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岭山谷,魔气渐渐消散,只留下满地狼藉与几具青阳观弟子的遗体。获救的弟子们惊魂未定,在玄清道士的指挥下,救治伤员,收敛同门,看向沈意棠的目光中充满了感激与敬畏。
玄清道士处理完琐事,再次来到沈意棠面前,深深一揖:“沈道友,大恩不言谢!若非道友出手,我等今日恐怕凶多吉少。先前多有冒犯,还请道友见谅。”
沈意棠微微侧身,不受全礼,淡然道:“道长不必多礼,路见不平而已。只是这些魔修,似乎并非寻常之辈,功法诡异,手段狠辣,道长可知其来历?”
玄清道士面色凝重,摇头道:“惭愧,贫道也不知其具体来历。观中接到报案,有弟子在附近巡查时失踪,我等奉命搜寻,循着残留的法器气息追至此地,便遭埋伏。观其功法,阴毒霸道,能驱役鬼骨,吸人魂魄,绝非普通魔道散修,倒像是……某个隐秘的邪派组织。”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而且,他们似乎早有准备,在此布下阵法,像是专为引诱我青阳观弟子前来。”
沈意棠心中一动,果然是有备而来。“道长可曾注意到,那为首魔修见到我的九阳真火时,似乎颇为惊惧,甚至喊出了‘九阳真火’之名?”
玄清道士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不错,贫道也注意到了。九阳真火乃至阳之火,克制邪魔,魔修畏惧也在情理之中。但那人惊恐之状,不似单纯畏惧克星,倒像是……认出了道友的来历?”他看向沈意棠,目光中带着探究。
沈意棠心中凛然,面上却不动声色:“或许是他见识过类似的功法吧。我此法乃家传,鲜少在外行走,应无人识得。”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开,“当务之急,是查明这些魔修的底细和目的,以及贵观失踪弟子的下落。”
玄清道士闻言,神色一肃:“道友所言极是。此地不宜久留,需尽快将伤员送回观中,并向观主禀报此事。沈道友……”他犹豫了一下,诚恳道,“此事牵扯甚大,道友实力高强,又与此魔修似有渊源(指功法克制),不知可否随贫道回观一趟?观主见多识广,或能从中看出端倪。而且,道友于我等有恩,观中必有重谢,亦可为道友提供静修之所。”
回青阳观?沈意棠沉吟不语。经过方才一战,她对青阳观的观感稍好,玄清道士为人也算正直。但宗门重地,规矩繁多,自己魂体特殊,身负秘密,贸然前往,风险未知。而且,那锦袍公子是否与青阳观有关,尚是未知数。
但反过来想,青阳观身为正道翘楚,消息灵通,或许能提供关于魔修、冥界动向、乃至沈家、青云子的线索。若能取得其信任,或可借其力。再者,自己出手相助,也算结下善缘。
权衡利弊,沈意棠决定冒险一试。不过,需有所保留。
“既然道长相邀,沈某便叨扰了。”沈意棠颔首,“不过,我伤势未愈,需静养,不喜喧闹,还请道长安排一处僻静所在。”
玄清道士见沈意棠答应,面露喜色:“这个自然!观中后山有精舍数间,清静雅致,正适合道友修养。请随我来。”
当下,玄清道士命其他弟子护送伤员遗体先行返回,自己则陪同沈意棠,驾起遁光,朝着青阳观方向而去。
青阳观位于苍梧山脉主峰凌云峰上,云雾缭绕,殿宇巍峨,香火鼎盛,确是仙家气象。玄清道士带着沈意棠并未走正门,而是从侧方一条小径直接前往后山。沿途遇到不少道士,见到玄清皆恭敬行礼,对沈意棠这位陌生女子虽感好奇,但见是玄清引领,也未多问。
后山精舍果然清幽,竹木掩映,溪水潺潺,灵气充沛。玄清将沈意棠安置在一处独立小院,又留下几张安神符和一瓶疗伤丹药,这才告辞离去,言明需即刻向观主禀报黑风岭之事。
沈意棠送走玄清,关闭院门,布下几道简易的警戒禁制,这才仔细打量此处。小院陈设简单,却一尘不染,隐隐有阵法汇聚灵气,确实是个修养的好地方。她神识悄然探出,感应四周,并未发现异常监视,心下稍安。
她盘膝坐于榻上,并未立刻修炼,而是回想今日种种。魔修的出现,绝非偶然。其目标明确,针对青阳观,且似乎认得九阳真火?这让她隐隐不安。这些魔修,与那锦袍公子,与冥界,到底有何关联?墨源的手,已经伸到人间正道宗门了吗?
还有青阳观的态度。玄清道士看似坦诚,但观主及其他高层心思如何,尚未可知。自己必须小心谨慎。
接下来的两日,风平浪静。沈意棠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都在静修巩固修为,偶尔神识外放,感应观中气息。青阳观内氛围如常,弟子各司其职,并未因黑风岭之事有太大波澜,显然消息被控制在一定层面。
第三日清晨,玄清道士再次来访,神色比前日更加凝重。
“沈道友,观主有请。”玄清道士语气严肃。
终于来了。沈意棠心中微凛,表面平静道:“有劳道长带路。”
跟随玄清穿过几重殿宇,来到一座古朴的殿阁前,匾额上书“清心殿”三字。殿内檀香袅袅,一名身着紫色道袍、面容清癯、目光深邃如海的老道,端坐于蒲团之上,气息渊深似海,赫然是一位元婴期大修士!正是青阳观观主,玄诚道长的师兄,玄一道长。
两侧还坐着几位气息浑厚的老道,皆是金丹后期修为,应是观中长老。
沈意棠步入殿中,敛衽一礼:“散修沈凝,见过观主,诸位道长。”
玄一道长目光落在沈意棠身上,仔细打量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威严:“沈小友不必多礼。黑风岭之事,玄清已禀明。小友仗义出手,救本观弟子于危难,贫道代青阳观上下,谢过小友。”说着,微微颔首。
“观主客气,分内之事。”沈意棠不卑不亢。
玄一道长微微点头,话锋一转:“听闻小友功法特殊,身具九阳真火,不知师承何处?”
果然问及来历。沈意棠早已想好说辞,答道:“回观主,晚辈功法乃家传,祖上曾偶得前辈遗泽,修此纯阳之法。因家中变故,晚辈流落在外,功法之名,亦是祖上提及,具体渊源,已不可考。”
她这话半真半假,将沈家背景隐去,只强调功法传承久远、来源已模糊。
玄一道长闻言,沉吟片刻,未再追问,转而道:“小友可知,那伙魔修为何伏击本观弟子?”
沈意棠摇头:“晚辈不知。只是觉得他们行事周密,似有预谋。”
“不错。”玄一道长神色凝重,“据我等查探,那伙魔修,极可能来自一个名为‘幽冥殿’的隐秘组织。”
幽冥殿?沈意棠心中剧震!这名字……与冥界关联太深!
玄一道长继续道:“此组织行踪诡秘,近年来活动频繁,专与正道宗门为敌,手段残忍,似在谋划什么。更令人担忧的是,据一些零星线索显示,他们似乎……与阴司地府,有所牵连。”
果然!沈意棠手心微紧。幽冥殿,墨源在人间扶植的势力?还是……其他冥界势力?
“此番他们伏击本观弟子,或许是为了抢夺某物,或是阻止本观调查某事。”玄一道长目光锐利地看向沈意棠,“而他们见到小友的九阳真火时,反应异常,似乎……认得此火?小友可知其中缘由?”
问题又回到了原点。沈意棠心知,若不能给出合理解释,必引猜疑。她心念电转,沉声道:“晚辈亦是不解。或许……是因为九阳真火至阳至刚,恰是这些阴邪魔功的克星,故而他们畏惧?又或者,他们曾与修炼类似功法的高人结怨?”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玄一道长与几位长老交换了一下眼神,未再深究。
“小友暂且在后山安心修养。”玄一道长最终道,“幽冥殿之事,本观会继续追查。小友若想起什么与之相关的线索,或有何需求,可随时告知玄清。”
“多谢观主。”沈意棠施礼告退。
走出清心殿,沈意棠心情沉重。幽冥殿……墨源的触手果然已经伸入人间!青阳观似乎也意识到了威胁,但显然了解不深。自己身处漩涡中心,必须尽快提升实力,并找到可靠的盟友或出路。
回到精舍,她正欲闭关,忽然心有所感,取出那枚玄诚道长所赠的青色玉符。玉符微微发热,传来一道微弱的意念波动——是玄诚道长的传讯!
“沈道友,丫丫已安顿妥当,一切安好,勿念。闻道友已至观中,甚慰。贫道近日追查幽冥殿线索,似有发现,或与道友所寻之‘故人’有关。三日后,观后寒潭一见,详谈。”
故人?沈意棠心中一动!玄诚道长所指,是沈家?还是……青云子?
寒潭之约,是转机,还是……另一个陷阱?