五种高阶武技融会贯通。这不仅弥补了他过往群战中的短板,更让他在任何战斗情境下都能游刃有余,从容应对。
宗门外门试炼场,黄沙漫天。三名与金凡修为不相上下的弟子呈品字形向他袭来,刀光剑影,寒气森森。观战者皆屏息凝神,暗道金凡此次必败无疑。却见金凡神色不变,左手捏诀胸前,低喝一声:“九天雷劫,听我号令!”刹那间,九道紫电雷链自他体内暴射而出,如九条通灵神蟒,精准地缠住三人兵器。“嗤啦”几声脆响,敌刃上的灵力瞬间溃散。不等三人回神,金凡身形已动,“无极流云步”展开,身影飘忽不定,在三人之间穿梭自如。同时,他右掌翻飞,“寒冰玄掌”的刺骨寒气随掌风弥漫开来。不过数息之间,三声闷哼响起,三名弟子已被他轻巧巧地封住了周身大穴,僵立当场,脸上犹带不可思议之色。
这般举重若轻的掌控力,不仅极大节省了灵力消耗,更让金凡的战斗节奏变得舒缓从容。他眼中的迷茫与忐忑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经磨砺后的沉静与自信。往日切磋,他尚会留有余地;如今,每每逢敌,他反而会主动挑战更强者,那双眼眸,亮如寒星,锐似鹰隼,仿佛一柄久藏鞘中的绝世好剑,虽锋芒内敛,却已具备无坚不摧的力量。
“金凡师弟,你如今修为日深,为何仍这般刻苦?”一日,有相熟的同门问道。
金凡擦拭着手中长剑,头也不抬地回道:“师兄谬赞。修炼之道,永无止境。今日之成就,不过是明日攀登的基石。我每流一滴血汗,便是为自己筑起一块坚实的战盾,为守护之道,增添一分力量。”
剑声铮铮,映照他坚毅的侧脸。
然而,金凡心中雪亮:真正的强者,绝非仅靠一身强横修为便能立足。修真界中,多少惊才绝艳之辈,因道心不固,一念之差便堕入魔道,最终落得个身死道消的下场。
是以,他将“修心”二字,融入了每日的修行之中。
每日黄昏,当最后一缕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金凡便会独自一人登上宗门后山的“静心崖”。此崖孤悬于万丈绝壁之上,崖顶仅有一平米见方,四周云海翻腾,松涛阵阵。他盘膝坐于崖边,面对西天绚烂的残霞,闭目冥想,一坐便是两个时辰。
冥想中,他引心神入“观空”之境。先是回溯过往战斗中的每一次冲动、每一个破绽——譬如半年前与魔教妖人对决,只因一时争强好胜,误判了对方的诱敌之计,险些命丧黄泉。他将这些杂念层层剖析,如同医者解剖病患,寻根究底。
初始阶段,心魔如影随形。血腥的厮杀场面、失败的屈辱记忆、对力量的渴望贪念……种种杂念如潮水般涌入脑海,搅得他心湖不宁,呼吸急促,灵力亦随之紊乱暴走。每当此时,金凡便会运转师门所授“以念克念”之法,心中观想一幅万里江山画卷,将那滔天怒火、无尽戾气,尽数化作画卷中奔腾的江河、舒缓的溪流,任其流淌消散。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金凡的心海渐渐变得澄澈如镜,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天地间那一缕若有若无、玄之又玄的“道韵”,仿佛自己的身心已与这风云变幻、日月星辰融为一体。
除了静心崖的日暮冥想,金凡每周还会前往宗门深处的“禅修堂”静修。堂内供奉着三世佛陀像,四周墙壁上刻满了古老的梵文真言,空气中弥漫着千年檀香的醇厚气息。正中地面,嵌有一座古朴的檀香木阵,能自动散发安神定魂的异香。金凡脱鞋步入,盘膝坐于蒲团之上,双手结“不动根本印”,依照禅宗秘法“明镜止水诀”,逐层审视内心深处的欲望:“我为何而求胜?是为虚名,还是为守护?我为何而惧死?是贪恋人世繁华,还是未能了却尘缘?”
这是一个刮骨疗毒般痛苦的过程,每一次对内心的拷问,都让他冷汗涔涔,几欲崩溃。但他深知,唯有如此,方能明心见性,洞悉本心。一夜夜的静思,他渐渐剥离了对外界名利的执着,将所有心神都凝聚于“守护宗门,守护苍生”的最初之志上。
某次禅修堂闭关,心魔骤起。无数狰狞的敌寇幻象从四面八方涌来,嘶吼着要将他撕碎吞噬。金凡端坐蒲团,面色平静如水,只是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堂内每一个角落:“魔由心生,亦由心灭。心若明镜,则魔无所遁形;心若磐石,则魔自消散。”那幻象敌寇闻言,竟如冰雪遇阳般迅速消融。
历经三月禅心洗礼,金凡的内心已然脱胎换骨。昔日那点火急火燎的焦躁脾性,如今已化为一潭深不见底的幽泉,沉静,深邃,不起半分波澜。
这份心性的蜕变,让他在面对任何困境时,都能保持超凡的冷静与睿智。
宗门边界,黑风岭。一场突如其来的宗派大战爆发。金凡率领的小队在密林深处遭遇了敌对宗门精心布置的伏击。霎时间,杀声震天,无数淬毒的弩箭从暗处射出,脚下的土地亦轰然塌陷,露出深不见底的陷阱。同行的师弟们顿时慌了手脚,有人灵力激荡,想要强行突围,却反被暗处的阵法禁制反弹,口吐鲜血;更有人面如土色,灵力运转都变得滞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